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時江南還有那麼多軍隊為啥這麼快就垮了?

韻銀217


明朝實行兩京制,南京作為陪讀,擁有與北京同樣的機構設置。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後,南京的官僚機構迅速運轉起來。但是崇禎死時,太子及諸王均沒有逃出來,造成權力真空。所以,南明弘光小朝廷迅速垮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黨爭不休

在皇位的繼承上面,東林黨和閹黨各自心懷鬼胎。東林黨曾經阻止萬曆皇帝傳位福王朱常洵,因此強烈反對小福王朱由崧繼位。

而朱由崧在閹黨首領馬士英和江北四鎮的支持下,入主南京,稱弘光皇帝。馬士英被任命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掌握大權後,馬上清洗朝中東林黨勢力。

作為報復,南明小朝廷覆滅後,東林黨在首領錢謙益的帶領下,集體投降滿清。反倒是被稱為奸臣的閹黨馬士英慷慨就義。由此可以看出,黨爭嚴重到了何種程度。南明弘光政權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只為互相傾軋。

2、方鎮專權

明朝滅亡後,精銳軍隊比如關寧鐵騎、戚家軍等均已不復存在。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張獻忠建立大順、大西,南明只能扼守江南一帶,拱衛南京。

江北四鎮高傑、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以及鎮守武昌的左良玉具有擁戴之功,逐漸擁兵自重,呈尾大不掉之勢。

高傑倒是想報效朝廷,結果還沒出徵,高傑就被叛徒殺害。左良玉馬上扯起清君側的旗號,進軍南京,自己先打了起來。

滿清一看樂了,馬上進攻南明。左良玉還沒到南京就途中病逝了,軍隊在其兒子左夢庚帶領下投降清軍。有了榜樣的力量,劉良佐、劉澤清先後投靠滿清。黃得功倒是想決一死戰,結果也是被部下叛徒暗算。

南明80萬大軍就這樣土崩瓦解,防線被清軍不費吹灰之力突破,之後製作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殘忍事件。

因此,南京弘光小朝廷的滅亡,在於黨爭不休,政治腐敗。對軍事力量掌控非常弱,朝廷旨意不出南京。方鎮將領爭權奪利,極大消耗自身力量,結果自取滅亡。





知乎子不語


少看南明史,能多活好幾年。因為南明的內鬥是一絕的,不管局勢有多麼危急、事業如何難做,南明的內鬥愣是沒停過。讀這段歷史,能把人氣的吐血。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明朝在北方的統治基本瓦解。

之後,趁著李自成與吳三桂產生矛盾,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八旗兵和吳三桂的軍隊與李自成軍在北方纏鬥時,南逃的部分明朝宗室以及部分文武大臣擁立二代福王朱由崧在南京湊出了一個小朝廷。這個小朝廷就是南明的第一個政權——弘光政權。

按理說,朝廷有了,皇帝也有了,擁護明朝的部隊也有幾十萬之多。南京小朝廷此時應該趁北方空虛,北伐中原,收復失地了吧?

即便說,不北伐中原,啥也不幹,就平平穩穩的鞏固統治基礎,休養生息,那也行啊。

然而,朝廷有了,皇帝有了,明朝大臣的傳統技能——內鬥。

又莫名其妙的開始了。

鬥啥呢?

第一,東林黨和弘光帝互看對方不爽,因為當年東林黨死活不讓弘光帝的爹,也就是老福王朱常洵繼承大統。弘光帝很反感東林黨人,東林黨人也怕他攜私仇洩憤。所以朝廷內部鬥得是一地雞毛。掐得最狠時,有人甚至以朱由崧不配繼位為由,讓他主動退位。

