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减负,但家长孩子感觉负担越来越重。大家怎么看?有高招吗?

北京三闲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口号喊了好多年了,但家长的感觉却是负担越来越重。我家邻居的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据说每天晚上作业要写到十点,这其中有孩子自身因素:注意力不集中,边玩边写,效率低下,但作业量也的确不少。常听家长直呼:有一种发疯,叫陪娃写作业……

孩子课业负担难减,从一个农村乡镇教师的视角看,有以下原因:

评价机制不完善,学校不能减,更不敢减。

虽说上级主管部门不再仅仅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校的管理情况,也一再要求老师考试成绩排名不得向家长公布,但年度考核时,学情测试成绩还是会发到各学校,比较一番,明里不说,想想吧。还有一个最主要原因,高一级学校招生要的是学科成绩!到时候前100名、前1000名的学生哪个学校占多少,哪个学校升入重点班级的学生多,一目了然,直接影响学校声誉、声源流入啊。义务教育阶段虽说是划片招生,随着私立学校的兴起,公立学校没有学业成绩生源难保,何况有成绩也难保学生不外流。(私立学校招生手段多着呢。私立学校实行封闭管理,虽不用家长陪写作业,孩子的课业负担更重)在关系到学校生存大计问题上,敢懈怠吗?要提高学业成绩,多写多练多思考是唯一途径,作业多就不奇怪。

从老师的角度看,衡量教育教学技能的要素是什么?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智慧和最终的学生试卷上的分数。课堂教学能不能给学生带来享受是隐形的,只有学生知道,即使外现家长也看不到。而分数是最直观的,如果试卷上尽是不忍直视的数字,学生再爱戴这老师,说他教的怎么怎么好,家长、领导信吗?少布置作业家长们领导们也不愿意的!当然也不否认有些老师水平欠缺,不考虑孩子课业承受能力任意布置作业的情况。

家长的高期望,是孩子课业负担重的推手

老师布置作业,一是来自自我效能感的需要,二是来自上级的压力,家长们的高期望也是推手之一。家长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孩子的好成绩是家长们炫富的重要资本,也是孩子未来前程锦绣的前提。家长对好成绩的需要比孩子更强烈。于是不管自己懂不懂教育,都会对教育评判一番,好像孩子的成绩好坏完全取决于老师。曾在小学支教一段时间,作业量不多,好多孩子在学校就完成了。家长开始不安了:“哎呀老师,你也布置作业不?我家孩子这几天回家都没写过作业,不写作业能学习好不?”还有一家长更直接:“老师,你布置的作业太少,我家孩子成绩不好。俺家闺女在XX班,成绩可好了,她老师每天都布置很多作业,一个字都让写一张!”我的天,没有了作业这个安慰剂,家长的病都犯了!事实是我的班级成绩在本年级是最好的!这样的环境下,不布置作业,是会被口诛的。于是,老师会不断地为家长们开出一剂剂安慰剂来。还有的家长会另起一灶,再买来套题给孩子“加餐”,孩子不受虐,家长不甘心。

孩子没有好去处,自律性不高

家长的焦虑来自内在的高期望,还有现实的无奈。不同于发达城市,孩子们学习之余可以有很多地方可去: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课堂外的学习资源多,农村孩子以前放了学可以放羊割草,爬树摸鱼,现在家长们是不会让孩子做这些的:放羊这活太贱,爬树摸鱼太危险,家里电视手机不能看!万一上瘾咋办?而孩子的自律性又不高,放了学就有部分孩子涌入网吧上网或是三五成群闲逛,有时还不知会弄出什么幺蛾子。几处比较发现,还是多点作业好,孩子老实,家长放心。

校外辅导机构的助力

校外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为了扩大招生,各种招生广告满天飞,那广告词,让家长感觉不把孩子送进辅导班就不配做父母似的。在攀比和从众心理驱使下把孩子送进辅导班,辅导班为了提升学科成绩,会开发出自己的一套教材让孩子们学习,孩子回家,还得做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该陪娃写作业还得陪。

孩子课业负担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家长,只能努力做好自己能做到的。

心理上解放,放下焦虑

减轻孩子的负担,首先减轻自己的负担。孩子成长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如果一直紧绷那根弦,从幼儿园到高中甚至大学,太辛苦。父母的焦虑和担心,往往会传递给孩子,也成为他们心理上的负担,反而不利于学习。

培养孩子专注力,提高写作业的效率

如果孩子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业量,估计一下需要的时间(一定要考虑孩子的能力),和孩子商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时间,约定时间完成。完成好的话及时鼓励。提前完成可以奖励。(物质奖励慎用)孩子做作业期间,尽量保持安静,减少干扰。可以在孩子旁边安安静静地看看书,做好榜样。若陪伴,请高质量陪伴。

