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七国文字差异有多大?

静说历史


东汉的许慎在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里说,战国时“分为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清代的段玉裁给《说文解字》作注,说“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就是“各用其方俗语言,用其私意省改之文字也。言语异声则音韵歧,文字异形则体制惑,车同轨,书同文之盛于是乎变矣”。列国的文字,在春秋晚期还能大体一致,到战国就差别很明显了,到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之后,以秦文字为标准,统一了文字。

那么,六国之间的文字差别是不是真的很大,而至于互相不认识?

可以说,差别还是不小的,文化水平不高的一般人估计真的不怎么认识。

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山东曲阜孔子故宅的一面墙壁倒塌,露出战国人藏于其中的一批珍贵古籍。这就是后来引发绵延千年的今古文之争的古文经。古文经所用的都是秦代尚未把文字统一成小篆之前的战国文字,这实际上是战国文字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现。

发现古文经之后,懂得认这些战国文字的人已经很少,干脆藏在了宫廷图书馆里,外人不能轻易见到。要像孔安国、刘歆、许慎这样的大学者,才能经过刻苦的研究后读懂。比如说孔安国,他得到古文《尚书》,用今文《尚书》来辅助释读,“隶篆推科斗”。这说明,从秦灭六国到汉武帝在位,还没过一百年,连学者认战国文字都需要花一番功夫了。

六国之间的文字风格,我们外行人当然看不出来。根据专门研究这一学问的学者说,它们各自风貌不同,简单概括,是齐之凝重、燕之峻整、晋之劲利、楚之华丽、秦之刚健,而它们之间的形体结构和声音通假,更是具有很多变化。


力川科技


七国文字区别是有,但不是像古人说的那么离谱。

我认为七国文字的之间的区别,甚至没有【大陆的简化字】和【港台繁体字】的区别大。

今天,恐怕只要初中文化就能很好的识别繁、简体吧?我这样的「民科」花点精力和时间,都能读懂战国文字。

那你要问,为什么汉代的人连战国时代的《壁中书》不认识呢?而且连文字学家许慎都不认识六国文字?

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题主的问题只有「是」和「不是」两种答案。

真实世界远比你想象要复杂,诉诸简单的解答,可能很容易被接受,但离真相却有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不会回答「是」和「不是」,我只摆证据,讲道理,让你自己去判断。

---------------------------------------------------------

王国维先生曾经将战国文字分为西土文字和东土文字两个大系:

  • 西土文字,也即周秦文字,比较保守。
  • 东土文字,也就是其他的六国文字。

其实,战国时代的「七国文字」,其实远远不止七个国家。

现今学术界将战国文字分为五个系列:「齐、燕、楚、秦、晋」。

「齐、燕文字」发现比较少一点,发现最多的是「楚、秦、晋」文字。

「秦国文字」也叫「周秦文字」,就是我们今天使用文字的母体。那么,也就是说,六国文字最多的就是 「楚、晋」文字。其次是「齐、燕」文字。

研究这些战国文字,并进行归纳分类,属于【比较文字学】中的【分域研究】。

首先,要分清「标准体」和「俗体、应用体」的区别。

六国文字在在正式场合用的标准体,是比较遵循文化宿主周王室的文字的。

比如:金文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字形的区别是不大的,仅仅在于「书风」。

学者何仪琳的形容是「齐之凝重、燕之峻整、晋之劲利、楚之华丽、秦之刚健」。

当然,「书风」这种东西近似「玄学」,非常主观,听一下就行了,不要当真。很难诉诸实际操作的。

上图是「燕、晋、齐」三国文字,你怎么从书风上断?比如:「峻整」「劲利」你怎么区别?

正如梁武帝说王羲之的字「龙跃天门,虎跃凤阁」,米芾就喷梁武帝:此等何语(这TM是什么鬼话)?

