千里跋涉,普濟世人

在中伊兩國人民友誼的歷史長河中,有一位像張騫、班超一樣受到人們重視的伊朗人,他就是東漢來華的高僧

安世高


安世高,本名為清,字世高,以字行,出家前是安息國的王太子。


據晉代道安編纂的《眾經目錄》記載,安世高所譯經典共35種,41卷。


安世高是漢譯佛經的創始人,對佛教文化在我國內地的傳播和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長期受到中國人民的尊敬。


千里跋涉,普濟世人

天資過人,佛心初悟


安世高小時候就因為其孝行而著名,而且他聰慧好學,知識面很寬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精於醫學,乃至鳥獸之聲,都無所不通。


可以說,安世高是個神異之人,名聲遠播,西域各國對他都很敬重。


據說,有一日,他同夥伴一同出遊,途中看到一群燕子飛過身旁,它們的呢喃之聲傳入世高的耳朵中,當下他就明白燕子之意,於是對同伴說:


“燕子告訴我說,過一會就有人給我們送吃的來了。”


不出所料,他們走了一段後,就有人在路邊備下了香氣騰騰的飯菜,待眾人飽餐之後,佩服世高的料事如神。


一傳十,十傳百,使世高的聲望傳遍了安息國。


千里跋涉,普濟世人


安世高身為一國的太子,可以盡情享受皇室的榮華富貴。可在他心中卻視金錢如糞土,專心信奉佛教,從始至終持有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處世態度。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父王驟然離世,世高強忍悲痛在百姓眾臣的擁戴下,成為安息國的國王。


時間減輕了世高的喪父之痛,他開始逐漸對官場中的勾心鬥角、繁文縟節厭煩起來。


他對居皇位之尊,擁萬貫之財不感興趣,父王的離去更使他覺得世事無常,苦海無涯。


經歷了一番痛苦的抉擇後,他毅然放棄皇位,讓位於他的叔父。走上了出家之路,開始了佛教徒的生涯,進一步的修行。


千里跋涉,普濟世人

東渡入華,弘揚顯異


世高自正式出家之後,非常精進,加上天資過人,不久便對佛教經藏瞭如指掌,其中對阿毗曇尤為精通,並深得其中三昧。


在安息國修習一段時間後,便開始遊歷西域諸國,尋求佛法,傳經佈道。


西漢之時,已有通往西藏的交通道路,漢武帝時開始和安息國有使節來往。


隨後東漢章和元年、二年、永元十三年均有從安息國來的使者送來珍奇物品。


千里跋涉,普濟世人


安世高來華之時,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二百年時間,在宮廷中和社會上都有一些信徒。


這些佛教信徒對於佛教的瞭解,一方面,主要還是把它當作諸般方術的一種,加以祠祀,祈求福祐並希望藉以滿足一些現實需求;


另一方面,由於與西域交通的頻繁,來華僧人的增多,信徒們也早已得知,域外僧徒實行著一種稱為“禪”的重要修行方法,大家希望自己也能切實地如法修行。

安世高針對這種狀況,採取了對症下藥的宣教弘化措施。


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博學多才,為人治病、望氣、占候、推步,以加強人們對佛教的敬信;


他更主要的卻是全力進行譯經,向人們介紹有關禪數即止觀的種種方法和理論。


千里跋涉,普濟世人

譯佛教之經籍,宣禪數之秘旨


世高來華途中,遊歷西域諸國,精通西域諸國語言。


到東都洛陽不久,便又通曉中文。


這些對他的翻譯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當時佛教初傳,佛教名詞很難找到相對應的漢語詞彙,常常要為一個名詞的意譯或音譯斟酌再三。


世高克服了各種困難,對佛經進行了精心的翻譯。


世高翻譯註重原文,側重直譯,堅持較完整反映原文的思想,避免曲解本意。


《高僧傳》說他譯文:“義理明析,文字允正,辯而不華,質而不野。”


關於他所譯經籍,不同經錄有不同記載。


《長房錄》記世高譯有176部,《開元錄》載有95部,《高僧傳》有39部。


在安世高所譯的經典中,主要有《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阿毗曇五法四諦》、《十二因緣》、《轉法法輪》、《八正道》、《禪行法想》、《修行道地經》等。


世高翻譯經籍不僅採用筆譯的方式,而且還採用口譯的方式。


由他口頭翻譯,再由別人記錄成書,如道安經錄所記載的《阿含口解》。


因為世高系王族出身,所以人們常稱他為安侯,他的這一類譯經便稱為“安侯口解”。


千里跋涉,普濟世人


當時洛陽是佛教傳播和翻譯的中心。


安世高捨棄安息王之尊位,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傳播佛教,可以說對中國佛教的傳播與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啟蒙作用,他的譯經和講經方式都影響了以後的譯經僧。


他開創的“口解”方式,在傳譯過程中,分類解釋,他人記錄下來以後就變成了對經的一種註疏。


安世高所傳禪法,對當時的影響巨大,由於他的譯文注重直譯,意思難免有重複不通之處。


總之,安世高是一個在東漢初充滿神異色彩的外國僧人,也是佛教在中國傳播具有拓荒作用的名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