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输入病例明显增多,如何防控?国家卫健委这样说

境外输入病例明显增多,如何防控?

20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精准防控科学管理,有序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工作情况。

境外输入病例明显增多,如何防控?国家卫健委这样说

对入境人员及其家庭全覆盖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介绍,从目前来看,境外疫情呈快速上升态势,我国输入病例明显增多,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国采取的整体防控策略,就是外方输入内防扩散,各地需要在巩固境内防控成效的同时,要做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工作。具体有三方面措施:

第一,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在前一段防控工作过程中,各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作用。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各单位各部门的主体责任,强化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依法科学防治,分级分类、精准施策,把国门守住,把家门看住。

第二,就是精准分类实施入境人员管理。有几个方面类别的人群:一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还有有发热症状的人群,要及时转运到当地政府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排查确诊。二是将密切接触者转运到指定的集中隔离点,实施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观察期间,如果出现异常症状者,要及时送到定点医疗机构去。三是海关检疫过程中发现的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的人群,要及时送到医疗机构进一步确认,如果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要及时集中隔离,并开展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四是对于其他的入境人员,要按照各地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做好入境后的健康监测。

第三,要精细化地实施社区防控,各地社区要建立境外疫情的输入防控工作的工作体系、组织体系,落实网格化的管理,要对入境的人员进行登记、追踪和分类管理,实现对入境人员及其家庭管理的全覆盖,并按照要求要做好健康监测。

海外华人可在网上健康咨询

在海外工作和学习的华人怎么做好日常防护,减少感染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给出三点建议:

第一,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多通风,不扎堆、少出行,人多场所戴口罩、咳嗽礼仪讲卫生。

第二,建议减少非必要的出行,减少旅途导致的感染风险。从个人角度来说,只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聚集聚会,即使是在疫情十分高发的情况下,也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第三,要关注健康科普知识,做好体温监测

。建议大家主动通过官方渠道来了解当地的疫情变化,如果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这些可疑症状时,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互联网咨询,必要时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防护,紧急情况下可以联系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帮助。

境外输入病例明显增多,如何防控?国家卫健委这样说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也补充展示了一个二维码。他说,在疫情发生以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专门在首页开通了一个专题页面,里面有相应的健康知识,也有相应的信箱来回答网友的一些健康知识的提问。大家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到国家卫健委官网上进行查询。官网也设置了一个你问我答的信箱,如果海外同胞有什么健康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言,国家卫健委将会尽快回复。另外,现在国内相应的医疗机构也开展了互联网的诊疗服务,大家也可以有条件地进行相关的健康咨询。

拒绝隔离等行为将定罪

最近各地有多起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的事件,网友十分关注,在什么情况下会以此罪立案?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晨光解释,传染病防治是涉及公众健康的大事,涉及到每一个公民、每一个社会组织,需要所有的公民参与。疫情防控最有效的一个措施,就是切断病毒的传播渠道,为此就需要发现、追踪、分析病毒的传播渠道,有效地切断它的传播,那就涉及到我们公民都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这样一个过程中,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法律对公民的义务有哪些规定呢?王晨光介绍,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如果违反这一法律规定,根据此次疫情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故意传播新冠病毒病原体具有下列两种情形之一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这包括,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疑似病人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并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冠病毒传播的。其他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法提出的卫生防疫措施引起病毒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第330条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王晨光说,近期确实出现了确诊患者隐瞒行踪、隐瞒症状等极少数事例,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已对上述行为进行了及时立案和处理。个人行踪和身体状况虽然属于个人的隐私,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隐瞒这些信息,都会影响对病毒传播渠道的跟踪和了解,就可能对他人健康包括自己亲友的健康和社会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每个公民都应当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依法如实报告旅行史、居住史、体温检测、症状等情况,履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等法定义务,自觉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END

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

记者:吴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