战国文字难认的是「俗体」和「应用体」。

比如楚国金文很接近周秦文字,楚简就相隔很远:

可以这么说,能认识西周金文和籀篆,就能认识楚国金文,但是却不会认是应用体:楚简文字。

我不查任何字典,几乎可以认识甲骨文和金文,但楚简文字真的很难认,主要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

周王室输出的是意识形态制高点,以及文化标杆、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等,也就是是「礼、乐、诗、书」这一套东西,这套东西曾经让众诸侯以及周围的蛮族顶礼膜拜。

东周时代,礼崩乐坏,周天子的权威性大大下降,各诸侯国的文字也自成一体,有文字的内部因素,也可以说是「礼崩乐坏」在文化上的体现。

诸侯国不再觉得文字一定要学习周秦文字的文风,他们开始自成一体,文字在不同的诸侯国,有不同演变路径,产生不同的变体。

国家越强大,文化越流行,今天我们穿Nike鞋和牛仔裤,喝可乐,学英语,是因为美国强大的原因。日本人古代文化上学中国,今天学美国。假如有一天,印度跟美国一样强大,印度咖喱味音英语就是正宗英语。


但六国文字本来是周文字,虽然有变异,但也有很多是相同的,仍然是有迹可循,不是天书。

下面,我将主要以战国印章文字举一些例子:

以下的【字形比较】全部引自:
  • 陈光田. (2009). 战国玺印分域研究. 岳麓书社.
  • 刘建峰. (2012). 战国玺印文字构形分域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山东大学).


相同字形

如:战国印章上「长、人、女、弓、心」等基本字符都差不多。


不同字形

简化程度不同:经常被拿出来进行比较的「馬」字:

西周金文「馬」:

齐国文字的简化,保留了周文字「馬」的大致轮廓,简化不是很剧烈:

但其「燕、楚、晋」文字的简化比较剧烈,只留下了表示「马头」和「鬃毛」的笔画:

不同的装饰笔画:如「丘」字,晋、楚两国的「丘」加了一对「角」的装饰笔画。

不同的偏旁位置:都,「邑」有的在左边,有的在右边。

不同的笔画形态:「己」的笔划形态不同:


不同的偏旁部首形态:

如「水」部,晋系文字的水尾巴非常之长,

如「宀」部,「燕、楚」两国写成一个「三角形」,「晋、齐、秦」差不多。

不一一举例,总之能够根据字形、偏旁、笔画的形态,进行判断属于哪一国的古文字。不是那么深不可测。

我举个李学勤先生释读战国文字的例子,。

东周时代的【中山国】,仅仅在古籍中有只言片语,中山国王陵上个世纪在河北平山县三汲乡被发现。

这个史诗级的考古发现,只是源于一块刻有几个古文字的石头。

这个石头是如此的其貌不扬,如果不是考古学家敏感一点,就有可能错过这个世纪大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得到这块石头的呢?

原来平山县三汲乡的一个老农,七十年代的时候,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发现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头,他就搬回去当猪圈的踏脚石。

考古学家很偶然从老农同村的一个村民那里知道,就去老农家里将这块石头上的文字拓下来,寄给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释读。


今天我们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守丘石刻」:

考古工作者为了不影响李先生的判断,没有提到任何背景信息。

李学勤先生在回信中,告诉河北考古工作者,我先问你们三个问题,才能告诉你们答案:

1、发现这块石头的地方,附近是不是有一个大土堆?

2、附近是不是有河流水泊?

3、附近是不是有山林?

考古工作者当时惊讶不已,因为李学勤先生说的正是三汲乡附近的地貌:土堆、河流、山林。

我们来看地图:

1、大土堆就是中山国王陵

考古学家之所以紧盯这里,就是因为三汲乡附近很多土堆,一般大土堆一般都可能是帝王陵墓。

2、平山县的滹沱河穿过三汲乡

3、三汲乡位于太行山东麓,高山森林很多,来看谷歌地图一目了然:

可以发现中山国背靠大山,左右是河流的「山中之城」,「中山」因此而得名。


李学勤仅仅凭石刻上19个战国文字就知道这么多信息,「守丘石刻」铭文为:

监罟有(囿)臣公乘得,守丘(其)臼(旧)(将)曼,敢谒后贤者。

简单说一下李学勤是怎么知道的:

