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都有哪些政權,南明皇帝都和崇禎是什麼關係?

出版社的文人


大家好,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帝在砍殺了自己的妃子和女兒後,在煤山吊死,崇禎皇帝的死亡標誌著明朝作為一個統一王朝的結束。李自成入北京後,只待了一個月就被大漢奸吳三桂和多爾袞趕出了北京城,清軍正式入關。與此同時明朝的宗室和一些地方大臣和軍閥在南方建立了政權,史稱南明。


崇禎帝死後,由於崇禎的兒子都沒有逃出來,所以南明一時間想當皇帝的人太多了。各方勢力也都有自己支持的主子,他們之間都相互利用,相互攻打,所以南明基本上就是亡於內鬥。南明出現了,包括弘光政權、魯王監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及明鄭時期。除去明鄭時期,南明歷經了四帝一監國。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這些南明皇帝和崇禎是什麼關係?



弘光政權——南明第一帝朱由崧

說起朱由崧可能有人不知道,但是提起他的父親福王朱常洵都知道吧,就是那個被李自成煮了的大胖子朱常洵。李自成攻克洛陽後,殺死了朱常洵,但是朱由崧卻逃了出來。1644年五月朱由崧在南京武英殿即帝位,改元弘光,定策擁立者為鳳陽總督馬士英和江北四鎮總兵,弘光朝剛剛建立便露敗亡之相。因為內部矛盾重重,掌握實權的馬士英、阮大鋮只知官場傾軋,致使鎮守武昌的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率軍東下;各部將領只知道保存實力,更本不能同仇敵愾,致使堅決抗戰的史可法孤掌難鳴,在揚州誓死抵抗七日後,終因寡不敵眾而英勇就義。1645年五月初八,清軍自瓜州渡長江,十六日入南京,朱由崧逃至蕪湖時被俘,弘光朝歷時一載而亡。朱常洵和明光宗朱常洛是親兄弟,崇禎皇帝是朱常洛的兒子,弘光皇帝是朱常洵的兒子,所以朱由崧和崇禎皇帝是堂兄弟。



隆武政權——皇帝朱聿鍵

在弘光政權覆滅的同時,1645年閏六月,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大臣黃道周的主持下發動了短暫的北伐,同時還採取聯寇抗清政策,但隨著鄭芝龍降清,局勢惡化,隆武帝被俘後絕食而亡,清軍迅速佔領東南大部。而朱聿鍵是南明朝皇帝裡面最具有帝王相的一位,他雖然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可是僅憑一人之力是很難改變局勢的。朱聿鍵是朱元璋二十三子唐王朱經的八世孫,而崇禎皇帝是朱棣的十世孫,所以朱聿鍵是崇禎皇帝的爺爺輩,不過用現在的話說早就出五服了。



紹武政權——唐王朱聿鐭

隆武皇帝死後,其弟弟唐王朱聿鐭監國於廣州。初五日,唐王匆忙稱帝,改元紹武。在蘇觀生的把持下,紹武朝一開始就沒有把抗清放在首位,相反為了爭奪帝統,和剛剛建立的永曆朝互相火併,兵戎相見。所以後來被清廷所滅,只存在了四十一天。同樣朱聿鐭也是崇禎的爺爺輩。


南明最後一帝——永曆帝

永曆政權是存在時間最久的政權。桂王朱由榔於肇慶稱帝,以次年為永曆元年。朱由榔,明神宗之孫,桂恭王朱常瀛之子,所以朱由榔是崇禎皇帝的堂兄弟。永曆政權後來吸收了大西軍的餘部共同抗清,比如李定國將軍,永曆政權聯合鄭成功的東南勢力,一時間抗清鬥爭達到了高潮。李定國連戰連捷,收復湘桂兩省,且兩厥名王,天下震動,極大提振了南明軍民的抗清鬥志,可是後來由於孫可望的掣肘,再加上鄭成功的不配合,所以最後李定國也是孤掌難鳴。永曆帝后來逃到了緬甸,緬甸王把永曆帝交給了吳三桂,永曆帝后來被絞殺。



