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帶您喜賞春意盎然名家鉅作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轉眼之間,2020年的春分就這樣靜悄悄的走進了我們的視野。

春分 |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帶您喜賞春意盎然名家鉅作


春分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名第四,是我國古代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先秦時期,我國已有了四季之分。《尚書·堯典》記有“日永”“日短”“日中”“宵中”四個節氣名稱,分別代表“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

春分 |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帶您喜賞春意盎然名家鉅作

春分,是季節的渡口,

喚醒了休眠的生物,

眾生百態,萬物競自由;

春分,也是忙碌的時節,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好似任何的希冀都能實現......

春分 |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帶您喜賞春意盎然名家鉅作

春分在古代的時候,又稱為“日中”“日夜分”,陰陽二氣勢均力敵,晝夜時間相同(白天與黑夜各佔12小時),氣溫寒暑各半。

春分 |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帶您喜賞春意盎然名家鉅作

豎蛋---雞蛋在春分和秋分這一天為什麼容易豎起來?科學家們分析過其中的道理。原來,春分、秋分時,南北半球晝夜一樣長,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豎蛋。選蛋有什麼訣竅呢?可以選擇生下四五天的新蛋,此時的雞蛋蛋黃素帶鬆弛, 蛋黃下沉, 雞蛋重心下降, 有利於雞蛋的豎立。

春分 |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帶您喜賞春意盎然名家鉅作

春菜---“春分”有吃春菜的風俗。在中山,“春菜”指的是一種野莧菜,又被稱為“春碧蒿”、“馬齒莧”。“春分”那天,人們到田野中採摘春菜,回家“滾湯”,名曰“春湯”。有諺雲:“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這個習俗反映了人們新年最樸實的願望。

春分 |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帶您喜賞春意盎然名家鉅作

春分時節,人們開始踏青,在清明前後尤甚。宋代歐陽修在《阮郎歸》中寫道:“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惠風和暢,蝶飛燕舞,蕩罷鞦韆夢周公,好不愜意。

春分 |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帶您喜賞春意盎然名家鉅作

春分風,夏至雨

春分有雨是豐年

春分到,燕子回,晝夜正平分

春分麥起身,

一刻值千金

春分不暖,秋分不寒


春分 |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帶您喜賞春意盎然名家鉅作

春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到來,到這一天,大好春光已經過去一半。春分這一天晝夜平分,白天和晚上一樣長。春分過後,白天一點點變長,夜晚逐漸變短,直到秋分的時候又達到晝夜平分。


春分 |  張掖市三緣博物館帶您喜賞春意盎然名家鉅作

趁著春風正暖

陽光正好

一步一個腳印

來三緣博物館暢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