铭文上【监罟有(囿)】、【守丘】是先秦的官职。罟:是渔网,监罟,就是管渔业的。

「有(囿)」是守帝王园林的官职。这个人叫公乘得。

「囿」是先秦帝王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通常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

  • 《诗经·大雅》记载周文王在灵囿捕猎: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 《说文》:罟,网也。
  •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那么,凭以上几点推测,必定知道石头出土地,是帝王园林,有山有水。



守丘:守护帝王陵墓的官职。这个人叫「曼」,他称自己是「旧将」,可能是「退伍老兵」。


从守丘可以推理出石头出土地是帝王陵墓,一般帝王陵都是大土堆,陕西这样的土堆至今依然很多。

《守丘石刻》上十九个字对于一般人是天书,但是,对受过训练的人,能看出来是典型的晋系文字。

对李学勤这样一辈子研究古文字的人来说,斜着看一眼都知道:

我只举两个例子:

《守丘石刻》的「将」字,从「床(疒)」从「酉」。

《说文》训为「醬省聲」,战国文字将「醬」字省去了「夕(肉)」和「寸」,今天的「将」则是省去了「醬」的「酉」部。

战国古玺印章中经常出现:



这是比较方正的齐国文字,变成了「病字旁」:
引自:《古玺汇编》0093、0095,0096,页16

监罟囿叫「公乘得」,「公乘」是一个合文,右下角的「二」是「合文符号」,「公乘」是先秦复姓,

比如晋系印章人名:公乘高、公乘画

汉代人不认识战国的字,李学勤先生很轻易的释读出来了,而且进行了神推测,这说明什么问题?

第一,说明古人不认得,不等于我们不认得。今天我们对古文字的认识全面超越汉代以后,任何一个时期的古人。

第二,战国文字没有那么「天书」,别说李学勤这样专家,我都能认出来。那么,战国时代的一个知识分子:苏秦、张仪、韩非子,认得几国文字不是很正常吗?

你去香港、台湾会不认得繁体字?粤语中的方言字,你起码大多数能估出来。

所以,战国文字多样性带来的不便利,很有可能被夸大了。

从出土文献来看,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并不成功,而是更加简洁的古隶统一了文字。主要是是因为隶书简洁的便利性,行政干预的力量不是主要的。

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大部分原来的楚国人,楚国当时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那汉代为什么不恢复楚国文字?

其一,路径依赖,汉帝国依然是在秦帝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帝国建立了高效的行政体系,包括其官方文书体系。

其二,确实是秦隶比较简洁。楚文字与六国文字差别最大,推行楚文字为标准文字的代价太大。汉帝国是大一统王朝,要统治原来的六国,肯定要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讨论战国文字,一般是引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的战国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然后用《壁中书》的例子,来证明战国古文有多么难认。离战国最近的汉代人都不认得,我今天就更加难认。

其实,并不是许慎说谎,汉代人会不认得六国文字的原因,是有一个文化断层,这个断层接近五十年的时间。

产生断层原因如下:

这些结论是常识范畴,我就不引证文献证明。

主要是经过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书同文、焚书坑儒以及灭秦、楚汉相争战乱等各种因素,导致先秦典籍散佚。

原来六国的贵族体系全面崩溃,可以说是一个文化浩劫。

汉朝刚建立的时候,不但经济凋敝,而且简直是一片文化沙漠,经过休养生息才渐渐繁荣起来。

汉武帝时代,儒家兴起以后,儒生致力于寻找散落的儒家典籍,文献校雠学和小学文字学正是在那时候形成,目的就是为了解读用战国古文记录的先秦典籍。

虽然汉儒古文学派取得成绩很巨大,但是限于资料不多,所以,对古文字的认识,才是刚刚起步的草创时期。

所以许慎对战国文字认识不全面是很正常的。


小汉字见大历史


要说七国文字差异,可以说,差别肯定是有的,但是也不是很大,不过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估计一般都不怎么认识他国文字。

