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来中国海军发展的速度尤为突出,为何能强势崛起?

黄鑫


近10多年来中国海军发展特别的快,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海军的军舰像下饺子一样入列,让很多军迷确实兴奋了一把,中国现在的现役军舰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不过中国并不能算是海军第一强国,毕竟在质量上和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我国海军为什么能够强势崛起呢?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有了稳步的提高,所以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投入到科技研发当中,使我国海军每年都保持在20万吨以上的舰艇建造规模,中国海军能够脱胎换骨,最关键的就是有了经济基础。当然技术进步也是离不开的,这些都需要以高速发展的经济为依托。

另一方面是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以前我国军队主要发展陆军,但是在现代战争中陆军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强大,现在占中最主要的就是先进的战机,还有弹道导弹。所以能够把以前投入到陆军中的研发费用,转而投送到海军当中去,因为用来搭载先进战机的航母作战平台,是隶属于海军的,而且要建立中国军队规划的4个航母战斗群,也需要大量的军舰。我国的海岸线非常的长,基本上4个航母战斗群才能够形成完善的抵御力量,因此围绕这4个航母战斗群,中国开始大量造舰。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美国现在实行印太战略,中国在南海和东海地区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局势,而且中国也没有完全解放。面对东海和南海地区复杂的形势,中国需要大量的军舰,只有军力强大了,才能保证海洋权益。这些年以来我国推行海洋战略,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各国建立更加密切的经贸往来,这也需要护航舰队的帮助。因此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所以近10多年来中国海军发展的速度特别突出。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国家战略的转变,以前中国实行韬光养晦的战略。所以在海军方面很低调,主要发展防御力量,但是现在中国的国力提升,想韬光养晦也比较艰难,因此建造更多的军舰来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


四十五度历史


1979年,爆发了南疆冲突战,教训了所谓的第三军事强国,缓和了与西方整体的紧张关系,外来资金和技术加速流入国内;随即,对外主动宣布将裁减军队员额100万,树立起军队热爱和平的乖乖兔形象,与西方关系进入了蜜月期。

高层极具战略眼光,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因此,军队一定要忍耐,要为改革开放服务;于是,军费被大量压缩,有限的资金大都用在发展经济上,国内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长期关注军队建设的读者知道,整个90年代长长的十年时间,海军发展步履及其缓慢,开建并拿得出手的也就3艘驱逐舰,包括2艘排水量4200吨级的052型驱逐舰,即112哈尔滨舰、113青岛舰;1艘排水量6000余吨的051C型驱逐舰167深圳舰。

其中,051C型167舰虽然采用依然是落后的蒸汽轮机动力,但在海军发展史上却意义重大,是海军大型驱逐舰的开山之作,又在南海舰队长期担任舰队旗舰。

进入新时期,海军实现了战略转移,加上技术上的日积月累,特别是综国力的强盛,目前,仅次于美国,而位居全球第二;所以有了更多的军费来发展海军,弥补改开以来军队长期忍耐让位于经济建设发展,导致海军舰艇发展中大中型水面舰艇数量的严重不足。

以驱逐舰为例,国产第一代051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仅3600吨,舰上的装备除了2座3联装的海鹰-1反舰导弹以外,舰炮、副炮、反潜火箭式深弹、轨导投掷水雷等,其技战术性能都停留在二战的水平上。

缺乏防空导弹、反潜导弹、反潜鱼雷、反潜直升机等,2艘052型和1艘051C型驱逐舰尽管有了防空导弹、反潜鱼雷、反潜直升机等,但装备的仅是海红旗-7近程防空导弹,不具备本舰和舰队区域防空作战能力,因此,算是勉强解决了海军有无防空导弹的问题。

从052C型/051C型驱逐舰开始,海军解决了舰队区域防空作战能力,但舰上的垂直发射装置,不具备共架发射能力,只能发射单一的远程防空导;因此,只能说解决了海军区域防空作战能力,但舰载垂直发射系统较之西方海军还是明显落后。

052D型/055型驱逐舰,采有了海军标准的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其850毫米的直径,7米或9米的发射井可供选择,属于目前全球最大尺寸的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对弹径尺寸较小、射程50公里的中程防空导弹,具备“1坑4弹”布置能力,提高了这两型海军新锐驱逐舰的导弹携带量和作战水平。

