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胜:中国的研发机构非常愿意分享信息及提供支援

丁胜:中国的研发机构非常愿意分享信息及提供支援

丁胜 博士生导师,药学院PI(教学科研系列独立研究员)、院长,生命中心PI

丁胜教授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开发全新的化学方法,并将其用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研究,以期发现和鉴定可以调控细胞命运和功能(例如,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中干细胞的维持、激活、分化和重编程)的全新小分子化合物。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机理;(2)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谱系(例如,神经、心脏、胰腺等)的分化;(3)人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定向分化;(4)研究细胞的可塑性和重编程过程(例如,生成iPS细胞、转分化等);(5)扩增无分裂能力的成体细胞(例如,心肌细胞、胰腺细胞等);(6)解析参与胚胎发育的信号通路(例如,Wnt、Hh、BMP、FGF等)以及表观遗传学(组蛋白和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的分子机制;(7)开发药物发现的新技术。此外,丁胜教授研究团队还会针对所发现的小分子化合物开展大量的工作,通过全面的构效关系分析、亲和层析鉴定靶标、转录组学分析、蛋白质组学分析、化学/遗传上位分析以及体外、体内生化和功能分析,对其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很多功能小分子化合物及其作用机制已经或正在被确定,它们能够通过上述生物学过程之一对干/祖细胞进行调节。这些研究将最终推动干细胞的治疗性应用,以及帮助开发能够用于体内组织、器官再生或癌症治疗的小分子药物。

做为应急工作,针对具体的实际需求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检测试剂和方法的开发是可以的,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国外的药监和抗疫相关的权威机构应该通过合理渠道,充分了解吸取中国抗击疫情以来的经验,在诊断方法、试剂的标准化以及对应的应用场景和数据的解释度上确定如何实施,进一步发现和解决新的可能问题。中国的研发机构非常愿意分享这些信息和支援提供这些相应的设备,试剂盒,以及使用方法、场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