西汉到景帝、武帝时期,山东曲阜孔子故宅里的一面墙壁倒塌,战国人珍藏在那里的一些珍贵古书籍被发现。这就是引发绵延千年的今古文之争的古文经。古文经的文字,还是战国文字,当时认识可以读懂战国文字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了,是在秦朝还没有把文字统一成小篆之前的文字,这实际上是战国文字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现,大范围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发现古文经之后,能够懂得认识这些战国文字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就被收藏在了宫廷的图书馆里,外人就不能轻易见到了。像孔安国、刘歆、许慎这样的大学者,也是经过不懈努力,刻苦研究后才读懂的。而且也正是因为如此古文经才被逐渐被解读出来。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从秦灭六国到汉武帝在位,还没过一百年,连大学者认战国文字都需要花一番功夫了,可想而知普通人是不可能认识他国文字的。

六国之间的文字各有各的风格,当然我们外行人是看不出来。据专门研究文字这一学问的学者说,它们各自风貌不同,各有各的状态,各有各的风格,而它们之间的形体结构和声音通假,文字形状,更是具有繁多变化。

中国之所以可以这么久屹立在东方,出现统一的局面,这和文化统一是分不开的,当然还是要归功于秦始皇,秦始皇当年统一了文字。现在我们都在说普通话,写方块字,中国文字博大精深。那么在秦统一之前,七国的文字差别真的很大吗?真的到了各国之间互相不认识的地步了吗?答案当然不能完全肯定的,但是即便差别不是非常悬殊,但也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还是有大部分人文字不通的!就像现在各国之间都在学习对方的文字,双方交流沟通离不开文字,所以出现差异出现分化会导致很多麻烦。



有证据证明,汉字的起源是多源头的,来自四面八方,不过到了商周时期,国家统一局面,中国的文字基本上是比较统一的,毕竟当时会写会读的人非常有限,读书的人也非常少,尽管当时存在大量的异体字,但规范字还是占主流的,大多人还是会规范字的较多,文字差异还是非常小的。而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战火成为当时的家常便饭,各个诸侯国不满意臣服天子脚下,纷纷摆脱周天子的统治,个立山头。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诸侯不仅在政治上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在衣着穿戴、语言、文字上也纷纷形成独立的系统和局面,文字就在此时开始出现差异。主要还是因为国家的不统一,才发展出差异变化的。

古文字学家何琳仪先生将战国时期的六国文字分为四大派系:齐系、燕系、晋系、楚系,另外其中有一个独立的系统局面,便是以秦国为代表的周秦文字体系了。大家知道,秦国之前毕竟是西方的小国,上不了局面,在文化上也比较落后。但是后来周平王东迁,导致西周故地逐渐归秦国所有,这样一来就让秦国和东周,都继承了西周的文字体系。



即使是天下的文字分成了多个派系,没个国家都不一样,但是中国文字本是同根同源的,而且七国之间虽然常常爆发战乱,但是文化上的交往却因此变得非常频繁。所以像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周游列国,佩戴六国相印,随意出入各国,这就足以说明当时语言、文字的差异区别其实并不大。并且,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考古资料也证明了,当时七国之间文字的差异是很小的,还没有现在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差别大。

即便各国文字差别不是很大,但已经明显露出文化大分裂的倾向,分裂状况逐渐明显,如果没有秦始皇的统一,规整文字同一使用秦小篆。可能差异就会越来越大,分裂越来越明显,根本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局面。


夏目历史君


《芈月传》中有一段情节,秦王嬴驷教芈月夫人学写六国的“马”字。聪慧的芈月竟然一眼就发现韩、赵、魏三国的“马”字字形颇有相似。

历史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确实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字形也已变的面目全非。

其实,在此之前,商代使用的是甲骨文,西周分封的各诸侯国继续统一使用“甲骨文”,后称为“大篆”体,又称“金文”或“钟鼎文”。但是,随着东周统治力量的减弱,到了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或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时期,西周的“大篆”体在各国开始产生异变。主要是文字的使用者根据个人的应用方便喜欢,认为一些原“金”体字不好书写,随自行改变。后来,到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时代,数百年发展下来,各国文字更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后世考古界同样发现,春秋之前出土的各个诸侯国的器具上的文字几乎一样,使用的文字都是国家法定统一的西周“大篆”。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已是各不相同。

