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先生主動把自己的股份稀釋到1%左右,這在中國很罕見。你是如何看待的?

一抹書香伴君行


任正非,全中國14億人就一個,如此成功的商人,有很多東西且是你我這樣的老百姓能明白的,有什麼資格評論?


tcsg


不上市,不圈錢,不搞房地產,研發投入千億巨資,艱苦奮鬥成長為國際一流科技企業,這是華為。

不控股,不拿天價薪酬,不驕不躁,穩打穩紮,當好企業舵手,這是任正非。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任正非顯然把後者做到了極致。


不上市,固然不能借助資本力量加快發展速度,但是也沒有了遭遇惡意收購的風險,被資本影響企業決策的問題。華為的員工持股結構,員工實際只有分紅權,持有虛擬受限股,由工會實際持股,行使股東表決權。任正非則有重大事項的一票否決權,通過內部規則確保了管理權。

華為的股份結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隨著時間發展不斷做出調整,從而更加科學規範。


華為的員工持股結構開始於1990年,主要為了解決融資問題。每股1元的價格一直持續到2001年,這在通過銀行融資困難的年代,為華為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1994年國家體改委叫停內部職工股的審批和發行,華為對股權做出調整,員工股份由工會集中託管,代行股東表決權。


華為員工與華為公司所簽署的《參股承諾書》中明確規定,員工辭職或因違反公司的規章制度被辭退等喪失持股資格之一的情況時,需要將所持股份以原值退回公司。

華為股票長期是1元每股,一旦員工離職,則同樣以1元回購,為此2003年兩位離職員工為此發起了訴訟。


2003年,深圳市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任正非持股1.0708%,華為公司工會持有餘下的股份,成立同時,華為公司工會就將所持股份全部轉給了華為控股有限公司。

至此,華為的控股結構就變成了華為投資控股公司持股99.98%,這就是當下的華為股權結構。


華為控股的公司章程明確了公司最高權力機構為股東會,而股東會議只有任正非和孫亞芳兩人參加,通過複雜的設計,確定了任正非對企業的掌控。


華為通過高工資和高分紅讓員工實現了共同富裕,大量員工成為千萬富翁,成為流動的小金庫。為了更好的發展,華為控股每年都會拿出一些股份發售,不同的員工級別還有持股數量限制,確保了新員工的權利。十五年來華為依靠這種方式實現了內部增資達到260億,融資成本更低,效果更好,還沒有上市的諸多弊端。


一家科技企業,能夠通過股權設計避免諸多麻煩,通過不斷創新實現了自我造血,持續增加的研發投入奠定了了基業長青的基礎,在當下的社會顯得難能可貴。


網傳數據顯示,任正非的年收入不過千萬級別,與某想掌舵人年薪過億相比實在不值一提,但是正因為任正非沒有過於看重個人得失,才有了華為的今天。


華為,好樣的。

任正非,好樣的。


財智成功


任正非先生真的很了不起,將金錢看的非常淡。

目前,任正非大約擁有華為1.01%的股份,有人會想究竟是誰擁有華為的絕大多數股份呢?是華為工會,包括董事及集體員工,持有公司98.99%的股份。這或許是BAT這樣的大型科技創新公司,無法做到的。

從股份構成上看,華為的股份非常的純粹,沒有各種風投基金的股權,沒人爭權奪利。擁有公司的所有人就是職工。

1987年,任正非先生與五位合夥人共同投資成立了深圳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僅2萬元。

不過到1990年,華為公司就開始建立員工廣泛的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權結構。

從1990年到2001年,華為公司的員工都可以通過一元一股的方式購買公司股票。

在90年代獲取銀行融資較為困難的初期,華為公司依靠這種內部融資的方式渡過了難關。這也是為華為現在的公司及持股結構奠定了基礎。

1997年,華為的註冊資本增加到7005萬元,增量全部來自於員工股份。

1997年,華為就開始使用職工工會進行股權託管的控股結構。

不過大家也不要擔心這種持股結構會給華為公司帶來麻煩。當職工離職時華為會回購職工手中的股票,回購價格仍然是認購時的一元。2003年,華為公司兩名資深職工將其告上法庭,認為應當按照企業淨資產回購股票。

不過經深圳市中院、廣東省高院判決,認為員工和華為的持股結構並不是工商登記股東關係而是合同關係。

也就是說,華為的持股計劃只不過是激勵職工的一種方式而已,並不是代表職工是真正的企業股東。

這在後期,華為實行虛擬股激勵機制。

華為一直號稱自己是100%有員工持股的民營企業。或許沒有員工持股計劃,也就沒有今天的華為,但是任正非先生的這種大氣,也是鑄就華為成功的另一項因素。

很多人想知道華為為什麼不上市呢?