其他,所有影响海军发展的技术瓶颈,比如燃气轮机、主动相控阵雷达、反隐形目标雷达、近程、中程、远程防空导弹、反潜鱼雷、10吨级反潜直升机、新型主被动声呐等得到了解决,海军水面舰艇发展进入爆发期。

4000吨级的054A型护卫舰就服役了30艘,1300/1400吨级的056/056A型护卫舰已服役下水海试60余艘,将近7000吨级的052D型驱逐舰也已服役10余艘,下水海试10艘,包括首艘055型万吨大驱101南昌舰也已经服役于北海舰队。

满载排水量6.5万吨的辽宁号航母已服役并形成战斗力,国产首艘002型航母也即将成军,年内海军双航母编队可期;满载排水量将近5万吨的901型综合补给舰965呼伦湖号也已成为辽宁号航母编队的成员,弥补了海军航母编队缺乏大型综合补给舰的短板。

综上,海军自进入新时期,发展速度尤为突出,开始强势崛起,源自综合国力的提升、贸易和能源通道的不断延伸、海外利益的扩展等,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与国力相符合的海军,来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同时承担更国的国际责任,譬如常年派出舰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反海盗任务。

海军造舰速度的提升,同时也是在弥补长期以来,海军发展的欠账,所以外界包括军迷看来每年不断有新舰下水,近年来,一年就下水一支吨位相当于法国海军的舰队。

其实,海军发展历史欠账太多,需要提速造舰才能弥补,就这么点舰下水,谈不上什么“下饺子”;二战时期,美国在二年时间内,就下水了175艘满载排水量3000余吨的弗莱彻驱逐舰,那才叫“下饺子”。

美海军伯克级防空驱逐舰就有65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也有26艘,我海军才有多少艘防空驱逐舰,10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就有11条,想必这就是海军实力的差距;所以军迷千万不要再提什么海军开始“下饺子”了,一副小孩未见过大人卵的模样,就是见识不够,眼界不够开阔。


国平军史


我国海军在近15年内的发展速度确实有目共睹、成绩斐然,舰艇总吨位已达145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位,不仅规模大幅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也跃居世界最前列!之所以能够在近十几年的时间内能够有爆发式的提升,原因只有四个字“厚积薄发”!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之前五十几年的忍辱负重、发奋图强以及国家经济、科技和工业体系能力的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的,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海军建设条件。
海军目前最强阵容

预计2019底前我国海军舰艇构成

052C“中华神盾”到055万吨大驱的进化!

海军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所涉及的范围不单单是军工相关行业,而是体现整个国家科技、工业体系的水平!从建国到本世纪初,我国的海军规模和技术水平都严重与我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国际地位严重不符,海军能力仅能够执行近海防卫,别说与欧美海军强国相关,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的主战舰艇的规模与武器配置连周边包括越南、韩国等一些中小国家都不如,导致我国在南海、东海等海上权益收到严重损害却无能为力。这样的局面知道本世纪初,也就是2005年052C驱逐舰之后才逐渐发生了质的改变,与其说近十几年的海军建设是爆发式的发展,倒不如说是为了尽快弥补前面几十年累积的巨大漏洞!
051型驱逐舰编队,曾经人民海军最强战舰

055驱逐舰领衔的驱逐舰编队

海军快速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舰艇动力、舰载高性能雷达和电子设备、高性能舰载武器系统以及完善的舰艇设计能力等。以水面舰艇为例,国产GT25000系列舰用燃气轮机在2010年前后逐渐成熟;346系列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在2005年投用、也在2010年前后解决了元器件和性能优化;红旗-9远程舰空导弹、红旗-16中近程舰空导弹、鹰击-18反舰导弹等舰载武器也基本上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大规模批量装备,而代表我国水面舰艇设计能力等055万吨大驱也是在2014年左右才定型、2017年首舰下水,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我国海军舰艇相关的关键技术、设备基本上都是在2010年左右达到了规模化应用条件,也就是从这个时间点之后,水面舰艇开始了大规模“暴兵”状态,截止目前已拥有30艘054A护卫舰、6艘052C驱逐舰和11艘052D驱逐舰的先进水面主战舰艇规模!


