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课少,天天玩手机,有什么办法可以放下来呢,社团又不喜欢去,找什么有兴趣的事情呢?

阿达藏


我也是大学生,我说的应该会比较贴合你的实际。

大学的课程一周就五天,有三四天是集中的,还有一天是很少课程的。平常上完课,你可能回到宿舍是在打游戏,说真的,打几把就行了,反正排位很坑。然后,你就要干正事了,打开学习通,找到所有作业安排列出单子,今晚先要完成一部分,我不是跑题,因为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成绩,才去追求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然我的的学费都白花了。每天完成作业,这样一来,你的周末就有很大的空间了,你可以静心思考到底喜欢什么活动。有空的时候多走出宿舍,多看看校园,看到那美丽的花草树木,绚丽的晚霞,你会不会想学习一下摄影技术呢?学好了这个,找女朋友也很方便。例外,你不喜欢参加社团活动,那也为自己争取了很多时间。你可以周末去学校附近餐饮店做兼职,在那里可以打发时间,又可收获一点资金,你会觉得很自豪,而且,在那些店你会遇到伙伴,说不定是其他专业的同学也在店里兼职,努力点,也许你的未来女朋友就那里。

如果上面的这些都不喜欢的话,你可以尝试做一个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做的好也是可以赚钱的,同时经营一个公众号也是需要技术的,怎么写推文和排版,都是要精心制作的。如果你的公众号有了起色,你也会觉得骄傲,它也会默默支持你。

总而言之,大学的时光那么美好,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方向,绝不能整天待在宿舍里打游戏。



家里蹲university校长


建议可以进行一下性格兴趣测评,对自己进行一下剖析。

1.如果目前大学的专业,是你喜欢的,就往专业方面继续学习,了解之后就业的环境,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这个方面的能力;

2.如果目前大学专业,不是你特别喜欢的,从性格分析以及兴趣测评,加上对自己的了解,找到你适合的专业,在维持自己专业不变情况下,辅修第二学士学位。

兴趣可以是娱乐性的,也可以是专业性的。大学时候想学跳舞,想学英语口语。结束都是想了,没落到实处。你也是一样,想了,就去做。其实不是没有兴趣,只是没有坚定去做的决心。只要不影响课程,想学就可以去学,加油!


郑州学友教育


大学是思想最活跃的时间段,先给自己几年的大学一个计划,手机是工具,看你怎么使用。在这段时间,你可以为自己步入社会做充足的准备。或者自己在经济能力范围里创业。



马达加斯加的二哈


大学生应该有自空能力了。一个方面靠自空,一个方面最好家长给他增加点生活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意思想法给他空闲的时间要少。


心态寛阔


适当的出去走一走……,多学习外面的事情吧😄……![祈祷][祈祷][祈祷]


教育领域创作者


一个从大学里混混噩噩走过来的过来人要给你讲一个故事

15年我大学毕业,因为不想当老师,所以找了一家机构想从销售做起。当时的招生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头昏脑涨的艰难培训后,在我终于可以上岗的时候,我退缩了。选择了去一家教育机构做文职工作。那里的工作很清闲,钱也很少。去掉房租连吃一顿像样的饭都做不到。更不用提给自己身上做任何投资。于是年仅23岁出头的人看着比30几岁的人还要沧桑。直到看到了师院的学妹去我们那里兼职。她是初高中物理老师。虽然年纪不大,但看着特别的老练成熟。熟了之后又经过一番询问她的工资比我还翻上几翻,而且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旅游,看书,运动健身,都是靠她兼职的收入做到的。

在羡慕她拥有这样的自由之后,我回望了一下我的大学生活。刚入大学的第一年还持有高中的那股子闯劲儿与学习劲儿。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大量涉猎各种图书,个人比较偏好的是历史类玄幻类名作,从各种书籍中涉猎到的东西让我忍不住奋发动笔想要写小说出书赚稿费。于是当年生活费本就不足的我将大部分钱都投入到了买书,买杂志,买各种本子的行列中,想着靠自己的文笔闯一番事业,但终究是摄入不足经验太少屡次投稿没有中过,就这样坚持了大半年之后没有任何成果的我热情渐渐冷却。

