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為什麼不選擇逃出北京,到南京領導南明東山再起,恢復河山?

小義老師扯歷史


在中國古代諸位皇帝當中,崇禎皇帝堪稱最悲情的一位,他臨危受命,繼承大統,嘔心瀝血數十年,卻依舊沒有扶住明朝這座將傾的大廈。當李自成即將攻入北京城時,崇禎皇帝登上煤山,自縊於海棠樹下。在感慨崇禎的同時,許多人有一個疑惑,崇禎為何不撤出北京城,而非要自縊殉國呢?

實際上,崇禎是一位勇敢的皇帝,但他確實有南渡的想法,他原本已秘密安排好車船,只要他一聲令下,就可以南渡。明朝有兩個都城,南京自朱棣以後成為留都,但它依舊可以承擔起政治中心的作用,只要崇禎撤到南京,明朝未必不會像南宋那樣,可以延續國祚。

崇禎是這樣想的,朝中大臣也有人是這樣想的,比如左中允李明睿就主張南遷,將北方讓出來,撤到南方,坐山觀虎鬥,讓李自成與清軍鬥個兩敗俱傷。李明睿的建議深得崇禎的賞識,事實上他確有此意,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朝堂上支持李明睿的大臣,卻只有寥寥數人。當李明睿此語一出以後,朝堂上的一眾老臣都堅決反對,這些大臣們在朝堂上激昂澎湃,誓要與北京共存亡。

這些人當然不是真的如此忠心,當李自成大軍勢如破竹以後,眾人看到明朝大勢已去,許多人暗地裡都已經與李自成私通投降。當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以後,他們搖身一變,還可以成為李自成的臣子,既然如此,他們才不想跟著崇禎皇帝負隅頑抗。

就這樣,當李自成與清軍步步緊逼時,明朝的朝堂上卻亂作一團,沒人在意崇禎皇帝的想法。在李建泰失敗以後,甚至有大臣提出讓朱由檢留在北京,皇子送到南京。這樣的建議讓崇禎皇帝憤怒不已,他訓斥滿朝文武,然而除去李明睿,卻依舊沒有人支持崇禎皇帝南遷。

崇禎當然可以獨自下令南遷,然而他是驕傲的,亦是剛愎自用的,他即使南遷,也要獲得大臣們和百姓們的支持,而不是自己一個人灰溜溜的跑到南京。崇禎沒有想到自己盡心竭力十幾年,最終卻被臣子們拋棄,眾人的背叛徹底讓崇禎寒了心,他知道自己必須留在北京,替大臣們死,替百姓們死。

在李自成即將攻入北京城前夕,崇禎皇帝命妃子們自縊,眾人無不領命,他不願看到女兒遭受侮辱,於是掩面將她們殺死,隨後將皇子送出北京城。做完一切以後,崇禎回到大殿,他希望再見到自己的文武百官,然而當初信誓旦旦要與大明共存亡的大臣們卻都消失不見。崇禎在太監王承恩的攙扶下登上煤山,自縊殉國,臨死前他給李自成寫下血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明史》)

崇禎皇帝是悲情的,他不是亡國之君,然而明朝卻在他的手中走向滅亡。崇禎可以選擇逃亡南京徐徐圖之,然而他不願意喪失尊嚴,他用他的生命,踐行了“天子守國門”。


歷史戰爭


崇禎皇帝是很想逃命的,可是大臣們全都不同意,紛紛反對。

原因很簡單,大臣們的家產都在北京,有的人已經積累了數代的財產,一旦離開,就等同於傾家蕩產。

他們只會帶走一些細軟,可是田產,房屋,店鋪,莊園,這些固定資產是無法帶走的。

但是大臣們在表示反對南遷的時候,不會說的這麼直白,而是用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堵的崇禎萬般憤怒,卻無法發作。