教育,对国家社会来说是个大课题,陪伴孩子成长,对老师家长和孩子来说是一场场艰难的修行。


Sunny369i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从当前大的教育方向来看,为学生减负是一个大的指导方针,但是由于当今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生本身在学校上的减负,也为学生向其他方向发展提供了机会,比如很多学生有机会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这是导致不少学生感觉压力似乎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

从当前整体的人才选拔方式来看,依然是以考试成绩来“论成败”,这就导致学生要想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就不得不想方设法来提升自己的考试成绩,所以学习压力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实际上,即使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发达国家,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比较大的,而且进入到大学阶段之后,学习压力也丝毫不会下降,一部分专业的学习压力甚至会比高中时期还要大。

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角度出发,当前要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就是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效率,以及提升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不同孩子在提升学习效率方面,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专业的指导会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所以家长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专业指导的渠道,当前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渠道。

时间管理能力对于学生提升成绩同时减轻学习负担也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而且时间管理能力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比较现实的意义。要想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在初期应该按照时间片来对孩子的时间进行划分,充分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一些学习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效果会得到明显的体现。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您好,我是爱好中草药的数学老师。教育减负,作为家长感觉孩子学业负担越来越重,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那什么导致孩子学业负担加重呢?

一、社会层面:职业之间的待遇差异化,导致热门行业就业岗位竞争白热化,间接造成了学生学习竞争加剧。

二、从学校层面看:学校间的文化课成绩竞争空前激烈,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布,激烈的升学竞争趋势也导致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如今人们评判一所学校的优劣,往往依据的是学校的升学率,而学校之间的竞争必然会落实到教师和学生头上,教师要拼命地教,学生要拼命地学。“其实老师也知道给学生布置太多作业不好,但是不这样,自己的学生考试成绩就会不如别的班。尽管上面不让学生上晚自习,但不上怎么行呢?除非应付上级检查,让学生休息两天。但是谁也不敢第一个站出来,真正实施“减负”,因为直接关系到升学率,升学率低了,不要说学校不愿意,恐怕学生家长更不愿意,有时也影响到自己的收入。”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味的要求学生取得高分、满分,随意要求学生完成某些作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会一些考试可以加分的特长,便强制学生参加各种补课班、特长班,其实很多培训内容都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只是畏于父母的权威才不得不去,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学习效果会是什么样子。

哪怎么减轻学业负担呢?


作为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难点重点;课堂上注意内容的有趣性和教学过程师生的互动性;在作业方面对学生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上布置层次性,针对性有有效性,减少学生作业的重复性和机械性。

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陪伴、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孩子学业上遇到的困难,不盲目给孩子增加学业负担。

以上是个人对目前学生学业负担的一点粗浅之建议,不足之处欢迎交流与指正!


爱好中草药的数学老师


教育一直在减负,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这其中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有家长自身的因素。

要想给孩子减负,家长可以从自身做起。

1、丢弃从众心理,选择适合孩子自己的。

许多家长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看到其他孩子上什么辅导班、特长班,自己就跟上,完全不考虑自己孩子的感受。其实许多辅导班、特长班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家长的从众心理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负担。

2、丢掉虚荣心,减少不必要的攀比。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也不是家长的炫耀品。许多家长见面的讨论话题总离不开孩子,谁的孩子成绩好就沾沾自喜,谁的孩子会的特长多就眉开眼笑。正是由于这种不正当的攀比和虚荣心,无形中家长就给孩子施加压力。

3、放慢心态,静等花开。

家长的急躁心理促使孩子负担加重。每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家长不是和风细雨的教育,而是靠吼、骂、打。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真实的了解,提出合理的学习要求。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每一个孩子又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要因材施教,让自己浮躁的心理平复下来,冷静的去看待孩子的成绩,理智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负担更多的来自于家长,因此,在无力改变社会大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自身开始改变,从自己的心态开始改变。

辰心听雨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负担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业量大,平均每天上六门功课,留作业的至少有四科,自习课几乎被热心的老师占用讲课,在学校基本没有时间写作业。基本上初中的学生每天写到十一点左右,有的学校作业多,学生们能写到零晨一点多。第二天早6点起床上学。何其辛苦!

第二,机械重复留作业现象严重,每日每科课后所留作业,许多老师不动脑整理作业,只是将课外资料的题整篇整篇地布置,学生不会做,怎么办?熬时间,然后抄!

第三,中考科目多,所学科目除了音乐都考!