当时,虽然各国文字变化较大,但是并不影响各国之间人与人的交流。因为,各国还一直延用周代时的官话,史称“雅言”,也是中国最早的“普通话”。对此,《左传》、《孔子诗论》、《墨子》、《荀子·荣辱篇》、《儒效篇》等史料上皆有记载。

如:《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期间,孔子在鲁国讲学之时,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各国各地,而孔子则是使用“雅言”来进行讲学。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亡六国后,实现华夏大一统,自然也能看到“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背后的政令推行困难、难以体现国家一统本质等问题。因此,朝廷出台了“书同文”的统一文字政策。

据汉代著名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解读,秦始皇是用的秦国小篆(象形体古文字)作为统一天下文字的标准,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是隶书。

《汉书·艺文志》记载: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七章,令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六章,又令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七章。而李斯、赵高、胡毋敬三人均用小篆字来进行这三部书的写作。不过,对于这些书籍历史虽有记载,但原书却已失传。

同时,秦始皇五次巡游全国期间,在泰山、峄山、芝罘、琅琊台、会稽等地,皆留有刻石文字,而这些刻石文字也均为小篆。

因此,足以证明当时秦始皇推行的统一文字应该就是“小篆”。而到了西汉中期,全新的字体形式“隶书”才全面取代“小篆”。


祥子谈历史



【华夏五千年第一狗奴才——康震】

在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狗熊》中,称六国文字互不相认。就是秦国人不认识赵国文字,赵国人也不认识秦国文字。楚国人不认识齐国文字,齐国人也不认识楚国文字。

狗—奴—才康震称。凭借秦始皇统一文字这一条功绩。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功绩加起来。也不如秦始皇伟大。 其实不然。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六国的文字没有任何差异。秦国有小篆、隶书等字体。楚国、齐国也有隶书、小篆等字体。华夏文字是统一的。


【考古证明,楚国也有小篆】

文字与字体两个不同概念。不能混淆。 汉字、英文、日文是属于文字范畴。仿宋体、宋体、楷书、隶书、小篆是属于字体范畴。

秦朝统一后,规定官方文书用小篆书写。而汉朝统一后,规定官方文书用隶书书写。 如果今天政府规定,官方文书用隶书书写。请问,这算哪门子功德? 如果秦始皇真的统一了文字。那他这一条功绩。就可以被传颂万世。但他并没有统一文字。仅仅统一了仅仅是官方字体:官方文书以小篆书写,民间没有限制。这就如同今天官方文书以仿宋体打印,民间以楷书为主类似,这没有任何功德。

还有种说法,称秦始皇之前,六国文字不同。互不相认。


【考古证明,秦国也有隶书】

事实是六国文字相同。但华夏有不同字体。认识小篆的,也认识隶书。 就如同我上小学的儿子,其教科书是仿宋体,他自己写字用楷书。即使见到隶书,他照样轻松认识。


【此图片是法家思想孕育之下的狗奴才们,炮制出的低级谎言——此谎言被考古推翻】

考古证明,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文字、字体都是统一的。各个诸侯国皆有隶书、小篆等字体。如同今天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仿宋体、隶书、楷书类似。今天的中国并非四川人用隶书、北京人用仿宋体、东北人用楷书。

秦始皇不但没有统一文字。也没有统一字体。秦朝崇尚黑色,汉朝崇尚红色。两朝都没有毁灭其他颜色。秦汉两朝都没统一颜色。秦朝官方文书以小篆书写,汉朝官方文书以隶书书写。秦汉两朝都没统一字体。也没有废除其他字体。

狗—奴—才通过谎言,把少功无德,罪恶滔天。毁灭华夏文明的专制魔王秦始皇涂脂抹粉。歪曲成功德盖世的千古一帝。 梁启超所言不虚——中国人最大的劣根性是奴性。


杨朱学派


汉字自产生以来,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先秦时期,周朝名存实亡,七国各自为政,所推行的文字也各有不同。

那么,七国文字有何异同呢?是否能够互相辨认呢?