任正非曾針對華為不上市回答道:“華為採用的是員工持股制,一旦上市,員工紛紛暴富,只想著拋股獲利,而且會變得不思進取,上市只會害了自己”。

根據華為公佈的最新財報顯示,2018年華為實現營業收入7212億元,淨利潤593億元。華為18萬職工,2018年預計人均收入是110萬元。

看到這一系列驕人的業績,或許不上市真的是對的。


暖心人社


任正非先生主動把自己的股份稀釋到1%左右,這在中國很罕見,甚至對於華為這樣的強大公司來說,這種運營的方式也是很難被效仿的,這就是華為的強大之處,是任正非厲害的地方!

好的公司制定機制,差的公司制定制度

對於目前許多的企業來說,最多的就是條條框框的制度,對於員工都是一種約束的性質!就好比,硬性規定你幾點上班,硬性規定你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硬性規定你每天的穿著,硬性規定一個考核指標,甚至根本沒有考核,死工資!!!

這樣的企業只會通過這種約束員工的制度來打擊員工的積極性,激發一種牴觸心理!

但是對於優秀的企業來說,他們要的不是制度,而是一種激勵和淘汰制!只要員工願意幹,努力幹,就給與相當高的回報!而任正非即使如此!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報道,說的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入駐華為的故事!

他是一個專門搞研發的才子,進入華為的時候,只有8000元的工資,但是憑藉著自己的出色成績,甚至孜孜不倦的努力,在短短兩年以內,工資提高到了每個月18000多元,甚至還有非常多的分紅,鼓勵機制!

而在中國其他大部分的企業裡,我們是看不到這樣的現象出現的,老闆永遠想的是如何壓榨員工,甚至是畫餅不給餅的邏輯!

更令人敬佩的是,在華為,這不是個別現象,是普遍現象!做的好的,永遠給予更多的獎勵,做的不好的,請你早早離開,就是這種完善的優勝劣汰,讓華為走到了今天!

任正非的華為是堅決不讓一滴外資進入到公司內部的

華為是鐵了心要做世界500強裡,最好的,最優秀的,100%的中國企業,這是目前BAT都無法做到,甚至未來更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

任正非不上市的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三點:

第一,不讓外資進入華為!

第二,不差錢!

第三,不想因為上市後的條條框框,來阻礙華為的發展,給華為添堵!

所以說,任正非是絕對不會上市的,華為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可以靠著不上市而不差錢的公司,並且業績,營收等都是遠遠高於BAT的總和,非常了不起!!!!

華為的股份制度是內部的,並沒有實際話語權

華為的股權結構是在內部實行的,說白了,規矩自己定!!

1、員工手裡所持有的股份,是在職員工在華為內部的“財產”,只有收益權,沒有支配權;

2、員工內部不得互相轉讓股份,對外更是如此;

3、華為內部員工滿足一定條件的,可以每年申請回購一些股份;

4、當持股的員工辦理了離職,那麼華為就會回購股份,不允許帶股外流;

5、在華為工作年限滿8年時間,並且年齡在45歲以上的員工,離職也可以繼續保留股份,但是隻享有分紅獲利的權益,不具備出售,轉讓的資格!(說白了,轉讓無效)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任正非雖然只佔有了1%多點的股份,但是在華為依然是有絕對的話語權和領導權!無非只是把公司的利益分給了所有的員工,讓大家都做了華為的大股東,讓大家都在為自己幹活,讓他們都把華為的生死存亡和自己的利益捆綁在一起!

總結

在最近5G的爭奪之中,華為一家小小的企業,居然讓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自出動,甚至動用了自己的力量來幫助高通打壓華為!說實話,讓全世界笑掉大牙,同樣也讓我們看到了華為的強大,讓我們感覺到自豪!