畢竟,天子守國門,是明成祖朱棣的遺訓,誰也不敢輕易反對。

而農民軍的進軍速度又很快,還沒等崇禎想出一個合適的措辭,讓自己的逃命名正言順,李自成的軍隊已經到了北京城下,把都城圍得水洩不通,這個時候,就算想走,也走不了了。

崇禎的內心應該是很憤怒的,他手裡沒有足夠的軍隊,也沒有足夠的糧餉,想讓大臣們拿出一點錢來,當做軍餉,大家全都哭窮,一個裝的比一個可憐,就像演戲一樣,充分展現了表演的天賦。

兵部侍郎把自己家的一些銅盆,火鍋,交了出來,表示自己兩袖清風,不藏私財,皇帝的岳父更是拿出了幾件破衣服,表示自己更加清廉,連銅盆也沒有,真是出盡洋相,醜態百出。

李自成進城以後,命令劉宗敏做了2000副夾棍,拷問這些大臣,為了活命,大臣們紛紛拿出自己的家產換命。

前面說的那個兵部侍郎,兩次交出來白銀90萬兩。

要是把這些銀子當成軍餉,賞給士兵,大明也不至於淪忘,他自己也不至於被夾棍伺候。

崇禎在煤山上吊的時候,憤怒的說:“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這是在江山淪亡,他無力迴天,生命也將終結的時候發出的一聲哀嘆吧!





斷龍塵


明成祖朱棣將國都遷至北京,五徵蒙古驅逐北元,保漢人河山,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承諾,自朱元璋以來明朝皇帝有祖訓: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縱使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人擄去,縱使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毅然決定殺妻弒子,自縊於煤山之上,這在中國歷史的皇帝中獨一無二!(尤其是宋朝皇帝在南方偏安一隅)

世人只知明朝皇帝中多有荒唐好色之輩,卻不知明朝雖然在後期走下坡路,但整個民族的文明進程卻一直在發展,而且明朝皇帝中沒有一個軟骨頭!為什麼清朝在乾隆年間依然有眾多人反清復明,可以說一種原因這是明朝自皇帝而來的風骨。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慈禧,光緒立即出逃,其對比不言而喻

崇禎皇帝算得上勵精圖治,然而明朝後期官僚階級腐朽,內憂外患,這也是歷史的無奈

清軍入關有歷史的必然和巧合,但就像元朝的統治一樣,不能執拗於其疆域,也不能想著天朝上國的夢,跳開歷史的桎梏,外族的統治實際上是華夏文明的一種倒退和自我修復,清王朝的統治實際上是整個民族的百年倒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風骨不能忘,元朝的視漢人為四等賤民,清軍入關留髮不留人,留人不留髮,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歷史的倒退是在累累白骨上進行的

崇禎自縊,明朝覆滅不可謂不遺憾,所謂的康乾盛世也不過是末日的前期罷了。


濤121518



崇禎是中國歷史上很悲催的一個皇帝。祖父,父親和兄長造的孽在他身上得到了報應,引用他本人的一句話,他不是亡國之君,眾臣皆是亡國之臣。

他不是不想南遷,在李自成將要攻進紫禁城的時候,他曾詢問過眾大臣的意見,但是自從崇禎扳倒魏忠賢后,朝堂已然成為東林黨一派,東林黨何許人也?一幫看三國落淚,替古人擔憂的文人,他們只知道抨擊朝政,卻面對實際問題拿不出合理化建議。



當崇禎詢問他們時,他們搬出了祖宗家法,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弄的崇禎灰頭土臉,再也不敢提南遷的事宜。

朝堂的反對只是其一,如果崇禎堅持己見,眾大臣也不好再反對,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崇禎本人,他向來剛愎自用,疑心很重,沒有擔當,事情如果有好結果,自然是他乾坤獨斷,高瞻遠矚,如果事情沒有好結果,就會把罪責遷怒到大臣身上,如果大臣建議南遷,中間有什麼差錯,就會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總之,對,是他的。錯,是別人的。這樣下去,還有誰敢堅持己見,據理力爭呢?

