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攒肚最多一次能攒几天?

戴丝琪


一些宝宝在满月之后,开始出现两三天,甚至四五天不拉便便的情况,这让妈妈很担心:宝宝这是便秘了?不,这其实是宝宝攒肚了。

什么是攒肚?

攒肚,其实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在《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中对攒肚这种情况的描述是这样的:

如果孩子好几天才拉一次大便,却并不肚子痛,而且大便看起来柔软、大小适中,那就不是便秘。大部分婴儿最初几周每天都会大便,随后大便的频率逐渐减少,有的婴儿甚至4-7天才大便一次。如果你的宝宝排便舒适,粪便柔软,那你就没必要担心。

如果您的宝宝2-3天,甚至4-5天排一次大便,大便过程中宝宝没有痛苦表现,并且便便仍旧是金黄色软便、无硬结干块的情况被称作攒肚。

什么原因引起攒肚?

宝宝攒肚,很多妈妈会认为是宝宝吃不饱导致的,但真实情况是:宝宝攒肚是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增强的一种表现。

宝宝满月之后,消化能力会逐步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也逐渐增强,宝宝吃进肚子里的母乳也会被更加充分地消化吸收,产生的食物残渣却很少,少到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反应,宝宝就会出现一两天、两三天,一周甚至更久时间不排便的情况。

影响宝宝攒肚的因素

一些宝宝可能出了月子就开始攒肚,但也有一些宝宝可能到两个多月才有攒肚,甚至有些宝宝每天都拉,根本没有攒肚的情况出现,什么因素影响了宝宝攒肚的情况?

※喂养方式

宝宝攒肚多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上,因为相比于配方奶粉,母乳更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食物残渣遗留少,所以更容易出现宝宝攒肚。

※母乳质量

妈妈母乳质量好,宝宝消化吸收比较好,攒肚情况会比较明显;反之,母乳质量差,宝宝可能不会出现攒肚情况。如果宝宝迟迟不攒肚,妈妈可以自查一下自己母乳喂养期间的饮食及生活作息情况。比如妈妈日常饮食中出现过多冷、凉、高油、高脂等食物,或者平时接触太多冷风、受凉,亦或者平时生活作息不规律,就会影响母乳质量,导致宝宝不能完全吸收母乳,继而影响排便和攒肚情况。

※宝宝身体情况

宝宝身体好,消化吸收能力强,吃下去的母乳消化吸收好,残渣少,攒肚情况也会比较明显;反之,如果宝宝身体情况不好,消化吸收能力不强,母乳吃进去之后残渣就会比较多,刺激身体就会出现每天排便甚至每天排便多次的情况。

宝宝攒肚会持续多长时间?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宝宝攒肚情况与喂养方式、妈妈母乳质量以及宝宝身体情况有关,因为每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攒肚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也会有差别。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攒肚一般会出现在满月后到两个月之间的这段时间,如果母乳质量好,宝宝身体佳,攒肚就可能会持续两三天、四五天,甚至小半月的时间;而对于那些母乳质量不太好,或者是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宝宝,攒肚则可能会在2月龄的时候出现,每次持续两三天,五六天;对于喝配方奶或者混合喂养的宝宝,攒肚可能根本不会出现,或者仅仅持续一两天,两三天的时间。

宝宝攒肚怎么办?

每个宝宝情况不同,攒肚持续时间也不同。但有些宝宝攒肚时间间隔有十几天,妈妈担心宝宝攒肚持续时间久会形成便秘。如果拉便便的时候,宝宝并不是特别费力,便便也是金黄色的软便,就没问题,妈妈不需要太担心,只需要每天定时让宝宝养成固定大便的习惯,并且注意给宝宝做做按摩,就可以刺激宝宝大便,预防便秘。

附按摩方法:方法1.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妈妈将手掌放置于宝宝的腹部,顺时针打圈按摩,每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如此反复进行3回。

方法2: 让宝宝仰躺在床上,握住他的双腿做屈伸运动,一屈一伸共来回10次,接着单腿各屈伸10次,可以促进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我是欣然育儿,每日与您分享优质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更多精彩等你来