第二,馬士英等人擁立朱由崧,所以東林黨跟馬士英一派也掐的你死我活。

第三,李自成被清軍趕到湖北,鎮守武昌的左良玉打不過,就以清君側的名義,順長江攻打南京。弘光朝廷那幫人當然不允許他來摘桃子了,就調集鎮守江北的幾十萬大軍去迎戰。結果左良玉走到九江時,突然莫名其妙死了。他兒子左夢庚在銅陵被南明軍黃得功部擊敗,不得不退回九江。之後清軍多鐸部殺到九江,左夢庚進退不得,便帶著二十萬大軍直接向清軍投降。

當時,清軍渡過淮河,已殺至揚州城下。左夢庚在九江投降,再加之原本駐守江北的明軍西調,朝廷內又內鬥不止。所以時局是顯而易見的——南京不僅是空城一座,而且還腹背受敵。

最後,南京陷落,群臣出降,弘光帝逃出南京城,沒跑遠,又被逮到。建立才一年的弘光小朝廷就這麼沒了。



弘光政權玩完後,逃出南京的部分明朝宗室和部分大臣迅速分裂,一部分人在福建擁立唐王朱聿鍵繼位,是為隆武政權;另一部分人在浙江擁立魯王朱以海監國。

這兩個小朝廷,互看對方不爽,為了爭奪正統地位,形同水火,擰不成一股繩。所以清軍繼續南下後,兩個小朝廷都被打殘。魯王朱以海逃到海上,隆武帝則被福建最大的海盜頭子鄭芝龍綁了送給清朝,淪為階下囚。

隆武朝完蛋,魯王被打殘後,剩餘的南明宗室和大臣繼續逃亡至廣東,擁立二代桂王朱由榔於廣東肇慶繼位,組建朝廷。這是南明的第三個小朝廷——永曆政權。

按理說,都慘成這幅模樣了。南明那幫人應該消停了吧?認真對付清軍了吧?

然而,還是沒有。

首先,他們仍然固執的認為農民軍是自己的大患,拒絕合作,仍然不重視清朝的威脅。

其二,就在永曆帝繼位不久後,另一幫南明大臣在廣州擁立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監國。

廣州到肇慶,也就一百公里的路程。兩個小朝廷都說自己是正統,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就不用說太多了:當兩個小朝廷火併,打得不亦樂乎時,清軍前來清場。永曆小朝廷被清軍打得西遁廣西,紹武小政權直接滅亡。

形勢發展到這裡,南明的兵力基本上是十不存二了。此時,清軍已消滅了在湖廣地區及四川北部地區的各路抵抗勢力,鞏固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區。僅存還有餘力(指有與清軍進行野戰實力的部隊)抵抗清軍的只有張獻忠和李自成餘部,即孫可望、李定國、郝搖旗等部,以及在福建沿海的鄭成功部。

所以永曆小朝廷在認清形勢後,終於承認了孫可望、李定國等農民義軍領袖是可以合作的盟友,表示願意與其合作。

但是,當永曆小朝廷和農民軍合作,並取得了一些戰果,比如收復湖南、廣東後,內訌這一傳統藝能又開始了。

首先在湖南戰場,南明督師何騰蛟看投降過來的陳友龍不爽,就在陳率軍攻長沙時,急令部下郝永忠猛攻陳有龍的背後,導致陳有龍潰不成軍。第一次攻擊長沙失敗。

之後忠貞營李過、高一功部二次攻長沙,長沙眼看要被攻破,又是何騰蛟,當機立斷下令撤軍,長沙又沒攻下來。

搞死了所有政敵,何騰蛟親自出馬,但在湘潭被清軍主力包圍,被俘後不吃飯,最後絕食七天而亡。他倒是成了寧死不屈的愛國英雄,可湖南的抗清大業也是毀在了他手上。

第二,李成棟率部叛清歸明,令廣東全省反正後,永曆小朝廷瞬間分裂為兩派:一派以馬吉翔、龐天壽等為首,號稱“吳黨”;另一派以瞿式耜、丁時魁等為首,號稱“楚黨”。

這兩派人在朝內鬥的那叫一個厲害。

吳黨主張與殘存的大順軍、大西軍聯合,共同抗清,但楚黨不同意,堅持認為這些人全都是流寇,是逼死崇禎帝的“國仇”,咱們不能與之合作。

而且在這兩大派中,還各有小派系。比如當時的吳黨中,有一個人叫陳邦傅,他雖然也同意聯合農民軍,但他聯合的初衷是覺得李成棟太厲害了,南明官軍打不過,需要聯合農民軍制衡李成棟。如果沒有李成棟,他也就不在乎是否還聯合農民軍了。