第四,课外兴趣班名目繁多,跟风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凡此种种,积压成债,学生太累了。



石冰


关于为学生减负这个问题,从国家教育层面讲,考虑到教育的现状,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些政策对孩子的学习确实能够减负。

为什么家长和学生感觉负担越来越重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1.学校重视升学率。

现在学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 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当学生初中毕业时,需要参加中考考试,只有考试合格才有机会上高中,升上高中以后,又面临着严峻的高考考试,所有的这些考试,分数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追求升学率,都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力度,减负谈何容易!

2.家长重视学习成绩。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今天学这个班,明天学那个班,就怕自己的孩子被拉下,不管孩子是否有学习兴趣,也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 孩子既要完成学校的任务,还要完成学习班的任务,连星期天也不休息,奔波在辅导班学习的路上。

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不仅加大了孩子的学习力度,家长还要花很多的补习费,孩子的学习过程很长,时间长了,家长就感到经济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是目前全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都有深刻的体会,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希望大家留言交流。


冬天的松雪


减负是很难减的,这不是单纯教育的问题。从家长、学生角度讲,现在很多学生为何学到深夜,周末也很少休息,是单纯写学校作业吗?是不是要背书,要做要多额外的课辅资料?而这个很多不是孩子自愿的,很多是因为家长要求的。为什么要求?还不是因为想考好的大学,以后找个好的工作,人生能过得更好?所以即使现在教育部门要求所有小初高学校一点作业都不准布置,那么孩子真的就轻松了吗?家长真的不会给孩子布置作业?有高考这个制度在,有好的工作单位只招名校毕业生这个事实在,你就没办法改变。

从学校、老师角度讲,如何判断一个学校、一个老师教学好,还不是看升学率,名校率,考核就是考核这个,而要想学习好,头脑、态度、习惯、方法、努力程度等都很重要,多一些练习,终究多一些机会学好。

我作为教育行业从业者,我觉得暂时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我只能建议你,让孩子的学习更有效,做好劳逸结合,这样才能更轻松。


张老师聊学习


教育在减负,家长和孩子理应感到轻松,可现实却是感到负担越来越重。

我认为原因是:

1,基于惯性思维,家长总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从而想方设法要求孩子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总处于紧张状态,没有与管理设计同步。

2,教育资源不平衡,升学压力巨大,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直道落后,更不想被弯道超车。

3,孩子之间,家长之间相互比较成绩,无形中就增加了负担。这种负担是每时每刻存在的。

如何解决?可以考虑下面几点。

1,从思想上理解相关部门的教育设计进程,按照进度来,顺序渐进,不用拔苗助长。

2,要明白孩子需要全面发展。除了读书,还有兴趣爱好,还要锻炼身体,还要学会社交,培养正常人格。

3,要知道,让孩子快乐生活,自由成长是对孩子的负责。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更好更高效的学习文化知识。

4,学校尽量客观评价孩子们的成绩,不用因为暂时的好与不好以及排名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5,家校配合,合理安排课外活动。


学渣的春天


怎么看待教育在减负,但学生、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呢?我觉得主要是当前的教育大环境所导致的,不仅学生、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老师的负担也不轻。

强调教育减负,但实则整体的教育方向并没有改变,就像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不搞应试教育一样,但我们的教育最后还是落在了升学考试的压力上。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负,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要面临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凭借好成绩才能进去好的高中,才可以踏进好的大学,出来找工作也是看学历看文凭,这之间就是一个矛盾体,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学生怎么会轻松呢?又怎么能没有负担呢?

有人会说中高考那是中学生的才有的压力,小学生也不轻松呀!可不是吗?因为要提倡素质教育,要音体美德劳全面发展,小学生的在校时间一再压缩,在压缩的时间里我们还要兼顾音体美所有课程,比如体育课一二年级学生都是每天一节,那么分摊到主课的时间就更少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老师们也很难,课后的监督辅导只能落在家长的身上了,学生辛苦,家长也很辛苦,这是肯定的。

谈到高招,在不改变教育环境的的基础上我们只能改变自己了,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律精神,只有孩子的习惯好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跟上节奏。

当然不同的孩子教育方式也不一样,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我想只要努力了我们一定会有收获的!





老丸子数学


高招是有,但权力没有,也就是说等于零!

假如我是有权管这个事的,先来一个小招:

学生在读高中前:

一,一律午餐免费,在学校吃。二,晚上6点准方可离校!三,所有的作业必须要在校完成!四,老师及校长必须要将孩子们送到家长手中!而且还要告知回家无作业,五,星期六,天坚决不做校外作业,玩!六,只要有人举报,在外补课,一经查实,立即开除,并进入教育行业黑名单,永不录用!

鄙人估计,就这一小招,便可解决问题了!不知友友们如何想法?望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