欣然育儿


您好,我家有两个宝宝,对于您说的情况,我家宝宝都经历过,下面跟您详细说明一下

第一,关于攒肚子

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大便的次数一般是一到两次,小孩子也是如此,但是,刚生下来的宝宝并不是这样的。

宝宝刚生下来的前几个月,每天会拉很多次粑粑,有时候打个屁都会有粑粑,对此,很多新手爸妈都十分苦恼,一来十分消耗尿不湿,二来也很容易导致宝宝红屁屁。但是,如果宝宝攒肚了,情况就不一样了,我家二宝快8个月了,现在已经攒肚了,每天就拉一次粑粑,因此,护理起来要容易得多。

回想刚生下他的那段时间,有时候他刚拉完粑粑,正在给他更换纸尿裤,结果粑粑一下子又喷出来了,拉到隔尿垫上衣服上都是的,想到又要清洗隔尿垫什么的我也十分苦恼,不过我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次更换纸尿裤的时候下面不再铺传统的隔尿垫,而是使用一次性的护理垫,这个护理垫和我们生宝宝的时候用的护理垫是一样的,很大一块,大概有90*90厘米吧,每次垫一块在下面,弄脏了就直接扔掉,没脏的话还可以留着下次用,我买了一大箱一百多块钱,目前还没有用完。

第二,宝宝多大开始攒肚子

我家两个宝宝都是纯母乳喂养的,因此攒肚都比较慢,大概从宝宝三个多月以后大便的次数就减少了,但是一天也有个三五次,到六个多月以后一天维持在两三次,目前是一天一次,有时候两次,这时候就表示宝宝已经攒肚了。

吃奶粉的宝宝攒肚子要更早一点,我结果侄女是母乳加奶粉混合喂养,她们攒肚都比我家宝宝要早一些。

另外,关于宝宝攒肚子这个事,您一定不要着急,回想我家大宝几个月的时候,我天天着急的要死,婆婆说让我多吃胡椒帮助宝宝攒肚,我那时候吃了好多,现在想起来这个根本是没有作用的,到是相对大宝来说,二宝吃了很多益生菌,这个也是听医生的建议,可以强化爸爸的消化系统的,现在,相对大宝那时候来说,二宝更强壮,胃口更好些。

所以,如果您希望宝宝尽快攒肚,也可以适当的给宝宝补充一些益生菌。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供您参考,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我是南瓜妈妈,家有两宝,愿意与您分享育儿心得,如果您觉得有用,可以关注我,谢谢!


南瓜妈妈育儿说


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点的宝宝攒肚1-3天,也有5-7天才排次便的,或是一周以上都不排便,时间最长宝宝的有22天才排便的,但是只要宝宝吃玩、精神都不受影响,生长发育也都很好,那么家长就不用过于紧张。


什么是攒肚?

1、 我们常说的“攒肚”,首先这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宝宝肠道发育成熟的一种正常表现,常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宝宝。

2、 一般在宝宝满月前后几天至两三个月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宝宝的消化能力的完善,对于母乳可以充分地消化、吸收。所以这个时候,宝宝相对应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就会减少,也就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几天甚至一周以上的时间,才会排一次便,这种延长排便间隔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攒肚”。

“攒肚”的特点是

宝宝大便的排便时间间隔延长,但是排便时很顺利,不伴有大便干结的现象。一般来说,小宝宝正常排便性状是,金黄色的糊状便、膏状便,只要宝宝每次排便的性状都是这样的,那么就是正常的排便。

Tips:

1、家长且不可觉得宝宝好几天不排便,就给宝宝使用开塞露,或者肥皂水等促进排便的手段,这样会导致宝宝排便习惯的改变。因为攒肚是宝宝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2、所以针对攒肚,家长不用做特殊的干预与处理。耐心等待下次排便即可、 平时家长可以把手掌搓热,顺时针给宝宝按摩一下肚子,这样可以缩短攒肚的时间,促进宝宝排便,也是安全且有效的手段。


儿科医生鲍秀兰


什么是攒肚子?