而在這個危機的時刻!任正非卻說,華為根本沒有害怕,反而越來越有信心了!我們可以看到每天,每個地區的華為,都是24小時燈火通明的,因為華為的存亡,就是華為十幾萬名員工的利益!這就是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斷,幾百根筷子根本無法擰斷的力量,策略!這對於任正非來說,真的是非常的聰明,有智慧!

華為如何對員工的,員工就會如何對華為

最近看到許多華為內部論壇爆出了華為員工的表態,空前一致的有信心,團結!

甚至許多人說到,本來因為家庭的原因要準備辭職的,但是因為美國打壓的事情,家裡人都反對他辭職,讓他站好這一班崗,至少要等華為度過了難關再走,因為現在走就是做縮頭烏龜!

還有人說,寧願降低自己的薪酬,也要與華為同甘共苦,一起抗戰到底!

甚至還看到有位妻子對於自己老公的對話:

“老婆,我今天可能又要加班了!”

“恩,老公,你記得按時吃飯,多喝點湯,幫助華為,讓美國人好好看看,放心吧!我能照顧自己和孩子的!”

千山萬水總是情,給個專注行不行。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琅琊榜首張大仙


所以,我一直認為,美國打壓華為的最根本目的,除了華為以民企一己之力挑戰國外幾乎所有高科技公司之外,核心還在於華為的股權和薪酬制度。

華為掘了整個資本世界的祖墳——最大利潤只集中到極少數人手裡的鐵律。而資本,是不分西方東方,國內國外的。

核心創始人無論在有無引進投資者的情況下,絕大多數都處於5%以上的持股份額,而華為任正非反其道而行之,個人僅佔約1%的股份。從華為股權及薪酬制度看,在所有資本人眼裡它就是公司共產主義。

而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是死敵!

在華為股權結構和薪酬制度下,它能招集到全球最精英的人才加盟——能者多得,這是任何一個工作者夢寐以求的薪酬目標。

如果資本學習華為的股權薪酬制度,等於自掘墳墓——違背資本的貪夢和自私本性。不學習華為,卻必將失去全球頂尖精英的助力。

所以,全球資本在華為面前遇到一個史無前例的二選一難題,對此恐懼異常,夜不能寐。怎麼辦?

答案只有一個,幹掉華為!

可以斷定,華為遇到的阻力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換個角度看一下,卻發現了一個驚喜!華為無意中開僻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時代——自下而上,由民間至政府層面的共產主義模式!華為薪酬制度的存在,為了生存,迫使更多公司不得不學習華為,這必將成為大勢所趨!學的人多了,真正的共產主義也就不遠了。

屆時,國家層面一定會藉機順勢而為!最終,由摸著石頭過河,變成頂層設計!

意外吧,厲害吧!

所以,目前僅憑華為一己之力,肯定無法面對全球資本的追殺遏制(包括國內外)。必須上升到國家層面。

由此,我給華為任正非先生寫了一封信。

尊敬的任正非先生,您好!

這段時間聽到您對教育重要性發表的一些觀點,以及對中國教育的理解和看法,深有感觸。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拉開了序幕,創新知識的重要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產生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傳承為核心的中國應試教育模式嚴重阻礙了中國文化創新,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境地。對於中國教育改革,我想談一點自己的拙見,請指教。

一、華為的股權及薪酬制度已經掘了資本的祖墳——把利潤集中到極少數資本者的手裡。在資本者看來(無論東方和西方國內或國外),華為實行的是公司共產主義,而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在傳統觀念裡是對死敵。模仿華為的股權及薪酬模式,等於資本自掘墳墓;排斥華為的模式,則天下精英必將盡歸華為。矛盾不可化解,只能上升到國家博弈層面。國家博弈的核心是文化的強弱,更進一層是教育的強弱。西方的分層教育模式培養、吸引了全球精英加盟,但資本的貪婪和劣根性決定了它只能侷限於分層教育,不能心甘情願的直指教育的核心本質。所以,這為中國提供了機會。

二、按照中國當前既有的教育發展路徑,個人預測如下:2020年高中納入義務教育;2030年大學納入義務教育;2040年教育大改革樣板啟動;2050年教育改革全面啟動;2060年教育改革效益產生,原創知識大量湧現;2070年中國基礎研究及原創知識全面超越美國,全球精英對中國趨之若鶩。2080年,中國引領人類文明進入新的征程,中國世紀正式開啟。當然,前提是必須在教育改革正確的情況下。