国产舰艇早已不存在“心脏病”
052DL驱逐舰海试

055驱逐舰101“南昌号”服役在即

近十几年中不仅水面驱、护舰有了长足进步,2012年“辽宁号”航母的服役开启了“大国航母”的时代,目前国产首艘航母已完成舰载机起降测试服役在即,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的国产大型航母也已在船台建造,人民海军已吹响了进军深海的号角!这样就是爆发了吗?不是,这背后却是我们不得不为之的严峻形势!我国经济体量已上升至世界第二(如果按照实际购买力的话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而且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铁矿石进口国,来自海上航线和其他海外权益的安全需求对海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海军规模和能力与需要保障的权益严重不匹配,缺少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洋打击能力,这样的形势正在日趋严峻,因此,包括航母在内的主战海军舰艇建造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远未到自足自满的程度。


同时下水的055驱逐舰3、4号舰国产双航母编队效果图


正在建造的国产大型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效果图

近几年来海军每年都保持20万吨以上的舰艇建造规模,新舰不断下水的同时仍有大量老旧舰艇需要替代,这也是海军近十几年不断“暴兵”的另一个原因。我国海军舰艇总吨位虽然快要达到美国海军的一半,但大中型舰艇的数量连对方的五分之一都不到,航母更是十分之一都不如,这样的差距远不是短时间的“暴兵”能解决的,与之相关的体系建设、经验积累和文化沉淀可能还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去追赶、弥补,依然任重道远!


不断“暴兵”中的造船厂
未来大型核动力航母效果图


威呐解析


截止2019年,美国现役舰艇总吨位是多少?没有算得清楚,有过360万吨,那么失于老旧,已不能作战的有多少?有人算不来,魂舞大漠来算一算,也就是200万吨多一点。那么我们呢?我们到了100万吨,至2018年,建造吨位已超过美国,原因是我们欠帐太多,不说别的,美国11艘航母的总吨位都达到了110万吨,仅航母吨位就已超过了我们,何况我们的老旧舰艇也有不少。如果再加上海军飞机,我们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有差距要承认,这便是我们强势发展,要下饺子一样发展舰艇的原因呀。如果我们不加快速度,差距还会有进一步拉大的危险,当然,我们不是要比它的吨位大,要在我们没有全球部署的需要,不用那样多,但没有足够的吨位也不成呀,对不对?

饺子噼哩叭啦。056,1300吨的小舰,已近60艘,造它100艘可能都不够,有漫长的海岸线,有部署需要。如比较新型的驱逐舰052D一级,不足7000吨,远海还是比较费劲的,大驱055可以,不过刚开始建造。有人举例,国产航母003,正在建造,可称为远海第一艘航母,只是开始。航母出海都是一个大编队,预警反舰反潜,作战要素一样不缺,从大曲到核潜艇,都要成龙配套,我们不过刚开始发展,现在就讲强势崛起,个人以为这个说法还是值得商榷的。

百年海军。当航母发展百年以后,我们迎来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只是滑跃式起飞的,常规动力,没有固定翼预警机支持的,都说距离美国差得远,正是这样。人家都发展了百年,我们不过刚刚开始。现在就比有点早,我们也不想争个长短粗细,只满足自家使用就好,不管10万吨,还是核动力,经过10多年潜心发展,已迎来非常明朗的技术曙光。只要发展,就没有不成的,只是需要时间。海军需要的就是时间,非百年不可得,这便是海军。

非常耗银子。任银子堆成山,走了弯路就后悔,美国DDG1000,被定位为下一代驱逐舰,接替几十年的“阿利伯克”,结果因为太科幻,被宣传为无人能及,至今排名,有人不怀好意,仍奉为第一,真是莫大讽刺。还有他的“福特”号航母,终生不用更换燃料云云,被人捧得上了天,不是什么好事,仅吓人是不够的,现在连总统都在发愁,这个电磁弹射要还是不要,要吧,技术储备严重不足,需要十多年研究;不要,说出的话泼出的水,怪尴尬的。130亿只采购一艘裸舰,还不包括研制费用,这样造舰法,谁也耗不起,成了还好,只是不成,连自己也知道怎么办。比起美国,我们不贪多,使用新技术比例不高,造得相当顺风顺水,以为这才是我们速度快一点的原因吧?


