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這首田園詩,告訴人們春天不一定奼紫嫣紅,還有別樣的美

冬雪消去,春草見綠的時候,生機燦爛的春意在不經意間就蔓延到了角角落落,蔓延到了人的心裡。春意在詩詞人們的眼中詩裡也不盡相同,早春的生機,盛春的張揚,暮春的傷懷,都在詩意裡涓涓而出。王維就有這樣一首詩,將春天寫出了別具一格的感覺。

《春中田園作》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王維的這首田園詩,告訴人們春天不一定奼紫嫣紅,還有別樣的美

詩題中的“春中”意為農曆二月仲春時候,即驚蟄、春分兩個時節。詩的首句寫道屋上的春鳩鳴叫著,”春鳩“指杜鵑、布穀鳥等,屋樑上春鳥歡鳴,村邊的杏花白茫茫一片。鳥鳴花開是春江水暖時最為鮮明的景緻之一,這裡的鳥鳴是春鳩繞屋鳴叫,花開是雪白的杏花開放遍野。這不是煙雨江南的春意,也不是湖光山色的春光,是鄉間田園中歸來的春天。

春天的迴歸讓農家之人有了應季的動作,拿著斧子去修整那長長的桑枝,還要拿著鋤頭去查看泉水的源脈通路是否順暢。萬物復甦,天氣漸暖,春天是播種勞作的時候,應季的規律體現了對於人們來說,春天最重要的意義,有了春耕方可秋獲,樸實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王維的這首田園詩,告訴人們春天不一定奼紫嫣紅,還有別樣的美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歸燕回來了,它還記得自己的舊巢,屋內的主人已開始翻看新曆。燕子自南而歸,回到屋簷的舊巢,細細想來這是很奇妙又現實的自然現象,屋內的主人也沒有變化,唯一變的是新的一年來了,那舊曆已撤去,手中翻看的正是新曆啊。

燕兒歸來有空間的變化,舊屋與舊巢固定在一處沒有變化,舊時燕與人有動作行為的變動但本身沒有變化,歲月是一去不回的變化。看似兩句簡潔質樸的詩,在變與不變的交織融合中,給人以時光流逝之感,這種流逝雖有無奈之感,但無奈的感覺是淡淡的、輕輕的,更多的呈現出的是一種祥和生機之感,而絕非蕭瑟無力之象。

王維的這首田園詩,告訴人們春天不一定奼紫嫣紅,還有別樣的美

在這樣安寧又春意襲來的鄉間,詩人不禁想飲些酒來表達心中的愜意快活,然而舉杯之時又停了下來,於是在最後詩人寫道“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舉杯欲飲又忽然停下,是因為想到了在外遠行的遊子,為此有了哀感,惆悵嘆息。

之所以想到了遠鄉的遊子,便沒有飲下這暢懷之酒,是為遠方異客的惋惜,也是對自己當下生活的感慨。王維雖然可算一生坦途,這首詩作於他半隱於輞川之時,也就是說他的貶謫、出塞經歷已是在這首詩之前了,那麼想起曾經離家遙遙的經歷,對比如今的安寧舒和,自會多了幾分感慨。他也曾為那異鄉的異客,一番感同身受,或為摯友,或為素不相識的羈旅人,其中情思便在無法完全道明的惋惜感嘆中了。

王維的這首田園詩,告訴人們春天不一定奼紫嫣紅,還有別樣的美

這首《春中田園作》沒有春意盛景的萬紫千紅,沒有春色乍現的燦爛耀眼,有的是田園鄉間初春時候那平靜安詳中的景象。除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杏花,王維將其餘的景物和動作都描寫得格外簡潔平淡,但絲毫不影響春天帶來的濃濃生機的氣息。雪白的杏花非紅非紫,將鄉間的一抹亮色劃為純潔明朗,和全詩平靜安寧的春意形成了和諧的一個整體基調。

田園之間,寧靜悠閒如王維,在他眼中,在這首詩裡,春的脈搏就是這清茶淡酒,輕輕地來便可悠悠回味,帶著人間煙火氣的春天最是撫慰一顆悸動的凡人心。擁著春光和詩酒,莫放了手中停住的杯,一飲而盡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