三、幾千年來,包括現在,所有偉大的公司只不過在販賣物(硬件或軟件)或事(服務或方案)。但是,只有販賣人的智慧才是最有價值的生意——所以,能夠開發眾人的智慧並且使之變現的公司才是最偉大的公司。華為正在建立一個萬物互聯的生態圈,但是用20至30年以後的發展觀點來看,建立一個萬智互聯的平臺才是萬物互聯生態圈的終極支撐——只有萬智互聯平臺才能為萬物互聯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這個平臺應該集“智慧的開發、交換、合作、交流、共享、交易、展示”為一體。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採集、挖掘、分析、運用智慧數據,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各種研究項目將更多的通過在線協作必將成為趨勢和主流。

四、要創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萬智互聯平臺,就必須同步建立一種以傳承、創新、就業為核心的新型教育模式——只有它才能為萬智互聯平臺提供連綿不絕的能量。這種教育模式與西方的分層教育或是所謂的素質教育不一樣,它把能力教育貫穿始終。它完全展示教育的終極目的——將每一個受教育者的潛能和特長儘可能擠幹榨盡,完全挖掘,真正實現人盡其才。相較傳統而言,它將具有獨一無二的教材和教學理念(在尊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安全、利益的硬性約束基礎上)。新教育模式下的學校不進行千篇一律的傳統考試,而是實行定製式的個性化、模塊化教育(運用大數據算法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愛好、興趣、特長組建不同的培養模塊)和學習。把對所學知識的應用、活化、實踐、創新的程度,對知識產權和專利的開發能力及價值,這兩類作為考核目標。也就是考核方式因人而異,不一定雷同,可以根據學生個人情況適時進行考核,而不必安排統一時間。具體來講,平時的教學內容由以下五部分組成:一、基礎知識學習;二、知識活化摹擬及應用課件(由社會組織提供,並以其單位名字命名)演示;三、社會實踐;四、以應用課件覆盤或創新為內容的作業;五、以個人知識應用、創新、知識產權的價值大小作為標準的考核。核心思想就是學以致用。在這樣的教育體系下,各領域的原創和大師將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五、另外,這種教育模式的存在,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數千年來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傳統陋習難題:關係型社會。一直以來,很多人善於經營關係,以方便在工作和辦事時走捷徑,從而彌補自己後天能力的不足。結果,造成不公平競爭,加劇社會矛盾。究其根本原因,不是國家宣傳正能量不到位(任何宣傳僅僅能起到治標不治本的作用,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而是僵化的應試教育對人性和人潛能的壓制。而在上述破壁式空前的全新教育體系下每個人盡展其能,沒有差生與優生之分,只有不同人才之區別,每個人都是能人,“關係”就失去了傳統的功能,每個人憑自己的真本事學習、工作、生活,何須挖空心思的走所謂的“關係”!\r

六、美國在任何領域都具備軍民兩手的進攻能力——這完美的顯示了“競爭的最高形態就是戰爭式的較量”。從主動出擊的好萊塢,到看似公正的各種行業協會和標準,還有似乎與世無爭的教育,以及那些無孔不入的形形色色基金,它們和平時是天使,需要時就是遏制對手的工具。美國諮詢業之發達,以至於沒有任何執政經驗的人也能在智庫們運作下作總統,並且有條不紊的開展治國理政的工作。很多諮詢業都有一扇旋轉門,方便不同領域的人才進出,在此過程中完成知識和經驗的交流、融合和貫通。能夠及時把現象上升到規律及理論的高度,借用大數據和數學模型進行更科學的分析和決策,然後及時加以實踐、優化、複製、推廣。這些都拜活躍的教育邊際氛圍所賜——強大普及的諮詢業把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的聯結在了一起,二者相互促進,形成一種良性互補關係。反觀中國的教育和人才流動還存在明顯的傳統界線和壁壘,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幾乎隔離開來,不能有機結合互動,社會不能形成一個合力,思維僵化,畫地為牢。所以,在產學研官之間,必須通過建立眾多且有影響力的諮詢協會和公司,破解這個沉悶的困局。這仍然離不開教育的徹底改革。