想想看,南明攏共也沒幾個人,就這些仨瓜倆棗的,還分成了若干派,內鬥之厲害,簡直是令人髮指。

第三,準備聯合南明抗清的孫可望向向永曆朝廷請求封他為秦王。這個請封很合理,因為孫可望之前已經自封為王,如果永曆朝廷不封他為王,他不好帶隊伍。而且想讓牛耕田,就得先餵飽,不給點實惠,人家憑什麼給你賣命。

然而,永曆朝廷經過討論後,認為明朝沒有封異姓王的先例,就拒絕了,只同意封孫可望為景國公。兵部尚書堵胤錫(吳黨)覺得這殺價也未免殺得太狠了,就力勸永曆帝還是封孫可望為平遼王,以結其心。可是,禮科給事中金堡(楚黨)抨擊堵胤錫,說孫可望是賊啊!你這麼偏袒農民起義軍,你是不是跟他有勾結?

堵胤錫被罵蒙了,就不再一言。而孫可望沒有得到想要的封王,也懶得給南明賣命。

明朝過去的黨爭,只侷限於朝堂內,而且很多黨爭是皇帝故意挑起的。為的是讓群臣相互內鬥,沒時間跟皇帝掐架。

南明倒好,皇帝成了擺設,大臣都以軍閥為後臺,黨爭烈度比以前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清朝和南明,實力本來就有碾壓優勢,南明內部還相互掐。就南明朝廷這副德行,打不過清軍,再正常不過了。和清軍打了這麼幾年,沒被打死才是奇蹟。

公元1650年,各路明軍皆遭慘敗,什麼吳黨楚黨,都把自己玩死了。這個時候,唯一還能協助永曆帝的,只有孫可望、李定國等遠農民軍勢力。於是,永曆帝就成了孫可望事實上的傀儡。

李定國當時領兵在外,兩蹶名王,接連收復幾十個州縣,天下震動。窩在老巢的孫可望聽說後,心裡很嫉妒,就屢次設計殺他。結果一來二去的,兩人最後鬧掰。

公元1657年,孫可望親自率十萬大軍向李定國發動進攻。當時李定國僅三萬人,雙方力量對比十分懸殊,但孫可望的前鋒大將白文選不願內戰,棄軍投奔李定國,孫可望慘遭大敗,僅率50餘騎逃走。

之後,無處可去的孫可望投降清軍,成為一個光榮而且高效的帶路黨,將西南底細全部告訴清軍。得知南明底細後,清軍遂下定決心,全力攻打雲貴。在清軍出征前,孫可望連寫多封招降信,為清朝立下大功。

李定國在清軍攻陷昆明後,曾經部署了自己人生最後一局:磨盤山伏擊戰。

擬一舉殲滅吳三桂主力。

吳三桂果然上當,但南明光祿寺少卿盧桂生潛出告密。吳三桂得到消息,下令急退,李定國下令追擊,此役,是雲貴會戰以來,南明與清軍規模最大的一場惡戰!有三分之二的明軍戰士戰死,清軍雖然提前撤軍了,卻也是死傷無數,連退三十里。