也就是在大学第一年,我获得了自己的奖学金,给自己买了第一个笔记本电脑。本想着拥有电脑后的日子,可以更加勤奋的写作,去涉猎更多的东西。但却因为自制力不足迷上了网络游戏。没日没夜的想着打游戏,挂号升级。于是我改在网上寻求一些兼职游戏类工作。一些打码平台,刷单平台,游戏做任务平台都有做过收益在当时的我看来还可以。但也由于长时间的面对电脑,视力及学习严重下降,这一段也不了了之。

后来还在学校餐厅里勤工俭学,做了两天半被辞退。在学校周边的夜市儿摆过摊儿做自制的手工串珠,利用零花钱做基金定投等等。我把我当时能想到的想做的做了个遍。但却没有一件事坚持下来的。

但庆幸的是,当时跟随一个自媒体大叔坚持写作,直到毕业之后还在不断给他写稿。虽然赚的钱不多,但写作的乐趣还在。 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谢大学的那样的一些经历。

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题主,你现在正在经历的尝试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对你未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时的写作读书手机打码挂机造就了我灵活的头脑,但由于坚持不足最终还是做回了老师。

但请相信大学期间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去尝试的,但请一定要专一,不要把时间大部分都荒废到手机等电子产品上除非你能靠它生存。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方向。为了这个方向你可以非常坚定不移的去努力。记住有目标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希望每一个现在的你们都能够不再迷茫,能够坚定坚持自己的方向,奔跑吧少年💪


刘老师小学数学


我始终没有机会像你们这样,站在大学的操场上,庄严而骄傲地经历这样的时刻。我十五岁初中毕业,因为家庭贫穷,考到师范院校成为一名师范生,毕业到一所乡村小学教书。那小学在一大片田野和庄稼地之中,只有两排房子,前排空地上是几个坟头,后排花坛也是一座大坟头。

我在那里度过了我人生中最孤独的三年,没有所谓的前途、未来和希望。记得当时有很多人提亲,那时的普遍状况就是在城里找个对象。我拒绝了。我隐约觉得我的生命不应该就停滞在那里,但也并不知道它会通往何方。

我疯狂地读书,那时候书很少,我就骑自行车去县城,到各处的旧书摊搜罗书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开始了曲折的求学之路,考大专,自修本科,后来又读硕士、博士,最后,来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所有的学校我都毫不犹豫地填报了中文系。因为我喜欢。

2008年,同样,因为职业的苦闷和对自身精神的不满,我又回到了我的故乡梁庄,重新回到大地内部和我生命内部,去寻找源头。这些事情并没有人要求,它也不属于科研,一切都是随心而做。经过几年的思考和艰难的寻访,最后写出《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这两本书。

我经常觉得我很幸运,不是因为我因此得了荣誉,而是因为在人生最重要的年龄,我有幸做了我最喜欢的事情。

回首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有几点想法分享给大家。

一、要坚持自己喜欢的。要有固定的业余兴趣和爱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始终给自己留一点纯粹的、美丽的空间和梦想。如果你的职业恰好是你喜欢的,那当然非常好,但如果它不是你喜欢的,只是谋生的工作而已,那也没有关系,我们把该做的做好,剩余的时间交给自己的心灵,那是使你成为自己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你能够对抗庸常生活的最大力量。

个人对自己兴趣的坚持既是一种健康人生的塑造和人格上的完善,也是对抗衰老,外部的和内部的衰老,最重要的手段,你会始终生机勃勃,充满热情和探索的好奇心。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处于相对的贫乏状态,有一个说法是“全国人民都在斗地主”,我也亲眼看到我周边的一些朋友,曾经都是优秀的大学生,十几年之后,成为了庸庸碌碌的中年人,没有朝气,没有开阔的神情,任时间摧毁自己。

