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一、概念

翡翠的底又叫“地兒”。它是質地與種(透明度)的綜合反應,質地與種共同構成翡翠的“底”,即:底(地兒)=質地+種(透明度)

翡翠的底又稱“地張”,它是翡翠去掉由鉻離子呈現的綠色之外的部分。

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二、常見的幾種“地兒”——底

1.玻璃地兒

質地極細膩,隱晶質集合體,組成礦物的顆粒肉眼及10倍放大鏡下不可見,纖維變晶交織結構,顆粒間結合緊密,鑲嵌狀邊界極不規整,因而擁有極高的透明度和明亮的光澤。明亮透明近如玻璃,是翡翠中的高檔品種。

行內對於玻璃地兒又有人稱為“水地”。如亮水地兒、清水地兒、晴水地兒、灰水地兒、混水地兒等。


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2.冰地兒

質地比較細膩,結晶顆粒肉眼可見,但10倍放大鏡下有時可見,有時顆粒稍粗,但顆粒間結合方式很好。邊界線不平直,呈緊密的鑲嵌狀,透明度僅次於玻璃底,光澤度很強。清澈透明,晶瑩如冰,感覺冰清玉潔,甚至有種冰冷的寒意,也是翡翠中的上品。

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3.芙蓉地兒

由鐵致色整體呈淡綠色,質地細膩程度一般,由細粒或中到粗粒晶體組成,晶體顆粒通常肉眼及放大鏡下可見,但晶體顆粒的結合方式很好,顆粒間界限不清晰,透明度經常只是中等程度。光澤一般,玉質較細,較透明,有顆粒感但卻見不到顆粒的界限。

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4.油地兒

質地通常較細膩,範圍可從豆油地兒到接近隱晶質,顆粒度極細,粗粒,光澤帶油質感,色調較暗,含鐵較高,常呈現暗綠、暗藍、暗灰或帶上述顏色的混合色調,透明度跨度較大,可從玻璃地兒的透明度到完全不透明。

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5.冰豆地兒

質地不算細膩,透明度通常較好,由中至粗粒的結合方式很好的晶體組成。晶體顆粒度比較明顯,但是晶體的邊界線不清楚,透光觀察可見如分散的冰塊現象。

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6.化地兒

顆粒度較細或很細,但晶粒間以較疏鬆的方式結合,放大觀察邊界線較平直,透明度中等到微透明,光澤柔和,按顆粒大小及透明度由大到小排列,大致即行內說的瑪瑙地兒、渾水地兒、藕粉地兒、糯化地兒、豆化地兒到芋頭地兒等。

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7.豆地兒

翡翠質地中最常見的品種,涵蓋範圍也十分廣闊,組成顆粒通常為中至細粒到晶型完整的柱狀晶體,顆粒間結合邊界規整,鑲嵌邊界界限較平直,幾乎呈直線狀,透明度中等至不透明。

大致有細豆地兒、粗豆地兒、水豆地兒、細白地兒、白砂地兒、灰砂地兒、豆青地兒、青花地兒及紫花地兒等。

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8.瓷地兒

顆粒度細,結合方式比較鬆散,晶體顆粒邊界規則,微透明至不透明,光澤較明亮,好的瓷地兒翡翠光澤如同瓷器。

一起來認識翡翠 淺談基本的翡翠知識:什麼是翡翠的底?

9.乾白地兒

質地為細顆粒至粗顆粒,結合方式較差,結構鬆散,幾乎不透明,沒有水,地子非常幹。如白花地兒、糙白地兒、糙灰地兒等,是翡翠中最差的地子。行內稱其為磚頭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