最後,崇禎仍然北京抱有幻想,他認為在關鍵時刻,大臣和官兵會捨身取義,共赴國難,殊不知自己被別人下了套,最後時刻,眾人皆做鳥獸散,而他落得個雞飛蛋打,吊死煤山的下場。

由古觀今,我是喜歡歷史的機械設計者,歡迎各位點贊和指教


感情直通車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實際上,當初崇禎皇帝是有機會逃出北京到南京的,但是由於崇禎本人的性格,死要面子,事情喜歡要下面人去做,出了問題從來不主動承擔責任,而是把責任全部推給臣子,結果最終使得南京之行沒有成功。

1644年的形勢

公元1644年,是明朝滅亡之年,當年年初的時候,明朝的形勢已經萬分危急。當時李自成在陝西消滅了明朝關內最後一支能夠對抗他的軍隊,孫傳庭率領的陝軍,在西安建立了大順農民起義軍政權,與明朝分庭抗禮;關外,清軍已經佔領了整個關外地區,明軍全部退守到了山海關;在四川,張獻忠建立了大西政權,成為了一方割據勢力。當然,對明朝威脅最大的就是李自成的大順和關外的清軍。

1644年初,李自成從陝西起兵,一路勢如破竹攻到了北京,明朝已危如累卵。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實際上崇禎有兩個選擇:一是調山海關的關寧鐵騎回防京師,與李自成的大順軍作戰,或許能保住京師;二是遷都南京。

如果遷都南京會如何?

當時明朝有兩個首都,一個是北京,一個就是南京,在南京明朝有一整套行政班子,和北京一樣,也有六部,只要崇禎皇帝到了南京,這套行政班子馬上就能啟動。如果當時崇禎到了南京,那麼明朝至少可以和南宋一樣,至少再延續百年。從後來的情況我們也可以看出。

實際上,崇禎在北京自殺後,李自成佔領了北京之後戰敗山海關,清軍入關,之後清軍南下進攻南明。由於崇禎死於北京,他的三個兒子包括太子在內都沒有跑出來,南京政府在皇位的繼承人問題上出現了爭議,以至於產生了派系鬥爭。根據"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當時明神宗長子光宗一脈已無人能繼位,而次子朱常漵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雖已亡故,但其長子朱由崧仍健在的情況下,按照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順序,第一人選為福王朱由崧(前有嘉靖帝繼位為例);但錢謙益等東林黨人則由於之前的"國本之爭"事件,心存芥蒂,違背了東林黨在國本之爭中的立場,以立賢為名擁神宗弟弟朱翊鏐之子潞王朱常淓 ,而史可法則主張既要立賢也要立親,擁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最終福王朱由崧在盧九德的幫助下,獲得了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以及鳳陽總督馬士英的支持,成為最終勝利者。五月初三,朱由崧監國於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改次年為弘光元年,明季時代自此開始。但是這個皇帝爭議很大,導致南明內部不能團結,其實他們提名的任何一個人繼承皇位都存在正統性的問題,所以整個南明時代一直內鬥不斷,被清軍逐步消滅。

而相似的情況,如南宋,到南方繼承皇位的皇九子趙構因為是皇帝宋徽宗的直系兒子,所以在皇位的繼承上沒有任何問題,也就團結起了宋朝在南方的全部力量,得以對抗北方的金朝,南宋才得以延續了一百多年。

如果當時崇禎到了南京,或者崇禎死在北京,哪怕是他的三個兒子當中的任何一個跑到了南京,都沒有皇位繼承上的爭議,畢竟要麼是皇帝,要麼是太子,要麼就是皇帝的直系兒子,他們繼承皇位是沒有任何爭議的。只要崇禎或者崇禎的兒子繼承皇位,那麼整個南明的力量就能團結起來,要知道當時南明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各派軍隊總數加起來也有百萬之眾,再加上後來加入南明勢力的原大西政權的部隊,尤其是李定國這樣的大將,南明至少能抗住清朝的進攻,甚至有可能在後來光復整個明朝。

所以,當時如果崇禎選擇南逃到南京,哪怕是把他的兒子派到南京,明朝都不至於會滅亡。

為何沒有南逃到南京?