魂舞大漠


等咱有了钱,航母买两条,跑一条,晒一条!如今?有钱~买舰!(庸俗一把,吐吐心中淤积之气)

对于中国海军,2019年甚至在未来5年之内都是一个大爆发的年代,因为每一年中国海军都会服役和下水大批的新式战舰,从航母、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常规潜艇等应有尽有。这其中也有补充中国海军历史欠账的原因:我们大批老式051驱逐舰、053护卫舰需要退役和换装,这些舰艇已经和现代意义的海战脱节,服役也没有多大的用途。其次就是中国海军战略转型成功,从黄海海军,变为蓝海海军。之前大部分主力舰艇都是导弹艇、扫雷艇、护卫舰为主,现在要变为航母、驱逐舰、核潜艇为主。大舰的下水和服役,更是给中国海军更新换代带来了机会。

当下,中国海军的新式舰艇包括了002型航母,055万吨驱逐舰,052C/D导弹驱逐舰,054导弹护卫舰,056导弹护卫舰,093B导弹核潜艇,094A战略核潜艇,039C常规潜艇,901型远洋补给舰等主力舰艇。中国海军每年至少要建造/下水/服役20-30艘大型战舰。

其次,就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没有经济实力作为依靠,造这么多军舰也是不可能的,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同时中国还有百家大型造船厂以及千家配套制造厂的支援,再加上国家意志:一定要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多种因素上,中国海军才能在近几年彻底崛起,而这背后的投入绝不是百亿、千亿元就能完成的。中国海军现在“下饺子”的情况,就是避免重蹈北洋舰队无舰可用的后者。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军事天地


我国海军近年来发展及其迅猛,已经跻身世界上最强的两个海军行列,仅次于美国。从2003年只有2艘神盾舰,发展到现在一共有30艘神盾舰,从2003年一艘航母都没有,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2艘6万吨级航母,从2003年只有10艘053H3型护卫舰还算能用,到现在有了30艘054A护卫舰,这16年,我国海军的发展创下了世界奇迹。

是什么导致了我国海军如此迅猛的发展?海事先锋看来,主要有3大原因。首先第一个原因是有需要。不论是历史上哪一个军事强国的崛起,都和需求有关。这些需求各不相同,比如英国海军的崛起是因为英国广大的殖民地需要保护,比如一战德国海军的崛起,是因为挑战霸主英国,冷战中苏联海军的崛起,则是因为核战略的发展,需要保障对美国的海上核打击能力有效。

我国海军的发展和崛起,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有太多的海外利益需要去保护,比如说我们在其他国家的投资,比如说我们赖以生存的海上贸易生命线,比如说我国在其他国家建设的工程项目,尤其是港口设施。既然有了广泛的利益,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海军去保护,那么这些财富转瞬间就可能被复杂的国际局势消灭掉,甚至被无缘由的摧毁。

其次,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国的海洋权益遭受了来自超级大国的挑战。我国在黄海、东海、南海上都或多或少的和一些邻国有海上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超级大国就利用这个机会,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借口,在我国周边海域挑起事端,动不动就派遣军舰、航母来南海航行,更有甚者还会穿越一些敏感的海峡,这就从海上对我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强大的海军来应对压力。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能力可以做到。这个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经济上,我国财政收入达到了3万亿美元,每年的军费为1200亿美元,都达到了世界第二位,有足够的财政能力去支撑大海军的建设。再一个我国的技术也达到了要求,大海军的建设离不开技术做保证,我国海军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055、新型国产航母、新型核潜艇等先进舰艇的建设,都离不开技术作为支撑,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耐心的设计和发展自己的舰艇,这为我们发展大海军提供了技术保障。


海事先锋


客观的讲,这是人民海军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人民海军自本世纪以来的十数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在跨入“走出去”的时代同时,以辽宁舰、055万吨大驱为代表的“大舰”、“远舰”按计划稳步推进,并实现了052C/D驱逐舰、054A远洋护卫舰以及056轻型护卫舰继051系列驱逐舰17艘的建造史之后,大批量建造,被国内外一致称为“下饺子”。井喷式发展成为人民海军当前的发展代名词,正在以前所未有碾压世界的中国速度迅猛向前。

