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縣民政局紮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高邑縣民政局切實發揮救助兜底作用,精準施策、迅疾行動,把疫情期間困難群眾生活救助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工作。

一是做細困難家庭摸排工作。對全縣城鄉低保、分散特困、獨居老人、以及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散居孤兒、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困難家庭進行全面摸排建立臺賬,及時瞭解掌握困難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確保精準施策、受助及時、救助到位。

二是加大社會救助工作力度。民政局在及時發放低保、特困供養金的基礎上,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以及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疫情或其它突發原因導致家庭臨時困難的家庭,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同時,要求各鄉鎮民政辦全面摸排困難群眾在疫情期間的生活情況,進一步建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及時發現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生活困難狀況,對生活困難的低保、特困、建檔立卡生活困難群眾及時給予救助,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簡化程序納入低保,對全縣鰥寡孤獨老人及困難孤兒進行了全面摸排,並建立信息統計臺賬,全面落實主動發現機制,重點關注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以及因疫情隔離人員的生活狀況,確保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

三是加大流浪乞討巡查救助。制定疫情防控流浪乞討救助應急預案,進一步強化與公安、衛健、醫院等部門的協同配合,紮實做好疫情期間救助對象街面巡查救助工作。3月13日早晨5:00接群眾電話,在東王村發現一名祖籍高邑44歲下身殘疾男子,從東北吉林打車返回我縣沒有親人人員,得知消息後,民政局及時聯合大營鎮、東王村對此人進行了三方救助,及時發放了口罩、棉衣、棉被、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並對其進行了心理疏導。目前,暫時安置隔離,期間生活問題由民政局、大營鎮、東王村幫助解決,觀察期滿後我局將進行妥善安置。

四是加強兒童關愛保護。嚴格按照上級要求貫徹落實疫情期間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散居孤兒各項防控措施,加大對全縣17名集中孤兒,7名散居孤兒和36名事實無人撫養留守、困境兒童的詢訪力度,認真瞭解掌握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併為他們提供幫助,解決困難,使其得到有效的關愛保護。

五是養老機構嚴格管控。指導各養老機構認真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封閉式管理制度,每天早中晚三次為老人測量體溫,密切關注老人身體情況;為各機構發放消毒片5箱,消毒液11瓶,要求定時消毒、通風;保障消防、食品安全,嚴格落實24小時全員在崗制度,嚴禁院民及工作人員隨意外出,取消一切集體公眾聚集性活動,防止病毒傳播感染。

六是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在用好防貧險的基礎上,合理設置監測標準,統籌開展好防返貧預警工作。以家庭人均收入低於5000元且有致貧返貧風險為主要標準,統籌考慮疾病、子女就學、災害、突發事件等重大支出,設立監測範圍。同時,實行“縣領導包村、駐村工作隊和鄉村幹部包戶”工作制度,全面摸排我縣邊緣戶和不穩定脫貧戶底數,並實行動態檢測,對出現返貧及新增貧困跡象人員,第一時間對口幫扶,防止邊脫貧邊返貧邊增貧的現象發生。

七是積極開展走訪慰問。根據省疫防辦《關於進一步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和重點人群走訪慰問的通知》文件要求,3月14日,縣委副書記張會革、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鬍翰濤、縣人大副主任李世卿、縣政府副縣長楊捷、縣政協副主席魯書軍,在縣民政局長姜新傑、副局長郭會卿以及民政局相關科室人員陪同下,對全縣13戶困難老人和17名困境兒童進行了走訪,並送去了牛奶、麵包、掛麵等慰問品,鼓勵和保障困難群眾度過疫情難關,切實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八是民生資金及時發放。為保障困難群眾疫情期間基本生活,民政局認真做好各項民生資金髮放工作,充分發揮好社會救助工作救急難、託底線作用。1-3月份,共為城鎮低保120戶135人發放16.87萬元;農村低保3794戶5421人發放379.65萬元;特困供養對象514戶549人發放92.1萬元;為84人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5.15萬元;為全縣15268名67週歲以上無固定收入老年人發放生活補貼137.64萬元;為82名80-89週歲困難老年人發放生活補貼1.23萬元;為336名90-99週歲老人發放高齡補貼5.15萬元;為4名百歲老人生活補貼0.48萬;為169名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人發放服務補貼5.18萬元;為1827名重度殘疾人和1626名困難殘疾人發放補貼70.42萬元;為59名孤兒發放基本生活費22.8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