話題回到1644年,當時崇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調山海關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回防京師。他和吳三桂商量之後,吳三桂認為需要白銀一百萬兩才能夠調動部隊回防京師。崇禎拿不出這筆錢,便向文武大臣攤派,但是這些平時貪慣了的文武大臣要他們拿出錢來就是要他們的命,結果攤派了半天,沒有湊到一百萬兩白銀,只得作罷。

崇禎接著想到了遷都南京,但是他明面上不好這樣說,於是就暗示一位大臣在廷議的時候提出這個方案,第二天廷議的時候那位大臣就提出了遷都的方案,一開始眾臣還是同意的,卻遭到了幾個頑固大臣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丟了北京就是丟了江山,要死守北京。這個時候實際上崇禎的表態最為關鍵,但是崇禎竟然沒有表態要遷都,從而喪失了繼續讓明朝存在的機會。

後來在李自成打進北京的時候,就在最後關頭,李自成提出了一條非常優厚的條件,就是李自成不打北京,去西北做個王,當然明朝要給他封王,從此他就坐鎮陝西,並且願意幫助明朝消滅其他的農民起義軍。這實際上是崇禎能活下來的最後的機會了,但是死要面子的崇禎竟然沒答應。

所以當李自成打進皇宮的時候崇禎就只好殺了自己的家人,最後自己上吊自殺了。


老威觀史


崇禎不是說不想逃往南京,而是當崇禎想要逃到南京的時候,已經喪失了全部的機會。讓我們揭開歷史的帷幕,來細細的窺探一下那段歷史吧。

事件回顧

從崇禎初年一直到崇禎末年,似乎都沒有考慮過遷都的問題。因為在崇禎包括明帝國的心目當中,無論是南方的流民也好,還是北方的滿清也好,都形成不了大的障礙。這種思想或者說這種想法很難被人理解,但是如果安插到那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就一目瞭然了。

流民恐怕連飯都吃不飽,至於滿清那邊,也只是一群未開化的土蠻子罷了,在這樣的一個政治環境和軍事環境之下,崇禎和明帝國有理由也有信心去相信這樣的危機只是暫時的,不久之後將會迎來大明帝國的光輝。

可惜的是崇禎一直等到死,也沒有等到這樣的時刻,反而在李自成的屠刀之下和滿清的壓迫之中,上吊自殺掛於南山。

當崇禎意識到整個明帝國即將坍塌,已經沒有回天之力的時候,的確有計劃的準備遷都,可是這樣的遷都準備還沒有做好,李自成的屠刀就已經飛過來了。

當時明帝國整體的軍事佈局,大致情況如下,清帝國包圍了整個明帝國的東部北部和東北部。而李自成的大軍,在明帝國的南邊遊蕩,具體地點為北京以南,河南大部,山東大部。



這這個時候再怎樣遷都也無濟於事了,因為沒有北京城城牆的庇護,所有的遷都都是扯淡,可能還沒有走出去就被李自成滅了個乾淨。所以最為穩妥的方式就是在京城內守候著,期待能夠與滿清或者李自成任意一邊達成和平協議。只有這樣才能夠拯救明帝國的危機。

沒錯,這就是事實

我們來回顧一下,中間有沒有可能與清帝國簽訂和平協議呢?