二、不要被现实所奴役。不要害怕挫折和灰暗的现实,要勇敢面对。在忍受、克服和突破的过程中,你的人生也在不断充实。今天回想起来,在乡下教书的三年,是我生命中最孤独的、但也最充实的几年,我对世界的思考,对自然的敏感都来自于那几年,它使我深深体会到人类内部精神的丰富和美感。要有充满追求的渴望,哪怕只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过早定性。千万不要有“我就是一个公务员,将来结婚成家好好过日子就行”等等之类的想法。日子当然要过,并且还要过好,但没有精神追求的日子终究是平庸且乏味的。

人生短暂而又漫长。青春短暂,飞扬的、纯真的、美丽的、初情萌动的青春,它会很快过去,就像我们站在这里,就是青春的分界点。但是,生活漫长。今天走出学校,走向各种工作岗位,会面临很多挫折,会有迷惑和失落,会感受到不公和等级,社会作为一个实体的存在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压迫感,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但这也是庄严的生命开始之时。

三、要对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有清晰的认知。要主动思考,要对我们身处的历史的河流负责,我们都有义务保持它的清澈、畅通和健康。每个人都不是孤岛,我们都息息相关。汶川的地震,某一河流的污染,遥远的南方死了一头猪,街头摔倒的老人都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精神相关。

四、社会的问题,民族内部精神的病症是我们共同塑造的,因为我们就是这一群体中的一分子,不是别人。社会不是“他们”的,而是“我们”的。我们不要“生活在别处”,而要“生活在这里”。要学会思考、分析、自省、行动,而不是简单的激愤和否定。“否定”和愤世嫉俗最容易,但却是一种“放弃”和“脱责”,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排除在外。

最后,要有爱。爱家人,爱生活,爱自然,爱我们所处的国家和人民。冷酷、失望、消极、随波逐流都很容易,但“爱”很难,它是一种能力,爱要求包容、理解、成熟、理性,要求保持理想、自我和精神的空间。爱可以抵挡所有外部的风霜和内部的自我消磨。

愿大家彼此相爱!在泥泞人生中摸索之时记得仰望星空,感受星空之美!

人生唯一目标是做自己

——奥普拉在哈佛大学2013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我要分享的想法是:无论你有多么成功,也许你们会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这就难免会遇到失意之时。我希望届时各位可以记住:世上并不存在失败,那不过是生活试图将我们推向另一个方向罢了。

当你身处困境时,看起来是一种失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时刻提醒自己牢记这一点。当深陷困境时,感到难过是正常的,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即将失去的一切。

关键在于: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因为所有经验,尤其是你犯下的错误,都将帮助你、推动你更好地做自己,确定下一步何去何从。生活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一个内在的道德情感导航仪,为你指明方向。因为从今以后,当你用谷歌搜索自己的时候,搜索结果中会提到:“哈佛大学2013毕业生”。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这的确是一张抢眼的名片。

我曾招聘过很多人,而每当我看到哈佛大学这个字眼时,我总是会坐直一些说:“他们在哪?把他们统统带过来。”正是这张抢眼的名片可以成就你们的未来之路。你们可能成为律师、议员、首席执行官、科学家、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及普利策奖得主,甚至深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但生活的挑战在于创建一份不仅陈述所期望的职位的履历,而且上面要明确成就怎样的自我。这份履历不仅需要表达你想成就一番怎样的事业,也要明确动机,除了头衔与职位,也要有达成目标的缘由。你的使命是什么?你的信仰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只有这样,当你不慎跌倒发现自深陷困境之时,才能帮助你重振旗鼓。

我是在1994年才认识到这一点的。那年我采访了一位凭一己之力积攒了1000美元零花钱的小女孩,她将这钱捐出来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个九岁大的小女孩促使我思考,仅凭一个存钱罐与雄心壮志就能做到这样,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号召我的观众们捐出他们的零钱,在一个月内,仅仅是一枚枚零钱硬币就募到了300万美金。

