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滩上的女椒“王” 柳树坪村的带头“艳”


中国新报讯(特约记者 方君才 通讯员 肖恒昱)“爬坡不爬碗米坡,过河难过驼背河”。


昨日,湖南保靖县碗米坡镇驼背村靠天吃饭,肩挑背驼;今天,保靖县碗米坡镇柳树坪村山青水秀、椒苗新绿,迁清公路、一马平川,绘就了一幅幅农业农村美丽的新蓝图。

驼背滩上的女椒“王” 柳树坪村的带头“艳”

昨日驼背村 今天柳树坪

人因滩驼背,村因滩得名。

水路为王的时代,驼背滩是477公里酉水河上最凶险的河段,过往船只俱由十多个打伙讨吃的纤夫佝腰驼背拉纤方能过河。慢慢的这个山河相交之地有了码头,也有了人烟,千百年来,人们划船打鱼粜红薯买大米糊口度日。

春风拂面,扶贫暖人心。


驼背滩上的女椒“王” 柳树坪村的带头“艳”

2014年,从小在驼背滩长大的顾清艳务工返乡,看中了辣椒种植市场,同姐姐大艳顾清亚、妹妹三艳顾园商量成立了保靖县二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由三艳在家负责辣椒育苗基地,二艳负责县城2个蔬菜直销点,大艳负责协助两个妹妹的日常工作。合作社吸纳了43户建档立卡户,专注绿色无公害辣椒育苗、栽培、加工与销售,带领村民共同发展产业致富。

顾氏三姐妹和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短短几年,合作社打造了200亩的示范基地,搭建起10000多平方米育苗大棚及辣椒加工厂。目前每天销售新鲜蔬菜15000多斤,年销售量3000余吨,整个合作社朝气蓬勃,自我造血焕发新活力。

2017年,合村并镇。村民一致赞成驼背村改弦易张,更名为柳树坪村。昨日驼背村,今日柳树坪,从无到有土,不变的是乡情,变的是乡村,一栋栋红瓦白墙的民居掩映绿树之间。

千年驼背,从此成为历史。

乡音携乡情 共创致富路

走进柳树坪,一地阳光,三月的沙土热腾腾地冒着水汽。

驼背滩上的女椒“王” 柳树坪村的带头“艳”

异地搬迁户何兴友和社员们忙着种植辣椒,虽然住进了县城,但土地还在这里。今年,老何家种植了8亩多辣椒地,他说现在政策好,交通也方便,自己也经常骑着摩托每天来村里,今天你帮他家干活,明天他帮你家干活,节省劳力工夫还见效。他等乡亲们按行距、株距打好窝子,然后才开始喷洒定根水,把一根根辣苗栽进土里。

贾祖英一家是村里有名的建档立卡户,现在还盘两个大学生读书。“我以为种辣椒简单,自己也是老农家,哪晓得以前学的那套根本没用。”她说,合作社帮助自己学育苗,一起种辣椒,到卖辣椒的时候,如果社员忙,合作社会按当天价格帮大家统一卖。现在每年差不多有20多万元的收入,家里开销再也不用发愁。

育苗大棚里,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90岁的老党员王光珍和村里的老太太发挥余热,帮合作社拔辣苗,她耳不聋眼不花,按照50根一捆,一五一十数好捆扎,才开口跟客人风趣地打招呼。

二艳蔬菜还为八面山等高海拔地区专门培育了一批迟椒苗。负责产销管理的张光平介绍,迟椒苗市场不大,但这批苗就是高山椒农一年的希望,农户有需要,就要去做,二艳椒苗除了粗壮、抗病虫害能力强,还有个特点就是每株苗都是良心苗。

“合作社看重的是乡情,我就是要让大家都赚到钱,把劳动力留在农村。”顾园对辣椒市场充满信心。

育椒苗包回收 当好领头“艳”

驼背滩上的女椒“王” 柳树坪村的带头“艳”

“去年,一亩地农户收入达6000元以上,这还不包含育苗一块。今年,受疫情波及,早期椒苗还是有点影响。目前,我们已向龙山、永顺、吉首丹青、花垣雅酉和四省边区大部分客户发了货。”

清水坪镇君浩茶油的负责人田波年前到柳树坪订椒苗,准备在刚开发的油茶地套种100亩的辣椒。得知田波是第一次发展种植,顾家三姐妹并没立即答应这桩“好”生意。反叫张光平去君浩茶油的流转地看了一圈,帮忙做技术指导,今年3月才签订活动;迁陵镇和平村的彭秀丹听朋友介绍,这里的苗壮,包技术指导和回收,当场签订了100亩的椒苗;阳朝乡米溪村还整村同二艳蔬菜签了合同……

近年来,合作社统一育苗,签订辣椒种植订单,保底价收购,带动了全县10个乡镇170余户建档立卡户家庭积极参与辣椒种植,种植总面积达3000余亩。

顾园说:“今年引进了新品种、实行统一育苗、集中规范化管理,辣椒育苗800多万株,辣椒种植面积突破6000亩,除了继续加大辣椒深加工能力,开发辣椒系例产品,还新建3座300平方米的气调库、2栋400平方米的保鲜库,结合冷链物流满足外销大市场需求、增强谈市论价能力。”

小辣椒大产业。期待金秋时节,柳树坪辣椒红红火火,开遍田间地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