攒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攒肚”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攒肚”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当宝宝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宝宝胃肠道的消化酶增多,肠蠕动增加,而且变得规律,胃肠吸收功能比刚出生时也有了很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变好,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就出现了攒肚现象。

如何判断宝宝是攒肚还是便秘?

主要是观察宝宝的便便和精神状态。如果宝宝排便比较轻松,而且拉出的便便仍然是松软的,宝宝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睡眠质量、体重增长等都没有异常,而且吃得香、睡得着、玩得好,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就是正常的攒肚现象。

如果宝宝排便比较费劲,有时会把脸憋红,拉出的便便干、硬,甚至会有拉便便时哭闹、烦躁不安等现象,这说明宝宝出现便秘了。

宝宝攒肚会持续多久呢?

这和宝宝的个体差异有关,有的宝宝出现攒肚的时间很短,持续的时间也很短。

一般会持续到宝宝开始添加辅食阶段,从刚开始,一直到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了,宝宝都会维持这个排便规律。辅食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肠道蠕动来排便便,宝宝在添加辅食后的便便可能又会多起来,由原来的几天一次,变成一天一次或者一天两次。

最后提醒家长,攒肚是正常现象,一般无需刻意治疗,家长平时可以摸摸宝宝的肚子,如果是软软的,宝宝平时能吃能玩精神好,那么只需要耐心等待宝宝下次排便即可。千万别给宝宝擅自用开塞露来帮助宝宝排便,掌握不好会造成宝宝肛门损伤。也不可用泻药,因为用药后可能会导致宝宝腹泻不止。

如情况没有好转,请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医!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知食说


我家宝宝现在43天了,从最开始的一天拉四五次到二十多天就开始一天一次,满月后就是三四天才拉一次。

而且拉的也不是很干,挺稀的,每次拉臭臭都觉得很费劲,面红耳赤的,而且是必须借助吃奶的劲才可以。[捂脸][捂脸][捂脸]

后来人家说小孩这时候攒肚子,有可能是消化系统没发育好,肚子里面有胀气,排便比较困难,所以咨询了医生,让吃妈咪爱。

也不敢多吃,怕这么小的孩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每次四天不拉我就好担心。[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可可妈妈日记


婴儿攒肚和便秘完全是两码事。

攒肚子实际上是吃母乳的宝宝一个正常的反应,一般出现在两个月到五六个月这个阶段。


原来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到两个月左右的时候突然出现便次减少,两三天甚至四五天或者五六七八十来天不拉臭臭,这个情况就叫攒肚子。

婴儿出现攒肚子,但是观察精神还是很好,排出的大便时间虽然长一些,但是还是软便,还没有什么痛苦。

婴儿攒肚子也不影响发育,精神头很好,吃的也香,我们管这个状态叫攒肚,攒肚和便秘有什么区别呢?便秘是指排出来来的大便很费劲,有时候比较干,有时候味道比较大,排便的时候,宝宝显得有些痛苦,哭闹,拉的臭臭很硬,并且食欲比较差,这种情况才叫便秘。


婴儿攒肚子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母乳比较好吸收,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消化能力差,母乳吸收不了的话会拉的次数比较多,随着长大,吸收能力越来越强了,母乳又比较好吸收,所以就形成的渣子很少了,导致便次就会减少。

四个到六个月开始加辅食了以后,增加一些菜泥,或者其他的东西以后,食物的渣子会越来越多,所以那时候攒肚子的情况就会改善。

如果要处理的话,有一些简单的方法,一是可以适当的加一些水果泥,可以选择苹果,苹果比较温和,或者适当添加像妈咪爱这类的益生菌,复方乳酸菌这类的,促进宝宝的消化能力。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碌碌无为俩宝妈,专注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大家随时留言探讨。