七、因此,中國教育要改革必須是破壁式的,需要最大限度拋棄之前不合時宜的條條框框。事實上,指望由上而下的改革在相當時間內是不現實的。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很多重大的社會變革都具有自下而上的傳統。諸子百家宗師們在民間的講學,導致教育在民間的興起,最後演變為科舉制度;民間海運的興起,為鄭和下西洋這個偉大的創舉提供了契機;發起於校園的五.四運動,掀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的篇章;小崗村18位農民的土地承包生死狀,倒逼中國改革開放拉開了序幕……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就做個先行者,揭杆而起,籌建一個教育集團(囊括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全階段,而非如無源之水的西湖大學之類。),率先垂範以此撬動國家教育改革儘早提上日程。至少可以為教育改革探索帶來一些經驗,避免少走一段彎路。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坐以待斃,守著一潭死水,不如奮起華為。您說呢?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感謝全體華為人真摯的的家國情懷!\r

如有可能,希望可以繼續溝通! \r


林樾子


大實話:對於有的人來說,賺一個億真的不算大事,並且他還真的對錢不感興趣,那就是任正非了。

相信大家這幾天通過看任正非先生的一些專訪的視頻,也對這位華為的掌舵人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了。馬雲曾經在演講中說到自己對錢沒有感覺,王健林也曾經說過什麼一個億是個小目標。但是,馬雲手中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肯定不少,而一個億對於王健林來說肯定也是很多錢的。不過,客觀來說,這兩條標準在任正非身上真的不過分。

雖然,這幾天在任正非先生的專訪中,任總多次提到關於錢的事,並且也沒說自己對錢不感興趣。但是,瞭解華為的人應該都明白,這家民營企業,是全員持股,並且其每年的銷售利潤要遠超過阿里和萬達的總和。並且,任總作為華為的掌門人,股份稀釋不到1%。實打實地來說,任總這才真的叫對錢不感興趣吧。

然後,咱們再來說為什麼任總的個人股份稀釋不到1%。我想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如果股份有太多被一個人把持,那麼企業就容易出問題。因為,我們作為一個人來說,肯定是很容易被手裡的權利而帶偏的,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一樣。畢竟,我們是很難做到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不膨脹的。就好比之前的劉強東事件一樣,東哥作為京東最有實際權利的人,其一言一行都對京東有著很大影響,甚至可以說跟京東股價直接掛鉤。但是,我們反觀華為,在之前,任正非幾乎沒有在公開媒體上說過話,但是,華為卻成了世界級的中國企業,這才是任總管理的藝術啊。

然後,我再跟大家分享一個影響我個人真實心理變化的事情:

前幾天,我的朋友給我分享了一個從1994年到2018年,任總累計約400餘篇講話稿內容。在我沒看這些講話稿,只是單純地聽這兩天任總的公開講話的時候,我確實感覺挺振奮人心,但是,作為一隻理性的我來說,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可能是我只看到了表面,實際上任總可能沒有那麼輕鬆。但是,當我深入研究完任總的這些年來所有的講話內容之後,我才發現,任總一直就是這麼個心胸開闊,並且極有戰略眼光的一個人。

在2010年的一個講話稿中,任總就提到過美國肯定不會放過華為,所以,必須投入全力在科技研發和人才培養上面。並給,華為培養人才的方式我感覺也是最實際的,那就是如果你真的是人才,那麼就給開全行業6倍的薪水。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華為,看到這麼一個面臨世界夾攻但依風輕雲淡的企業。

所以,任總目前所說的一切,都是其堅持多年的信仰和理想,這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國。最後,也希望我們所有人能夠支持華為!華為加油!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首先,為任正非老先生的行為點贊,作為後輩,確實沒有資格去評論任老先生的一言一行,任老先生之所以主動把自己的股權稀釋到1%左右,我是這樣理解的:

一、一個企業家的偉大情懷:

任正非老先生今年已經75歲了,自1987年創立華為以來,兢兢業業30多年,獲得過無數榮譽,為我們通訊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也創造了無數就業機會(僅華為員工就有18萬多人),可以說是我們所有企業家的楷模,對於一個優秀企業家來說,金錢早已不是自己的終極目標,家國情懷、民族振興才是一生的畢生追求,所以,對於任正非來說,個人持股是否被稀釋、稀釋了多少不會去在意,只要對公司發展有益的,就去做!