历史积压的功课到了不得不补的关头

人民海军的发展史是一部辛酸史,张召忠少将退役后在节目中谈及人民海军发展流下的辛酸泪水,是当时那个发展时代的真实缩影。人民海军与共和国同步成长,起步于小舢板时代,甚至海军司令员视察海岛需要租用民船,足以说明人民海军起步之初的艰难。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人民海军的舰艇主要以千吨以下的护卫舰艇为主,在面对当时的海防压力时,不得已只能以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来弥补舰艇质量上的差距,开创了世界海军史上多个以小博大的经典战例,开辟了“海上拼刺刀”的时代战术。试想,我们当初有对等国际的舰艇,还会有类似的无奈之举吗?

在进入本世纪以前,海军最大的舰艇也就是被誉为神州第一舰的051B深圳舰,排水量首次达到6000吨级,在此之前,主力舰艇还是以3000吨051型驱逐舰为主;2000年左右中国先后分两批购进了4艘俄制现代级驱逐舰,全部入列东海舰队,被誉为“四大金刚”,成为我国本世纪前十年的中坚作战力量,也是最能拿得出手的现代化舰艇。

提及现代级驱逐舰,不得不说说在此之前,人民海军的防空作战仅限于海红旗-7的点防御,直至现代级的到来,才首次具备了区域防空能力;在后续建造新一代防空型驱逐舰时,也不得不两条腿走路,一边自主研发,一边全套引进俄制产品。另外,现代级获得首次赋予海军超音速反舰作战能力。这一系列的历史缩影,足以说明人民海军积压的时代功课之多。

经济发展为军事科技和国防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时至今日,短短的四十年,中国经济总量越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催生了中国在科技、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国内百分之六的增长比,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很高的指标了,但这个水平在国际上很多国家是望眼欲穿的指标。要知道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只有百分之二左右,在国内达到百分之七以上方能引起部分人的关注,这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成就。

经济总量的发展,同步带来的是国防领域的投入,相较2000年,我国今年的国防支出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指标,是2000年的数倍之多。国家有钱了,在军事科研、国防工业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多,此前一系列的科研项目诸如新活力后,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随着科研费用投入的加大,我国在科技领域开始奋起直追,在部分领域达到或超越世界先进水平。比如,隐形战机项目,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同时研制两种隐形机的国家;我国早在2013年就已经实际列装反隐身雷达,并多次成功探测到接近我国周边海空领空的隐形飞行目标盘;还有我国055万吨大驱被外媒誉为国际上当前最有战斗力的舰艇。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问题,钱袋子是发展国防事业的核心基础。

海洋强国战略成为历史推手

什么是海洋强国战略?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讲,海权是政治的延伸,也是经济发展、军事转型迫切需求滋生之下的产物。基本确立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就是要“走出去”,第二步就是需要寻找“支撑点”。

想要实现上述两步走的战略,同步进行的是推动“硬实力”的提升,即造舰、造大舰、造远舰。本世纪初期,人民海军开始组织舰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访问全球;到了本世纪10个年头以后,中国随着大型作战舰艇的批量列装,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的同时,也开始走向西太平洋地区。

随着辽宁舰的服役之后,中国海军开始加快战略转型,由原来的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远海护卫转型,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洋打击体系逐步形成。现在,中国海军以及海空军航空兵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走出传统领域,西太平洋远海演练已成常态。

总结

人民海军经历了几十年的辛酸史,从小舢板发展到航空母舰,由单纯水面力量,向海空一体作战发展,在补齐长期制约远海作战需求的防空型驱逐舰之后,人民海军开始着力补齐其他短板,在继续001/002航母、055万吨大驱、025D驱逐舰之后,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也已经开始下水,中国海军正在以前所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鹰鸽分析


中国海军强势崛起的因素可以说是特别多了,个人总结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站在政治方面的角度来看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发展的决策上基本都是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失误的,虽然说社会也存在着很多阴暗面,但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还是比较和谐的,可以说是让中国在这些年一直都是处在一个安定的状态的,经济也慢慢发展起来了,国富也就自然强兵。


第二点,中国人民族的归属感

从中国成立到现在,可以说在这几十年涌现出特别多非常优秀的科学家的,基本上每个中国人对国家的归属感都是极强的,一个民族的的凝聚力可以说会给这个国家的发展带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看起来不明显,但确实是最重要的,要是没有归属感和凝聚力,一个国家可以说是非常难发展的。