其它的像明鄭時期就不便多說了,畢竟鄭氏集團已經不能稱為南明的範疇了,鄭成功只是一個軍閥而已,並不是朱氏集團的皇親國戚。南明的這些勢力要能統一起來,割據江南還是很容易的,只可惜不可能統一起來的。即使崇禎皇帝有兒子逃到南方有正統的皇帝,一樣還是不可能和南宋一樣偏安,因為大明已經徹底的失去了民心,各方勢力也不可能統一指揮,南明的臣子絕對沒有南宋的臣子給力,南明的臣子只會勾心鬥角,所以一樣會滅亡。


楚風說歷史


明朝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佔北京,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帝)在煤山上吊自殺,守住了大明皇室的最後尊嚴。隨後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放清軍南下,清朝入主中原後明朝宗室和文武大臣逃往南方,佔據南方半壁江山對抗清朝,史稱南明,共歷經了四帝一監國,包括弘光政權、魯王監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及明鄭時期。這幾個皇帝與崇禎帝是什麼關係呢?

南明弘光帝:福王—朱由崧

弘光帝朱由菘是福王朱常洵之子,而崇禎帝之父明光宗朱常洛與朱常洵是親兄弟,所以弘光帝與崇禎帝是堂兄弟。1641年李自成攻破洛陽後殺了朱常洵,弘光帝得以逃脫,兩年後襲封了福王的爵位,崇禎帝殉國後他被馬士英、高傑、劉澤清、黃得功、劉良佐等人擁立為監國,後稱帝,改元弘光。順治二年清軍攻破南京,弘光帝被叛將田維抓住,弘光政權僅僅存在八個月就覆滅了,弘光帝也被押往北京,次年被清軍處死。

南明隆武帝:唐王—朱聿鍵

隆武帝朱聿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出自太祖皇帝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一脈,與崇禎帝關係比較疏遠,崇禎帝是朱元璋的十三世孫,算起來隆武帝比崇禎帝大了好幾個輩分。1645年弘光帝被清軍俘獲後黃道周、鄭芝龍等人在福建擁立朱聿鍵為帝,改元隆武。隆武帝是南明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曾經聯絡各地義軍,屢次提議北伐清朝,然而受到魯王政權的排擠,加上鄭芝龍掌握著大權,最終無所成就。隆武二年清軍進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俘,落得個絕食身亡的下場。

南明紹武帝:朱聿鐭

紹武帝朱聿鐭是隆武帝的弟弟,同樣是朱元璋的九世孫,與崇禎帝關係疏遠。隆武帝在1646年8月被俘後,朱聿鐭逃往廣州,11月蘇觀生、顧元鏡、林察等人擁立他登基稱帝。由於登基倉促,連龍袍和百官的官服都得借粵劇伶人的戲服,兵力也不強盛,可以說這個政權是實力最弱的。紹武帝在位僅僅40天清軍就兵臨城下,但是朱聿鐭的主力部隊都調去與桂王內鬥了,根本無力阻擋清軍,後來被清軍搜捕關押於東察院,當晚絕食並自縊而死。這氣節與崇禎帝也頗為相似。

南明監國:魯王—朱以海

魯王朱以海出自明太祖朱元第十子魯王朱檀一脈,也比崇禎帝大幾個輩分。弘光帝被俘後張國維、張煌言、錢肅樂等人在紹興擁立他為監國,魯王政權與在福建的隆武政權相互排擠,並不一致對外。隆武二年清軍攻佔浙東,魯王流亡海外。永曆五年入據舟山,永曆七年清軍攻陷舟山,於是魯王在張名振和張煌言的陪同下取消了監國的名義,赴廈門投靠了鄭成功。但是鄭成功不滿朱以海之前大敵當前還與隆武帝相互爭鬥,於是在朱以海想要重返南澳島發展力量時將他沉殺於海中,也有說魯王是病死的。