在七国文字中,秦系文字与其余六国文字差异较大,其余六国文字又各有不同之处。

东周时期,周王室逐渐衰落,而犬戎又不断侵扰都城。为避犬戎,周平王决定东迁洛邑。秦襄公亲自带兵,护送周平王东迁。秦国因护送之功,而被赐予岐山以西土地。

秦国将犬戎赶走,获取了西周的故地。因为秦人原来与戎人的居住地混杂,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因而,秦直接继承了西周的文字体系,文字相对保守。相较之下,其他六国文字在当时都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因而,秦国文字与六国文字相差较大。

六国文字中,楚国文字字形比较飘逸,字体比较颀长。而晋系的文字笔画细劲。齐系文字则装饰笔画较多。

七国文字也并非没有相似之处。

三晋的文字就相去不远,而齐鲁的文字也较为相近。晋文公曾设立六卿之职,让六卿掌握军政大权。但是六卿手中权势愈大,互相攻打,而晋国王室则越来越形同虚设。到最后,韩、赵、魏三家将晋瓜分殆尽。

由于韩、赵、魏三国本是同源,因而三国文字大体相同,都结构较为修长,可以互相辨认。

至于齐地与鲁地文字的相似,则是因为两地相隔较近,交流较多,在文字上差别也就较小。

七国文字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使得文化下移,不仅掌握文字的士阶层更加壮大,连新兴的地主阶级都开始习字识字。一些手工业者也趁机掌握了文化。当时的统治者要求制造器具的手工业者要将姓名刻在所制物品上,以便日后出现问题追责。

这种策略最早兴起于秦国,后来也流行于其他诸国。手工业者虽然掌握部分文字,但毕竟学识不够,有时会出现刻字错误和简化的情况。在这种大背景下,文字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只是文字并未统一改变。

七国文字之所以存在差异,既与七国统治者各自为政有关,也和民间异体字多有关。

由于周王室日渐衰落,诸侯国各自为政,政令无法统一于中原地区。在这种背景下,文字也就愈加不同。直到秦王一统天下,实行的"书同文"的政策才将这种状况扭转。

而在民间,一字多形的情况屡见不鲜。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被写为不同形态。这些字有些是由官方使用的正体字省改而来,一些则是民间的胡乱造字。

书写材料的不同,也使得文字差异变大。人们不仅在青铜器上写文字,还会在陶器、货币等物上刻字。各地采用的书写材料略有差异,有的喜用陶,有的喜用竹简等材料。譬如,最具代表的喜在帛上写字的乃是楚地,出土的长沙楚帛书便可为证。即使都在同一种器物上刻字,不同的地区仍然有所不同。

战国时期货币文字极为盛行,但是在秦国和魏国环钱盛行,刀币则是在齐、燕等地盛行。不同货币形状不同,金属含量也不同。那么,在其上所刻的字自然也就有所差异。这也是七国文字差异的原因。

七国文字虽然略有不同,还是可以互相辨认的。

首先,七国文字都是由原始的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系出同源。虽有变化,却是万变不离其宗。有的字形的改变,也只是简省,大体还保留原来的形体。

其次,七国之间并非没有外交联系。秦国想要吞并六国时,实行连横政策,而其余六国则实行合纵政策。各国之间除了通过使者进行交往外,也会通过书信往来,如果文字差异过大,那么各国之间也就无法沟通了。

另外,诸子百家著书立说,他们各属不同国家,其作品却流通无误,并不需要翻译。这也是七国文字可以互相看懂的铁证。

七国文字的不同虽然也是文字的一种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良性的。它妨碍了文字最基本的交往功能,一字多形的现象也不符合文字的经济性原则。


煮酒君


始皇帝统一文字,在当时就是一件创举。从后来历史发现来看,他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的意义是非常的大。

打个比方说,我们现在大家为了方便,都用公斤计算重量,用米计算长度。这样大家都统一用一种东西,就不会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了。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虽然说给当时的人带来了很大的不适应,但后来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沿用秦朝文字,即使有所改动演化,都不离秦字太远。

我们不说别的,就说始皇帝之前的六国文字,单单一个"马"字,就有六七种写法,而且差别巨大,据说以前的字上万个,有谁能够掌握这么多的字,每个字七种写法,多么巨大劳动量!

