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疫情、愛國力行”安徽理工大學形勢政策第一課精彩開講

安青網訊“今晨7點40分,輔導員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這節課不同以往。凝聚社會力量,抗擊新型肺炎,我們在行動!”“小藍小藍,國家棟梁;小黃小黃,不慌不忙。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讓我感動!”“90後在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責任與擔當,00後的我定會努力奮鬥。”……日前,安徽理工大學“共抗疫情、愛國力行”形勢政策課精彩開講。學生紛紛在社交平臺上曬出圖片,配以文字表達自己的激動心情。

連日來,由學院副書記、輔導員們組成的“百人”講師團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為學生帶來了“千堂”有溫度、有深度的思政課。

用好信息技術,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相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停課不停學”的舉措,使得教育形式從傳統的單一課堂教學走向了多元。輔導員們將疫情期間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系統整理,通過“雲端”課堂,生動地向同學們闡述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動員、全員參與抗疫的生動實踐和奮鬥精神。輔導員們從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識,講到居家防疫的注意事項;從拒絕食用野生動物,講到人類要熱愛生命、敬畏自然;從火神山雷神山的中國速度,講到各國面對疫情采取的不同措施;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講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責任。一次次的生動講述,強化了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理論認同。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朱梁老師結合疫情前沿動態和國家最新防控要求,採用啟發式教學,與同學們積極互動,通過疫情知識圖文連線、“身邊英雄猜一猜”等方式,帶領同學們感受疫情中傳遞出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速度、中國秩序和中國信心,呼籲同學們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提高警惕不放鬆,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每個人自己的力量。

講好身邊故事,將思政課教學與學生成長成才相融合

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無論是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堅守在不同崗位的工作者,抑或是足不出戶的普通老百姓,每個人都是“命運共同體”中的一環。這場“疫情大考”也考驗著當代大學生是否有為祖國奉獻青春、拋灑熱血與汗水的理想信念。

備課中,輔導員們圍繞“抗疫”這一主題,蒐集整理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先進事蹟和感人故事。他們用抗疫一線的英雄模範事蹟感染學生,用學生中湧現的典型事蹟鼓舞學生,引導學生將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認知,深刻理解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學生要樹立遠大理想,擔當時代責任,練就過硬本領,做新時代的奮鬥青年。

作為醫學生的輔導員,魏元一老師用疫情時期醫務工作者的英雄事蹟鼓勵學生樹立為人民健康不計得失、無私奉獻的堅定信仰,學真知,多實踐,將自身命運和國家命運相聯繫,為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努力奮鬥。

指導職業規劃,將學生個人理想與中國夢復興夢相融合

幫助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明確就業方向,順利求職,是畢業班輔導員們的最大心願。課堂上,輔導員們鼓勵學生理性看待當前形勢,調整求職思路。他們為前期考研失利的同學提供心理支持,為求職學生提供製作電子簡歷、網絡面試等方面的指導,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精準推薦企業,向同學們宣傳大學生西部計劃、畢業生徵兵計劃等就業動態,鼓勵大學生將個人的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奮鬥大潮。

化學工程學院紀旭老師傳達了禁止學生參與單位實習的通知,通過網絡答覆和解決畢業生關於畢業論文(設計)、就業、考研等相關諮詢,對畢業生進行“一對一”就業指導,引導學生在家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密切關注我校發佈的招聘信息。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楊洋老師從“穩心態-增本領-精指導-拓視野-誠溝通”五個方面,由輔導員的經驗入手,用真情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思考規劃人生,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就業抉擇。

據悉,本次“共抗疫情、愛國力行”專題形勢政策課網上教學活動是學校落實教育部《教育系統關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的工作方案》和省教育廳《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以網絡在線課程與特別班會相結合的方式,向全校學生講述中央決策部署、防控工作亮點、身邊典型故事和法規紀律要求,把專題形勢政策課變成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使命擔當教育的生動實踐,這也是學校深化網絡育人工作的一次積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趙寧 施培松 安徽青年報 安青網記者 張仲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