此戰之後,南明大勢已去,永曆帝帶著殘餘勢力逃亡緬甸。李定國雖然有殺賊之心,但也無力迴天了。


所以說,想多活幾十年的作者,一般都不願意寫南明(還有靖康、晚清),想多活幾年的讀者,也儘量少看這段歷史。看多了,爆肝折壽氣吐血,那就太不值當了。


Mer86


清軍入關後,大明舊土總體上存在三種勢力,一是佔據北京並確立統治的清朝,二是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勢力,三是明朝遺老擁戴明宗室組建的南明政權。這三種勢力中,惟獨清朝達成了統一的、上下貫通的、運轉有效的權威政權。且戰略目標明確,始終一貫,保證了全局指揮權的貫徹性,政令的執行與配合尚且良好。而農民軍與南明政權雖同屬反清陣營,但他們缺少凝聚力,戰略目標不清晰,更無明確的計劃與實施步驟。因先天的階級矛盾與後繼的滅國之恨,南明政權也很難與農民軍形成真心實意的統一戰線,抗清力量的鬆散性,是其迅速垮臺的根本原因。

清朝入關後的策略

清廷入主北京後,最為重要的是穩定官民的情緒,因為清軍以往的風格是劫掠和遷移人口至關外。多爾袞的做法是將順治接入北京,祭拜天地,正式定都,這代表清朝成為中土的穩定政權。




石河之戰是吳三桂迎清軍入關的模板,這標誌著地主階級與滿清是能夠達成合作的。多爾袞及時的分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宣誓著清廷是願意接納明朝舊臣的,這就迎合了地主階級的現實需求。

明亡之初,士紳就開始分化,在李自成的野蠻掠奪下,北方一部分士紳急於投靠強有力的政權,清廷定都、吳三桂獲封,帶來了明朝地主官僚投誠的蝴蝶效應。如山海關總兵高第、孔希貴、兵部侍郎金之俊、三邊總督李化熙、御史衛周胤等等,還有通過降清官僚的舉薦或自薦,成為清廷主政之初的官僚基礎,如明大學士謝枡、馮銓、翰林院侍講孫之獬等。



在階級矛盾上,清初並沒有激烈的軍事鎮壓和民族壓迫政策,反而提出為崇禎皇帝報仇的口號,將民間矛盾焦點引導至農民軍身上。加之李自成在入京之後,由於軍紀不嚴,部下多有傾佔百姓財產的舉動,所以人民很容易接受清朝的爭取。

清朝入關之後較為平緩的接手了北方,且不像李自成一樣,與明朝的官僚體系水火不容。反而是利用明末的社會矛盾、階級矛盾,爭取了大部分地主官僚、普通群眾的支持,順利的繼承了明朝的行政架構,迅速進入國家機器的運轉。由於明朝投降官員對農民軍叛降不定的特點非常瞭解,也就指明瞭只剿不撫的方向,幫助清廷篩選出北方的農民軍據點,各個擊破後恢復了正常的社會秩序。這就是一個運轉有效的權威政權,能夠上下一貫的制訂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並付諸實踐。


(多爾袞)

明清交替初期的形勢與矛盾點

北方士紳分化以後,與投降派對立的士紳集團忠於民族立場,轉向抗清或做遺民,或留居北方,或棄家南下,如明陝西副總兵孫守法、明寧夏巡撫李虞夔等。南下士紳與南方本土士紳核心利益雖有差別,但內心驅動一致,他們不甘江山失於農民軍,更不甘異族漁翁得利,於是由士紳集團產生的政治代表聚首南京,推舉福王朱由崧重建明朝統治,產生第一個南明政權弘光政權,擁兵數十萬。此時進入了短暫的分裂時期,一時間四大政權並立,除了清朝和弘光政權,另外兩個分別是退守陝西的李自成大順政權,和順治元年(1644)十一月,建立在四川的張獻忠大西政權。



“保寧、順慶先已降自成,置官吏,獻忠悉逐去。自成發兵攻,不克。”——《明史》

這幾個政權之間,清朝實力略佔上風,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消滅其他三個政權。而李自成與張獻忠雖然是明末統一戰線的義軍,但長期不睦並非秘密。順治元年七月,李自成派馬科去四川“招安保寧一路”,力圖在四川建立根基的張獻忠與之爆發大規模衝突,這說明當時農民軍並不能形成合力,反而是有利益衝突的。