秦始皇统一文字,实际上解放了后来的文人,给后来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乙丙丁6


秦始皇一统天下前,各国文字书风差距确实较大,但我认为大部分相互之间是认识的。


文字产生的基础是六义,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甲骨文被发现之初,人们破译其意义,就是从六义入手的。

春秋战国时的文字由殷周文字发展而来,由于书写材料的不同,书风出现变化,出现了浓厚的地域色彩,其中,齐、燕、晋丶楚、秦系文字最为典型。

但我认为,这些文字的本源是象形文字,而后甲骨文、金文,到春秋战国时,或许有很多字有一些异体字,但总体而言,字形的差别不会太大,差别大的是风格。

而这种风格的差距,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有点类似后来出现的书法风格的差距,比如颜字雄强,柳字华美,欧字险劲。

所以,我觉得,战国时各国的文字,绝大部分相互之间是认识的。

比如下图的《侯马盟书》,属晋氏文字,说不定没学过篆书的你,也可认出不少。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说起战国七雄的文字差异,很多人可能会想都是属于周朝的诸侯国能有多大差异。确实,差异还没有到七国之间彼此都看不懂的地步,我们有图片就可以看出。

其实七国之间存在文字差异是由于诸侯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东周王朝的中央集权差不多丧失殆尽,就连文字,也是各写各的,所以各国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上都有许多差异。此外,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文字在这一时期比较普及,铸、刻、写文字的材料和范围有所扩大,除青铜器上的金文外,陶文、简帛文、货币文、玺印文等也大量出现。这就使得不同地区使用的汉字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宏观地看,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六国文字”指的是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以及中山、越、滕等小国的文字,与金文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笔画的随意简化,形体结构极为混乱。“秦国文字”接近正统的西周和春秋金文,比较严谨统一,后世称为“籀文”或“大篆”。

由于各国和不同地区在文字书写方面的“各行其是”,造成了战国文字形体上的极大混乱,同一个字的写法大不相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开始曾诏书发至桂林,也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一,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也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李斯等人经过对前文字的研究,便创造了新的文字“小篆”,后来又出现“隶书”,七国文字才得以统一。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有积极意义地


小胡侃侃


秦统一之前,七国文字各异,差别其实还是挺大的,但差别再大,也没有现在的中日韩这种文字差别那么大,比之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差异,还是小了一些。

秦国之前,商周统治时期,早已经将全国的文字做了统一,甚至还出现了规范字,全国各地使用着一样的文字,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气氛,中华文化也在这种氛围中蓬勃发展。


中华文化其实并不一定是从一种文明里发展出来的,中华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之所以中华文化能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主要还是因为中国文化有着极强的包容能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文化的基础正是文字,秦国统一之前,中华文字也曾经差点分裂,但幸好最终还是回归统一。

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文字各不相同,但有三国的文字却一直都很接近,那就是赵魏韩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之前同属于晋国,是一个统一国家里分裂出来的,所以战国时期的这三个国家在文字上是最为相似的。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过不少文人雅士,他们周游在各国之间,传播着各国的文化,宣扬着自己的理想,当然了,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大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文化差异不大,如果文化差异太大,他们的某些想法,在诸国之间是完全无法推行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在各国推行起来,还是因为各国文字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文字虽然变化不小,但总归还是与规范字较为接近的,各国之间有文化的人也都是能够认得出来各国的文字的,战国七雄的文字虽说各不相同,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毕竟文字出于同源,而秦国地处西疆边陲,在入住中原之前文字其实与规范字差了很多,但在入住中原以后却跟规范字越来越接近,这也是一件好事。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而不倒,传承五千年而不灭,但在春秋时期确经历过巨大危机,若是七国文化继续分散,那么中华文化必将分崩离析,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虽说给天下人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却使文化又回归统一,这也是一件好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华文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若是当年七国文字真的变化到互相认不出的地步,那才是真的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