第三点,休养生息的策略

从二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世界大多数地方基本上都是处于稳定状态,有矛盾很少用战争来解决,局势可以说是很稳定的,让中国能够平稳的发展,积极的发展经济,科研,还有其他方方面面,虽然说是受到西方一定的封锁,打压等等,但中国的发展还是遏制不了的。

第四点,中国的核威慑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快就开始研究核武器了,到核武器研究出来之后,国家的安全有了很大保障,中国在世界上话语权也开始变高,其他国家可以说是不可能随便打压中国了,可以说核武器的成功研制,让中国能够平稳发展起来,威慑老美也不敢轻易动手。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也开始变好了,整体国力自然而然提升,对海军需求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这些年海军发展的特别快。



第五点,美国长期以来的威胁

可以这样说,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美国一直都是对中国有想法的,其实不只是对中国有,对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想法,而中国发展的又那么快,老美感觉对自己的霸主地位产生了影响,可以说是变着花样给中国使绊子,政治,经济军事都是这样。逼得中国不得不赶紧发展,可以说美国的威胁,对中国的发展起来一定帮助的。


最后一点就是,这是现代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最初是陆军,然后经济,科技能力都满足了,自然就要发展海军和空军了,有那个能力肯定要发展实力保护自己,所以海军近些年发展的快是必须的,未来在经济和科技能力满足的情况下,发展太空战舰都是有必要的。

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现在条件满足了能够建造航母、最新的095核潜艇、歼20、歼31还有最新的055大型驱逐舰,能够批量生产,为什么不批量生产呢?所以这十年来,中国军事实力发展的比较快,未来中国海军航母也会越来越多,实力将越来越强,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好自己。


问军一杯酒


对于这个问题我分为两大个方面来讲

从经济方面来讲:

1.得益于中国近十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且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上,中国的发展很是傲人,这为中国海军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的动力。通过一个对比来说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得益于其继承了前苏联大部分的军事力量,但是在苏联解体之后,军事力量的发展很是缓慢,因为俄罗斯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震荡,经济压力非常大,无法为军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反观美国,利用其强大的国防体系,在军备上对其他国家都有隔代的优势,这因为资金充足,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力量去研制!

2.得益于中国十几年来工业的均衡发展,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均衡。还是拿俄罗斯来说,前一段时间,俄罗斯现在唯一的航母不是被砸了一个大洞嘛,并且俄罗斯还只有一艘用来维修航母的浮船坞,这个浮船坞还有问题,不得不到中国来维修,所以工业的均衡发展对海军的发展影响也特别大,尤其是中国拥有多个高水平世界一流的造船厂,这极大的促进了海军的发展!

3.近十几年来,中国在全球各个地区的利益不断增长,中国急需要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来确保中国的全球利益,这也是国家重视海军发展的原因之一。

从海军的现状来说:

1.原有很多的舰艇都接近设计寿命或已经超期服役,急需予以更新;

2.就是补短板,对海军急需但又缺乏的装备型号进行补充;

3.需要统一舰艇型号,用统一的、先进的舰艇平台替换杂乱的各型平台,达到综合作战的需求;

这都是海军被动需要快速发展的原因。

其次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近代所受的苦难就是从海上来的,没有一个强大的海防,中国就无法重新屹立于世界。





絮恒


近十年来我国海军高速发展,肯定是因为有钱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谈何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军工科研方面可以持续大量的投入,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近十来年我国军事装备领域迎来了全面开花结果的喜人景象。

另一方面,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工业取得了大规模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工厂。2018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约4.5万亿美元,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造船业早就取代韩国多年世界第一,全国上下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海军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工业基础。



得益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海军舰艇迎来了“下饺子”的盛况,一大批先进战舰被批量建造出来,先后服役于人民海军。如056系列轻型护卫舰下水服役了近60艘,054护卫舰系列、052C/D中华神盾系列也建造了几十艘,055万吨大驱媒体报道一开工就是8艘的规模,国产首艘航母也已经下水等待服役,加上其他辅助舰艇,有人统计我国在建舰艇规模等于一中等强度的国家海军舰队规模,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