南明永曆帝:桂王—朱由榔

永曆帝朱由榔是桂端王朱常瀛之子,朱常洵與崇禎帝之父朱常洛是親兄弟,所以永曆帝與崇禎帝是堂兄弟的關係。隆武二年朱由榔襲封桂王的爵位,在廣東肇慶稱監國,隆武政權敗亡後登基稱帝,次年改元永曆,永曆帝也是南明最後一位皇帝了。朱由榔依靠著大西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人在西南一帶頑抗的抵擋著清朝,雖然抵禦時間較長,但是也阻止不了歷史前進的腳步。永曆十五年清軍攻入雲南,朱由榔逃到緬甸被緬甸國王收留,但是後來吳三桂攻入了緬甸逼迫緬王交出永曆帝,當時的緬甸國王哇達姆摩剛剛弒兄自立,國內政權不穩,根本無法與吳三桂和大清作對,只能答應交出永曆帝。吳三桂把永曆帝押回雲南後擔心如果押到北京路途遙遠,一定會有反清人士解救永曆帝,於是在清朝的同意下在昆明就將永曆帝絞死了。

明鄭時期

永曆帝在位十六年,是最後一位漢人正統皇帝。永曆帝死後臺灣還在鄭氏的手中,且臺灣一直奉明朝為正統,沿用永曆的年號。明鄭時期臺灣共經歷了五王,歷時二十二年。鄭成功在臺灣建立政權後將臺灣改稱為東都,其子鄭經繼位後改東都為東寧,對內仍然奉南明永曆帝為正朔,並且開始有了建國長治的想法,自稱“東寧建國,別立乾坤”,西方稱此時的臺灣為東寧王國,清朝史料中稱此時的臺灣為東寧省。但雖然臺灣表面上奉明朝為正朔,實際上永曆帝死後再也沒有擁立明朝宗室為帝或者監國,臺灣實際上就是以鄭氏集團為首的獨立行政機構。康熙二十一年清朝認為收復臺灣的時機成熟了,於是派施琅率軍兩萬,戰船200餘艘從福建漳州出發,向澎湖和臺灣進軍,鄭軍不敵,延平王鄭克塽只得率眾人歸順清朝,至此南明所有政權全部消亡。

南明消亡後清朝成為中國唯一正統王朝,當然這只是清朝統一戰爭中的一小部分,直到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後,清朝才算真正統一,然而此時的清朝離衰敗也不遠了。


風塵講歷史


南明比較有名的政權有定都南京的弘光政權,也就是小福王朱由崧 。他芭比是老福王大胖子朱常詢,也就是被李自成點了天等燈的那個倒黴蛋。朱常詢和崇禎的芭比朱常落是親兄弟,都是萬曆的兒子,福王朱常詢的媽咪是萬曆寵妃鄭貴妃,萬曆本來想立朱常詢做太子的 奈何文官們打死不同意,沒奈何立了朱常落,也就是明光頭宗,光宗沒幹幾天,一下興奮過了頭,掛了(據說是啪啪啪過度),這就是明朝禁宮三大案的紅丸案。光宗死了木匠哥朱由校繼位,這就是天啟帝王小朱喜歡熟女奶媽客氏,把朝政都交給了客氏的對食九千歲魏總。天啟天天做木匠,沒留下兒子,或者是熟女生不了,掛了之後傳位給了他弟弟信王朱由檢,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崇禎帝。所以南明福王朱由崧是崇禎的堂兄

其次是在福建立國的隆武政權,也就是鄭成功保的那一支。建立者是唐王朱律鍵,他是藩王出身,朱元璋九世孫。

存在時間最長的是桂王朱由郎建立的南明永曆政權,他也是藩王出身。

其他還有璐王朱常芳在杭州監國,魯王朱以海監國,他們都沒有稱帝,存在時間也很短。還有一些藩王打著朱家旗杆的也都是小打小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