碌碌无为俩宝妈


攒肚原因:从宝宝出生起,宝宝的肠胃系统一直在快速的生长发育,当宝宝长到一个月龄后,宝宝肠道的排泄功能已经较出生时,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就会暂时性的出现三到五天不排便,或者是五到七天也有可能。此时,只要宝宝小便正常,精神好,能吃能喝,那么就基本上能说明是宝宝开始攒肚啦。如果情况相反,那么还是需要及时就医检查的。

攒肚是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表现为:

宝宝2~3天甚至一周不排大便,少的有长达十几天。

没有异常表现,吃奶、睡眠、玩耍都不受影响,一切正常

拉便便正常,不费劲,大便干结,是黄色的软便。

由于每位宝宝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所以攒肚的持续时间是不同的,有些宝宝可能会持续个8天-10天左右,有的宝宝可能会持续半个月或者1个月都有。

虽然持续时间不一样,但正常来说都会在2个月以后宝宝的就会大便就会少一些,但只要宝宝的消化方面没有问题就不用紧张。


艺星空


攒肚 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攒肚多发生在满月以后,纯母乳喂养,还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以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能够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使得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宝宝的排便间隔时间变长。

所以,攒肚的宝宝,不论多少天没有便便,便便也不会干燥、结块,依然是正常的软便或者糊状,排便也不会费劲。随着宝宝的生长,食量逐步增大,一般在4个月以后,宝宝的攒肚现象就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

虽说攒肚是正常现象,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但宝宝四五天甚至七八天都没有拉便便,爸爸妈妈肯定会焦虑,着急给宝宝通便,那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以宝宝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反复进行3次。

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的双腿做屈伸运动,共10次,然后再单腿屈伸10次,可以促进宝宝肠蠕动,有利于便便排出。


公益医学育儿百科


攒肚是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表现为:

  • 宝宝2~3天甚至一周不排大便,少的有长达十几天。


  • 没有异常表现,吃奶、睡眠、玩耍都不受影响,一切正常

  • 拉便便正常,不费劲,大便干结,是黄色的软便。

这就是正常的攒肚现象,为什么宝宝会出现攒肚呢?

这主要是因为宝宝的消化能力提高,母乳又相对容易更好消化,吃进去的母乳被宝宝充分地消化吸收,食物残渣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排便次数自然就少了。所以对于攒肚,宝妈宝爸不用担心,宝宝身高体重匀速增长,就是正常的,不用做干预。

看宝宝久未排便,爸妈以为是便秘,很是忧心,其实攒肚和便秘最大的区别是,便秘会让宝宝很难受,不排便时食欲可能会变差,排便时大便干结,排出困难,这很可能就是便秘。有效缓解或预防宝宝便秘的方法,是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平时顺时针给宝宝揉揉小肚子,促进肠胃蠕动,多去户外运动。


甜甜圈伐木累


攒肚是怎么回事

出现攒肚子的婴儿多为母乳喂养的宝宝,有的宝宝满月以后开始攒肚子,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

攒肚的原因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攒肚呢?这是因为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

知道了这个道理,妈妈是否就可放心了呢?其实攒肚是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用太担心。

攒肚子怎么办

宝宝出现“攒肚儿”只要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糊状),妈妈不用过于着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也不用喝水。但是新的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和抓住时机培养小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

1、定时把大便。

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但宝宝不配合不可勉强;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多喝水。

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婴儿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宝宝攒肚正常吗

宝宝攒肚正常吗?很多妈妈就很担心,因为不了解这一症状,其实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紧张。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

只要在新生儿后期就开始把大小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健抚触中,其中一节为按摩腹部,一天可做2~3次。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排便,应该说对攒肚的改善也是有效的。

攒肚和便秘的区别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宝宝如果放屁很多且很臭,应该是攒肚,妈妈不需要太着急;

宝宝如果屁少,偶尔放出来宝宝要费很大力气的样子就是便秘了,应该及时处理,不能耽搁,否则便便越来越干,宝宝受的痛苦也越大。

未来宝宝的早期教育不要忽视哦~学龄前的儿童推荐用“猫小帅学汉字”这款识字软件,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更多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小评果快乐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