當然是有可能的,當清帝國已經形成一個大的勢力和領土的時候,一個政治家就已經敏銳地意識到東北根本保不住了。

所以在崇禎七年的左右,就已經開始有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與清帝國進行一個聯盟合作。

只不過大明帝國長久以來,以一個正統的身份很難去接受滿清這個野蠻子的存在,而且絕大多數明帝國的文人墨客都已經形成了一種唯我獨尊的思想,受儒家學派的感染,讓他們與清帝國攜手前進是極不可能的。



於是在明帝國文臣的自傲以及崇禎的猶豫不決的前提之下,明帝國喪失了最後一次力挽狂瀾的機會,而伴隨著一批高級軍事將領的死亡,崇禎再也無力迴天。

明史記載:他在位十七年,一直勤政理事,雞鳴就起床以至夜晚都不睡覺,往往焦勞成疾。節儉自律,不近女色,宮裡從來沒有宴樂之事

趣談唐宋元明清


第一:當時情況還沒到最後一刻,因為最後一支力量還沒有押上去。這支力量就是我們後來都知道,吳三桂,關寧鐵騎,還在那個地方,山海關那兒擋著後金呢。應該把他調回來,如果這支部隊再淪陷了,我們才到了最後一刻,還有指望。

第二:要知道北京城在崇禎時期年間,已經是一柄破鼓萬人捶,已經被圍城過五回了。當然圍城的都是後金的隊伍,少數民族嘛,往往是搶點東西就跑了。所以北京城戒嚴這件事對於崇禎君臣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不是什麼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所以這一回有那麼嚴重嗎?次數搞多了之後,就沒那麼疼了嘛。

第三:要知道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裡面,他沒有宗教、沒有崇拜、沒有信仰,但是他有一個東西,就是歷史和祖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歷史性的。當時君臣上上下下腦子裡都知道一件事,這件事像一根刺一樣紮在每個人的腦子裡。

這件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就是土木堡之變的時候,明英宗那會兒。英宗因為北狩在土木堡的時候,讓北元給抓了,然後這邊扶了一個景泰帝,剛開始是監國,後來當了皇帝。那怎麼辦?北京城又被圍了,被蒙古人給圍了。這個時候就有大臣出來說南遷,這個人叫徐有貞。徐有貞說我們南方還有一個家,一整套班子,我們去那兒吧。

這個時候朝臣蹦出來一個人說我反對,于謙說不能走,就主持了北京城的保衛戰,然後就成功了,北元的隊伍退走了。

所以事實證明,最後一刻堅守還是有道理的,保住了一片錦繡江山。所以這個時候策劃南遷的徐有貞反而成了一種奸臣的,至少是失敗的言論。好死不死,這個徐有貞後來被證明真的就是個奸臣。因為後來明英宗被放回來之後,在南苑當他的太上皇,然後徐有貞就策劃了奪門之變,讓明英宗復位,把景泰帝這一支就幹掉了。所以雖然在明朝的君臣,他們表面上不說徐有貞是奸臣,因為畢竟英宗是他們的祖先嘛;但是徐有貞的奸臣形象,和他做這樣一次錯誤的政策建議連在了一起。

所以一百多年後,討論這件事情的崇禎君臣都瞬間想起了這件事情,不能跑啊,跑就是奸臣,就是投降派。雖然是務實,務實派有時候就是投降派,這個時候誰反對跑,反而是成為正色歷朝的正人君子,是好大臣,是忠臣,是在世的于謙,所以就提出來反對逃亡南方。


破乞


崇禎不是不想逃,而是不想自己親口說出來而已。因為北京有歷代明帝的陵墓,而他又挖了李闖的祖墳,誰也不能保證李闖會不會也挖了十二陵,一個是為了報復,一個是為了陵墓中的金銀珠寶……如果他主動提出退往南京,如果十二陵被掘,那他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所以崇禎需要大臣提出,自己退卻,大臣再三跪求,自己勉強答應……這樣的話祖墳被掘,自己至少有個藉口:不是我想逃往南京,是大臣苦苦勸我……在御前會議上崇禎也是如此暗示,只不過大臣也不是傻子,大家心裡都明白:誰帶頭勸你逃亡南京,十二陵被破壞的話他就是替罪羊,一定被你誅九族千刀萬剮……所以大臣都裝聾作啞哼哼哈哈,誰也不肯帶頭提退守南京的主張,所以崇禎錯過了最好的脫身時機。


