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延庆区超额完成自管楼移交工作,100栋楼有了“管理者” 居民有了“娘家人”

2019年年底,恒安社区10栋自管楼顺利移交至香水园街道。作为2019年移交的最后一批自管楼,此次移交为延庆区2019年自管楼移交工作画上圆满句号,延庆区去年全年自管楼移交数量增至100栋。全年移交工作的顺利完成,使100栋楼有了“管理者”,也让居民有了“娘家人”。


2019年延庆区超额完成自管楼移交工作,100栋楼有了“管理者” 居民有了“娘家人”


2019年,按照属地归属原则,延庆区持续推进自管楼移交工作。截至2019年11月,全区已有39栋自管楼完成了向属地街道的移交工作。其中,川北西社区21栋单位自管楼移交至香水园街道,胜芳园社区11栋镇村自管楼以及区卫生健康委、园林绿化局、延庆公路分局等7栋单位自管楼全部移交至儒林街道。2019年12月20日前,延庆区又陆续完成了新兴东社区、区经信局等61栋自管楼移交工作。


据悉,2019年以前,延庆区共有自管楼177栋,其中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家属楼和镇村的自建楼,建设时间大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时间推移和政策变化,部分自管楼逐渐转变为商品房,且住户也不再是同单位的职工、同村的村民。作为自管楼产权方单位、村管理出现困难,辖区内街道无法提供专业物业服务,造成“两家都能管,又都没法管”的尴尬局面。


“住上楼房本来是件高兴事,直到住进来才发现烦心事儿真是不少。小区内设施维护不到位、停车也困难,就连楼道灯坏了我们都不知道应该找谁管。”谈及社区管理不到位,胜芳园社区居民纷纷道出了自己的“苦水”。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4月,延庆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对全区自管楼进行逐栋摸排,了解物业状况、存在问题,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最终,将问题突出的100栋老旧自管楼列入第一批移交范围。


“2019年,我们首先选择了42栋有代表性的自管楼作为第一批移交试点,在将其写入街道工作会任务目标的同时,还将42栋楼确定为全年最低指标。”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卢兴保说。


随后,延庆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为移交双方明确了包含自管楼配件用房、房屋物业管理材料等在内的移交内容和双方责任。通过建立“区委区政府定期调度、民政部门统筹协调、各街道及自管楼单位党政负责人直接对接”联动机制,延庆区民政局与移交双方进行一楼一议、一事一议,化解前期各类问题,使全年自管楼移交工作有条不紊向前推进。最终实现了100栋自管楼的顺利移交,超额完成此前既定的42栋任务目标。


移交后,各街道成立物业服务管理中心,对移交自管楼进行托底管理。同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实行居民需要什么“点”什么的“菜单式”服务方式和付费前免费抢先体验的“先尝后买”方式,逐步解决移交自管楼物业服务问题。移交完成后,移交社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街道管理力度得到明显加强,“接诉即办”工单量较移交前下降40%。


移交工作的完成,为推进延庆区社区规范化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相关街道负责人也纷纷表示:“今后,我们会加强社区管理,将社会管理和社区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让居民遇到问题少跑路、少烦心,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卢兴保表示:“自管楼移交工作中难免有一些困难,但是我们充满信心,必将以坚定的干劲,争取在今年全面推进剩余自管楼向属地街道移交,让居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