這種衝突是正面的,而且是發生在兩個較大的勢力之間。如果放眼全國,各地的小股農民起義軍也是各自為戰,不僅沒有形成緊密聯繫的統一團體,還會藉著李自成、張獻忠的旗號進行擴編、勒索、敲詐地方百姓。如滿家洞起義軍就是掛著大順旗號“招搖撞騙”。

(朱聿劇照)

而南明政權標榜為正統,也算是明朝的流亡政府,所以與農民軍“不共戴天”,所以南明政權一方面警惕著清軍南下,一方面集中精力打擊農民軍勢力,可以說戰略重點仍然傾向於“攘外必先安內”。這個時期最困難的就是各個農民軍勢力,他們飽受清廷與南明雙重打擊,皆自顧不暇。

清朝正是利用了這個時期的矛盾焦點,制定了先農民軍,後南明的戰略計劃。順治元年十月開始,英親王阿濟格率3萬軍經山西入陝、豫親王多鐸率2萬軍由河南趨陝,兩路清軍劍指西安。

多鐸至十二月底渡黃河、破洛陽、定靈寶,進逼潼關,再以紅衣大炮破關而入,直逼西安。阿濟格到次年元月渡過黃河,沿線攻佔綏德、延安等地。
(多鐸

李自成為避免腹背受敵而主動放棄西安,率殘部經藍田、商州,走武關,退入襄陽,並“聲言欲取南京,水陸並進”,於三月攻佔明將左良玉鎮守的武昌城,企圖沿長江東進奪取南京。李自成的路線證明了他是一個善於利用戰略地理的軍事領袖。也正是農民軍處於長江流域的上游區域,弘光政權才會感受到威脅,制訂出“聯虜平冦”的戰略。史可法就是這個策略的絕對支持者,是不是非常嘲諷?




阿濟格利用弘光政權的國策,能夠在追擊李自成的同時,分兵繞道江西九江,切斷李自成的去路,這是李自成戰敗的重要因素。李自成被殺後,大順軍殘餘在李過、郝搖旗、高夫人等率領下繼續抗清,清軍則佔領了豫、陝、鄂大片地區,黃河流域乃至淮北地區基本被肅清。

多鐸在李自成放棄西安後轉兵東南,目標指向弘光政權。順治二年三至四月,多鐸部肅清豫東地區,由皖北分兵進攻徐州、亳州,旨在控制兩淮咽喉,史可法就是在這個時期死在了揚州。揚州淪陷半個月後,清軍一鼓作氣渡過長江,攻下南京,於蕪湖俘獲朱由崧,弘光政權滅亡。


(清軍進南京)

由此可見,清軍攻打李自成時,就已經為戰局走向做好了鋪墊。從陝西的正東與東北方向進攻大順政權,留下東南、正南兩個缺口,要麼將李自成推向四川,要麼推向東南。這兩個方向上一個是大西政權,一個是弘光政權。雖然武昌的左良玉當時已經不受弘光政權節制,但他是代表了不願意歸降的軍事勢力。所以清軍的策略就是利用了這些勢力之間的矛盾,這與山海關前坐山觀虎鬥,贏得吳三桂開關的模式如出一轍。

南明流亡政權的掙扎與失敗

弘光覆滅後,江南半壁已經淪陷,清廷基本穩定了中原及江淮地區,溫和的民族政策已達目的,此時諸多漢族官僚為表忠心,紛紛搖首獻媚。所以清廷開始強硬的推行民族同化,“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的剃髮令也變成了“留頭不留髮”的強硬政策。雖然激起反抗,但最終在軍事鎮壓下得以平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嘉定三屠”。此後,清廷再以漢族投降官僚兵部尚書洪承疇經略江南,以漢治漢,穩定江南局勢。