二、員工持股計劃:

華為的員工90%以上都持有華為的股份,這個在所有企業中恐怕都是很少見的,華為堅持員工持股計劃,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的優秀人才投入華為的懷抱,對現有員工也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可以讓所有員工都分享華為的成長所帶來的利潤,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華為自身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問題,而對員工不斷增發新股,勢必會稀釋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任正非主動稀釋自己的股份,確實非常難得!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資本逐利的本質,資本家也就唯此唯大。

任正非是個個案,按照意識形態的詮釋或稱紅色資本家,這在資本恣意妄為的今天是極為罕見的。

家國,情懷,社會責任。這是文明社會的體現,也是種社會成員公民素質的起碼要求。

家國就是愛國,情懷就是普系天下,造福黎民的恢宏大志,社會責任就是將自己的利益淡化再淡化,聚集天下英才豪傑,將志向轉化成百淬千煉的利劍,鬥智鬥勇,以“我不跳樓誰跳樓”的無畏勇氣,一步一個腳印去衝刺珠峰的頑強毅力,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及博大胸懷去擁抱這個癲狂的秩序再次分化的世界。

任正非,向你致敬!

快速崛起的中國,任總這樣的資本家有10%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幸事!


一片陽光喲


一個人如果把權力和金錢都看的很淡了,那大家想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才能有如此的胸懷和氣魄,這樣的人必然有更高的追求,當所有人都是股東,都在為公司的發展殫精竭慮,出謀劃策的時候,這個公司將是極具競爭力和空前偉大的,華為今天有96768個股東,他們本來都是普通員工而已,是任正非讓這些普通員工都擁有了自己的事業,他這是為十年、二十年以後大規模的戰略佈局!

有領導如任正非,企業幸甚,民族幸甚,國家幸甚!


老王評天下


不是很罕見,是沒有其他人了,不說通過各類風投不斷壯大跑馬圈地的互聯網企業了(比如多次風投過後,馬雲仍然持有阿里7%左右的股權,劉強東還持有京東集團的近17%的股權),即使是同為不上市的典型老乾媽,其股權牢牢掌握在陶碧華的家族中。

任正非的胸懷

很多人創業是為了什麼?絕大部分都是為了享受生活或者可以睜眼說瞎話般的吹牛逼,但是任總不是,他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商人了,更嚴格來說是個企業家,商人只追求利益,企業家會承擔起社會責任。看看任總,出差時自己一個人,而且還在機場自己排隊等的士,話說中國這些富豪們,沒有幾個可以做到這樣吧。

全員持股

華為屬於高新技術企業,對於人才的依賴度是極大的,如何保留住人才呢?最簡單的就是持股,為自己打工,基本上所有的科技型企業,都會有員工持股,但是往往都是高層及核心人員持股,沒有向任總這樣,把自己的全部稀釋到1%左右,其餘均劃分給員工,來保持全員的戰鬥力。

任總1987年創立華為,而1990年就開始執行全員持股制(當然早期全員持股還有一方面的因素是融資),根據表現和工作年限來拿分紅,所以華為的核心骨幹離職的很少,隨著華為利潤的逐漸擴大,越是工作年限長的老員工,分紅越多,這樣骨幹就越不會離職,保持企業人員的穩定也是企業壯大不忽略的一個因素。

另外華為堅持不上市套現,而一旦員工離開,就沒有分紅權了,就要清算股權,所以核心員工們無法通過IPO拿大筆的錢,這就避免企業出現軍心渙散的情況(有的企業IPO上市,持股人短期內套現到大量資金就會產生迷失了自我),因此對於華為而言,大家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猛幹,讓企業有更多的利潤,然後大家掙更多的分紅,這也是華為一直保持戰鬥力的原因。

總結

除華為外,其他的企業要實現全員持股可以嗎?理論上來說當然可以,但是現實很難,現在的創業者,為了快速發展,很多隻要一有機會就會引入風投獲取資金,進行快速誇張(風投可不會把自己的股權給分了),甚至做到一定程度就趕緊甩手再換一家創業(為的就是套錢),很少有可能靜下心來一步一步穩步發展的(當然這也與當前社會信息高度發達有關)。再者即使沒有風投企業穩步做到老大,也不一定會願意捨得拿出來全員持股,比如老乾媽,也是不上市的代表,但老乾媽的股權100%掌握在陶碧華的兩個兒子中,不說普通員工了,連企業的管都沒得分到一點點股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