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专业解读:数字经济

专业概况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发展已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数字经济已发展成为中国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力量,对实施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数字经济专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催生的新兴专业。本专业以经济学为根基,数字技术为手段,融合管理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与技术,研究数字经济的运行规律,测度数字经济的规模,规划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

新设专业解读:数字经济


主干课程

经济学模块: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

数字技术模块:区块链原理及应用、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Python大数据分析、互联网+运营管理等。

数字经济应用模块:数字经济概论、基于大数据的经济分析综合实训、社会经济调查实训、统计综合模拟实训、区块链金融实训、数字营销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数字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适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及数字技能,熟悉中国数字经济运行规律与改革实践,具备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大数据统计分析、金融大数据应用分析技能,以及产业数字化规划与建设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熟练掌握具体经济活动中的大数据应用分析技能;着重培养掌握大数据应用技能,在各类数字经济活动中,能融合现代管理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数据分析挖掘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以及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能在各类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分析与挖掘、数字化转型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修养;

2.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现代经济方法与手段进行社会调查、经济分析;

3.具备一定的大数据技术基础,能够将大数据技术综合应用于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分析与挖掘,辅助决策,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能熟练使用行业代表性数据软件;

5.熟悉经济、管理、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进行规划和实施,促进产业数字化的发展;

6.掌握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具备数据经济分析能力;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意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就业前景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数字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为1.91亿个,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4.6%,同比增长11.5%,大大高于同期全国总就业规模增速。专家表示,数字经济时代新就业形态的涌现,既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就业领域的反映。

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13个新职业信息。自2018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以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业态、新职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持续上升。

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提供了新可能,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机遇、新渠道。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离不开专业化、复合型人才。“未来,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攀升既需要懂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懂管理的人才。”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在数字技术研发方面,需要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逐步提升国际科技的话语权;在企业经营层面,则需要擅长重组业务管理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国际接轨等方面的管理型人才。

高校推荐: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