到了順治三年,清軍的維穩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於是開始向大西政權進軍。此時大西政權統治區域內的明朝舊軍官仍然進行著游擊戰,清軍趁機攻打四川,張獻忠在逃亡的路上被豪格部下亂箭射殺。至此,清朝統一戰爭算是取得階段性勝利,但這也改變矛盾焦點,不過這種改變已經難以扭轉形式,南明和農民軍錯過了最佳的聯手機會。



在弘光時期,農民軍與南明士紳的矛盾不可調和,這是漢族力量分裂與削弱的根本原因,清軍正是利用此間矛盾,及時擴大統治區域,並敢於強硬推行民族壓迫政策。但當弘光覆滅,李自成、張獻忠身死之後,明朝遺老與農民軍的矛盾被拋之腦後,他們看清了形式,走到了一起。所以隆武政權、魯王監國政權與大順軍第二代領袖形成了支持與合作;大西軍第二代領袖也在雲貴地區主動接觸永曆政權,達成抗清統一戰線。

雖然整體形勢上形成了貌合神離的統一戰線,但這兩種集團都沒有清除內部不團結的問題。南明流亡政權從孃胎裡帶出黨爭弊端,尤以東林黨為代表的江南士紳集團最為嚴重。由於不同黨派之間進行了長期你死我活的鬥爭,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以至相互仇恨的狀態,不可能在同一陣營裡救國救民,所以他們擁立不同的政權。即便在同一陣營,也不能精誠團結,出現很多投降和投機者。

弘光之後,隆武政權與魯王監國政權並立,鄭芝龍投降直接導致隆武政權覆滅;順治三年十一月,唐王朱聿建稱監國於廣州,年號紹武;桂王朱由榔則在肇慶繼位,年號永曆。紹武政權建立之初就未將抗清作為第一要務,反而與永曆政權相互攻伐,二者互爭帝統,最終清軍騙開廣州城門,朱聿自縊殉國,邵武政權存在四十一天便被覆滅。永曆帝見狀逃往廣西,欲與農民軍合作,但地緣隔絕如同一盤散沙,難以形成有效的指揮,何況永曆皇帝也只是一個傀儡,一個士紳利益的代言人。



農民軍方面,大順軍分作兩部,郝搖旗、劉體純一部,李過、高一功一部,他們先後進入湖南,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合抗清,取得一定成果,配合南明政權掀起了一次返清高潮。可當明軍將領與農民軍將領打掃戰場時,誰也看不起誰,分髒不均後演化為軍事衝突。清軍趁機反攻,收回湖廣,導致大順軍殘部潰逃離散。


大順殘部敗走之後,大西軍餘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的帶領下再次聯合永曆政權。反清勢力重整旗鼓再入湖廣,川南地區也重歸大西軍。在取得勝利後,孫可望與李定國的矛盾爆發再次葬送抗清成果,二者爆發大規模軍事攻伐,李定國本部人馬陣前倒戈,被孫可望打敗,而孫可望獲勝之後立即叛變降清,以至貴州、廣西皆落於清軍之手,永曆帝朱由榔於順治十六年(1659)逃亡緬甸,後被降清將領吳三桂連哄帶騙抓獲,絞死於雲南昆明。

綜上,南明數個政權缺少足夠的凝聚力,在弘光政權錯過最佳的反清機會後,後繼政權雖然與各地方武裝義軍、集團形成鬆散合作,但缺少實際可行的計劃與步驟。整個抗清活動,除隆武帝有過五路興師恢復南京的戰略計劃,併力圖實施,其他則都烏有,中興的時機和力量就此白白流失。從明亡到夔鄖山區起義被撲滅共20年間,南明政權並沒有一個能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彙集成一股強大戰鬥力的領袖。所以各種抗清勢力因循苟且,甚至為爭權奪利、自殘內訌。清朝利用這個致命弱點,有針對性的制訂戰略,從而完成了征服。

參考資料:《清世祖實錄》、《明季南略》、《清史列傳》 、《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