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石槨”為什麼找不到?我來告訴你

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後,太監劉瑾知其未死,很是惱怒,可能還會加害王陽明。雖然王陽明經歷了百死千難,心志變的堅定,又熟讀易理,篤實聖行,對得失榮辱,可以付之度外,但聞知可能還有生死之禍,心底不能坦然,於是鑿石為槨,日夜端坐其中,澄默靜一,終於悟出大道,創建陽明心學。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石槨”為什麼找不到?我來告訴你

自陽明心學創建後,備受推崇,雖然過了五百年,陽明心學仍長盛不衰,貴州龍場也因王陽明在此悟道而聞名,陽明心學的追隨者大多都去過龍場參觀陽明小洞天、龍崗書院、何陋軒等陽明先生曾經生活講學的地方緬懷。但讓所有去過龍場的追隨者遺憾的是尋不到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即陽明先生悟道所坐的石槨,按理說,石槨為石所造,能夠經歷千年而不毀,但卻在陽明先生悟道後消失不見,讓人疑惑不解。

因此,石槨出現了很多說法,《陽明先生年譜》中記載為“石礅",《陽明先生行狀》中記載為“石廓”,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中記載為“石槨”,而後代學者對這三種說法各有采取,莫衷一是。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石槨”為什麼找不到?我來告訴你

陽明先生墓

在《五經臆說序》中,陽明先生曾說:“龍場居南夷萬山中,書卷不可攜,日坐石穴,默記舊所讀書而錄之。意有所得,輒為之訓釋。期有七月而《五經》之旨略遍,名之曰《臆說》。”其中的“石穴”即是陽明先生所命名的“陽明小洞天”。陽明先生是在悟道後作的《五經臆說》,來驗證所悟之道,據此推斷,先生悟道的地方也是在“石穴”中。因此,上面“石槨”的說法中,在石穴中鑿“石礅”說法最契合實際,當時陽明先生應是在“陽明小洞天”中,找到一個平緩的石頭,作為石礅,在上面靜坐悟道。

那麼有沒有“鑿石為槨”呢,應該是沒有。當時,龍場地處偏壤,環境惡劣,人煙稀少,周圍只有幾個小村落,陽明先生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但仍然貧困艱難,既沒有經濟實力去打造石槨,也很難找到足夠的人手,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麼大的工程。並且,這麼勞民傷財的去打造石槨,僅僅為了悟道,絕不是仁者作為,陽明先生謹守聖賢之道,也絕對不會這麼做。因此,“石槨”是不存在的,後人尋找不到。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石槨”為什麼找不到?我來告訴你


“石槨”的最早來源出處難以考證,之所以有此說法,可能與《年譜》、《行狀》、《出身靖亂錄》中“俟命”之說有關。《年譜》中:“時瑾憾未已,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乃為石礅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石槨”之說可能是把其中的“俟命”理解為“聽天由命”而坐以待斃,從而把“石礅”幻想為“石槨”,提前為陽明先生打造一口棺材。

如果把“俟命”理解為“聽天由命”,是對陽明先生不瞭解。陽明先生曾在《傳習錄》中闡述過“俟命”,“俟命”與“知天”、“事天”相對應。生知安行為知天,學知利行為事天,困知勉行為俟命。在《傳習錄》中陽明先生對徐愛說:“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後又說:“俟命便是未曾見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學立心之始,有個困勉的意在。”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陽明先生在龍場所說的“俟命”不是“聽天由命”,更不是“坐以待斃”,而是在龍場時,既有蛇虺魍魎、蠱毒瘴癘,又有太監劉瑾的迫害,生命難以保障,隨時可能會喪命,陽明先生自知還沒悟透“生死之道”,處於“困知勉行”的境界,自誓“俟命”,要以莫大的毅力克服環境及內心的困頓,從而悟得大道,因此,陽明先生就“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從此有了“龍場悟道”的軼聞,龍場也成了“陽明心學”的聖地。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石槨”為什麼找不到?我來告訴你

前人學者在為陽明先生寫傳時,多述其軍功及思想,較少筆墨用在“龍場悟道”上,對“石槨”、“石礅”等更是一筆帶過,而近些年,一些學者出書,在“龍場悟道”上濃筆重墨,捨棄“石礅”、“石廓”,獨用“石槨”,並描繪的神乎其神,好似陽明先生龍場悟道後得道飛昇一般,又好似天神下凡一樣,之所以捨本求末,只不過是為了譁寵取眾,多賣幾本書而已,但其私心私利褻瀆了心學宗旨,誤導後人學子。何況,陽明先生又何用神化,其傳奇一生、豐功偉績、思想鉅著,足以永駐史書,使後人瞻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