譯路若揚


導讀:這個問題應該這麼說就是崇禎沒有做好充分的遷都準備,不是他不想遷都。在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建立之前,崇禎皇帝一直視農民軍和滿清政權為韃虜和流寇根本沒有從戰略上重視起來。也就是說崇禎沒有意識到亡國之禍就在眼前,所以崇禎根本沒有有計劃針對性的安排遷都的認真準備工作。當李自成的軍隊短短几個月就打到直隸境內,崇禎已經走不了了。那時候失去北京城牆的庇護並且沒有野戰部隊的保護向南逃走,那不是給李自成送功勞嗎?總之就是能走的時候沒走,想走的時候已經走不了了。


歷史背景分析:

到崇禎末年,明朝境內的起義軍和關外的滿清有意無意的打著嫻熟的配合,使明朝無法徹底剿滅一方。尤其是孫傳庭和洪承疇配合大破起義軍,陝西境內的起義軍幾乎被一掃而空,高迎祥戰死李自成率領十幾個人逃走。此時其實是最好的一次機會可以徹底剿滅起義軍,但是同年滿清攻入長城平叛軍隊被迫返回起義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但是僅僅幾年之後李自成捲土重來。孫傳庭拜陝西總督,加兵部尚書銜,都督七省軍事。但是此時的明朝的陝西兵、包定兵和湖廣兵不同同心協力配合作戰。在孫傳庭戰敗被殺後,大明王朝北方的野戰部隊也就宣佈全軍覆沒了。所以此時雖然大明王朝還控制著河南山東,但是野戰部隊的缺失造成了崇禎此時已經錯失了最佳遷都的時間。其實此時最佳的逃跑路線應該是從天津出海走海路到南京,然後憑藉南京留守六部立刻就可以投入平叛戰鬥。如下圖黃色箭頭方向:


崇禎南逃南京的考慮和可能性

有人說崇禎因為朱棣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遺囑給束縛了手腳不敢外逃。我個人不認可這個觀點,江山社稷最重要的是人,所謂存人失地也不是不可以。當然這個前提得是這個君王不是個怕死鬼,顯然對於崇禎來說正好符合這個標準。所以崇禎確實可以向南遷都到南京指揮作戰,即使平定不了滿清和起義軍至少可以憑藉富庶的江南和長江天險來劃江而治以圖後計。

如果崇禎能到南京,那麼歷史上就不會出現幾個藩王爭奪皇位的情況。那麼為什麼崇禎為何沒有南遷呢?因為南遷是個大工程,即使唐玄宗出逃四川還有陳玄禮率領的御林軍護衛呢。況且唐玄宗只是事出倉促,國家的野戰軍隊仍然在。

但是崇禎除了山海關的吳三桂的軍隊,手裡就只有錦衣衛了。其他野戰部隊已經在平定叛亂過程中消耗殆盡了。錦衣衛作為單兵作戰實力還是很厲害的,但是如果在南遷過程中遇到敵人襲擊的野戰能力可不行。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崇禎考慮到此時已經幾乎無法完成南撤的計劃時,就打主意利用大明經營了數百年的堅固的京城來和農民軍做殊死一搏。其實一直不明白,為啥崇禎一直不從天津乘船走海路到南京。當時的的水師還是可以完成這一遠洋航行任務的,因為明末在皮島的毛文龍的給養都是從山東通過船隊運輸的。


小結:

所以崇禎不是不想南逃到南京,只是沒掌握好時機。當事態惡化打算逃離時已經沒有機會了。大明王朝兩百多年的社稷轟然倒塌。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性格決定命運,崇禎皇帝的性格不是那種貪生怕死,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理想,他上臺也做很多挽回時態的實事,可是有用嗎?沒有用!歷史軌跡就是這樣,都是在不斷替換中過來的,歷史大趨勢不會改變。就算它逃出去了,又能收復河山嗎?作為後人的我,可以明確給出答案,不能!民心所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