我们用这笔钱资助每个州的一位学子进入大学的殿堂。我所做的仅仅是号召我的观众,“尽己所能,无论地域与地位,如果可能,请贡献出你们的时间、智慧与财力。无论你在哪里,请为他人送去自己的仁爱之心。”观众也用行动表明了一切。我们在12个不同的城镇建起了55所学校,修缮了300栋被“丽塔”飓风和“卡特里娜”飓风摧毁的民宅。

创办“天使网络”的想法在我心中萦绕已久,也正是“天使网络”让我确定了心中的那个导航仪。我决定不再单一地制作电视节目,还要关注节目的终极理念、采访对象、行业发展和慈善事业等等。无论我们追求什么,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信念胜过其他一切。

作为一个19岁就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孩子,起初我并不明白这个道理,直到1994年才有所醒悟。因此,不要指望能即刻明晰所有的事情,包括自身的志向所在。当我明确一切的时候,我利用电视这种媒介手段让天使网络做的更好,而不是单纯成为电视节目的一部分。

天使网络不仅改变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样让帮助别人的人受益。它提醒我们,无论是谁,外表怎样,心存何种信念,凭借共同的目标与努力,它极有可能并将变得更为强大,这点非常重要。

最近,在比尔莫耶斯访谈节目中看到的一些事情使我更加明确了这一点。那期节目的访谈对象是大卫与法兰欣·威勒夫妇。在“桑迪岬”惨案中,他们失去了年仅七岁的儿子本。然而就在他们接受采访的同时,国会的投票否决了提出加强背景调查的“枪支安全法”,他们表示绝不会气馁。

法兰欣说:“心可碎,但精神仍在。我要找到一种新的对话方式来告诉他们什么是爱,而不是盲目与之斗争。”随后他的丈夫补充道:“遇到与你意见不同的人,你不该把他妖魔化甚至诽谤,因为一旦这样做了,对话也就随之终止。我们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问题依然存在,但一定有办法能够使光明驱走黑暗。”

25年来的每一天和不同人沟通,我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人类经验的共通性。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被分类,但是我从所有采访对象身上发现一个共同性,那就是人人都希望被认可、被理解。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做过超过35000次访谈,每当摄影机关掉的时候,所有的受访者必然会用自己的方式问出这样一个问题:“我表现得还可以吧?”布什总统这样说过、奥巴马总统也曾这样说过。无论英雄人物还是家庭主妇,受害者抑或是案件中的被告人。甚至碧昂斯也需要得到这样的认可。访谈结束后,她把麦克风交给我,对我说:“我表现得还可以吧?”

你们的亲友、敌人、陌生人,在每次的相遇与交流时,他们都想知道的是:我表现得还可以吗?你在听我说话吗?你在关注我吗?我的话对你有价值吗?尽管哈佛是facebook诞生之地,我仍希望各位要尝试跳出来和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更多的面对面交流。要有勇气注视着他们的眼睛,倾听他们的观点,确保速度、距离以及不足轻重感不会让我们失去同理心,以及认清我们作为人类的共同点。这种认知对于你们个人乃至整个国家的兴盛都是必要的。

“必然会有方法使光明驱走黑暗,”这出自一位儿子惨遭杀害的父亲之口,十二月一个平常的周五他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称之为灵魂或志气也好,更高的自我或是智慧也罢,我深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盏明灯,只要你想,它就将照亮你的人性。

你们现在或许对离开舒适的大学生活会有些焦虑,并对于让社会检验自己的哈佛文凭心存犹豫,但无论你们在日后遭遇任何的挑战、挫折与失意,只要内心目标坚定,就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与快乐。

人生确实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最大程度地、最真实地展现自己。尽己所能,提升自己与家人以及周围的人。神学家霍华德瑟曼说得好:“不要问自己世界需要什么,问问是什么让你充满活力地活着,然后大步去做,因为世界所需要的就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人。”


爱旅游的小姜


30年前的夏天,我走进了大学,现在每次回忆起大学四年的生活,很是后悔不已,后悔那时年少轻狂不懂事,真把大学四年光阴当成了人生大长假。

去年我孩子也考进了大学,我就建议他不负韶华,不要在该学习的时候去贪图享受。不要像我一样出了校门再后悔!

和高中比起来,大学里不但课少而且作业也少,最主要的是没有家长和班主任一直在身边唠叨,简直是地狱走到了天堂。上课玩手机,下课玩手机,躺在床上也在玩手机。一时间,大学生活就是失去了目标,迷失了自己。

人不能没有目标,在高中你为啥能吃下那么多苦,因为你有个目标就是要考上心仪的大学。到了大学,你需要给自己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可以是GPA达到专业前几名,也可以是每月读完几本书。如果自己对自己没信心,你可以找一个或几个同学结对,相互督促,相互竞争。

西湖大学校长、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就说过,自己和很多科学家不同,他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生命科学有兴趣,只是到后来,这个兴趣才被培养出来。而他也因为一直坚持在这个领域做研究,最终成为大家。

如果每天拿着手机当然找不到兴趣,要放下手机,走进图书馆,走出校门,走进万千世界,总会找到自己的兴趣。

不虚度光阴,不浪费时光,不埋怨过去,不践踏未来。与题主同学共勉!


小猿谈教育


大学里课少,确实是怎么会事,但是虽然课少,而他也是有要求的,必须自己自觉自习为主,而不象初高中阶段天天每周必须要上几多少课程。

哪么对于有一些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刻,总是怀抱着理想,而总是感觉到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的,但是随着时流悊,加之学园的课程的相对于没有高中时间的哪么紧张,因而使得不少一部分大学生,开始感觉到无所是事,哪么又怎么打发时间,仅能利用手机或者电脑打起游戏,而一打即不可收实,有的学生整天打,有的确忘记了来大学究竟是干什么的?有的甚至于联考试都忘记啦。

至于对这样的情况怎么解决呢?个人观点,只要自己认清来大学是干什么的?还是来打游戏的呢?还是主要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把被动改变为主动,哪就什么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尤其是面对大学校园即是以自己自学为主,而对于导师有的菡甚至于每周总上不上一课,尤其是对某些不重要的学科,更为普遍。

所以要求大学生本身要勤奋努力学习,即使没有课程哪总该自己找点事情做做,如,可以去阅读室,多多翻看与自己所学的科目,从而认真研究,刻苦钻研,从而对知识追求,总是应该的吧。对于玩手机打游戏?不是绝对不玩,而自己要有个度,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全投入在游戏上,哪就是一个危险。

究竟怎么样才能把手机游戏放下来?只有一个目标,要究继续玩下去,反正回去做一个啃老族?要么立即改变自己,重正雄风,树立自己对学习的重新认识,走出困境,以一个新的知态迎接明天的辉煌!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顾云孙


回答:找自己乐意的事情去做。

1.大学课少,确实玩手机成为时尚。不过,既然想丢掉分秒不离手的手机,寻找有兴趣的事情去做,这是一种积极而向上的表现。

2.既不想玩手机,又不想进社团。在校园内闲庭信步,欣赏着校园的春夏秋冬,欣赏着校园的一草一本,欣赏着校园的热闹非凡,无形中会逗起兴趣的活泼。

3.课余闲暇的时候,把手机装进兜里,慢慢步入图书馆,徜徉于知识的海洋,穿过知识的海滩,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进行知识的“原始积累”,也不失为一件有兴趣的事情。

4.茶余饭后,抑或双休日,跟同班同学,跟室友闺蜜,跟趣味相投者,谈一谈过去,谈一谈现在,谈一谈理想,谈一谈爱情,也不失为一种极为有兴趣的事情。

总之,大学校园有兴趣的事情俯首皆是,关键在于你去实践过没有,你去追求过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