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文化】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

2020年3月20日

召信臣墓在哪里?在南阳县东北?在县北淯水石堰上?那不是“墓”是“祠”?“近有庙”是指明朝时期有庙吗?南阳的召杜祠、三太守祠、五太守祠与《信臣传》中说的“而南阳亦为立祠”是一回事儿吗?——这一连串的发问,诱因是历代志书的“众说纷纭”;这飘忽不定的问题,需由本文去梳理,并试图进行定位。

【河东文化】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

1

光绪《南阳县志》(1904年)记载:“汉南阳太守召信臣墓在县东北。《明一统志》:墓在南阳县东北七十里,故向城西北淯水石堰上,近有庙。《通志》:在城东北四十里。《一统志》:墓在南阳县南。按,信臣传,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奉祀信臣冢,而南阳亦为立祠耳。明志盖误,一统志馆臣不更正之,又云在县南,殆[dài]别有据,谨录以俟[sì]考。”

【河东文化】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

初看这段文字,的确不易理解,尚需拆分解之!

(1)光绪《南阳县志》上说:“汉南阳太守召信臣墓在县东北”。

(2)《明一统志》上说:“墓在南阳县东北七十里,故向城西北淯水石堰上,近有庙”。

(3)《通志》上说:“在城东北四十里”。

(4)《一统志》上说:“墓在南阳县南”。

(5)光绪《南阳县志》的编纂者根据《信臣传》对“墓在南阳县南”等说法进行了勘误。

(6)《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中有文翁、王成、黄霸、朱邑、龚遂和召信臣的传记。《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

2

召信臣,生卒年月不详,西汉“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时,郑宏、召信臣相继为太守,劝民农桑,去末归本,民以殷富”。

《信臣传》中有两个时间点:第一个是西汉元帝“竟宁中”,召信臣“征为少府,列于九卿”。年号“竟宁”只使用了一年,即公元前33年。第二个是西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信臣传》记载:“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立祠”。

信臣年迈,卒于官任。去世若干年后的元始四年(公元4年),西汉平帝下诏,为百官卿士中有益于民众者立祠,蜀郡便以文翁、九江便以“召父”响应诏书。当年,该郡的“二千石”(汉代郡太守的俸禄为两千石故而有此官名)率领官佐属吏举行祀礼,带着供品到召信臣坟上祭祀。当时,南阳也为召信臣立了祠。

由此可见,“信臣冢”不在南阳,志书上所说的“墓在县东北”,此“墓”或许是“衣冠冢”,或许是南阳最早祭祀召信臣的场所。

【河东文化】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

3

“而南阳亦为立祠”是指南阳有召信臣祠吗?

一提到召信臣祠,很容易把我们的视线转移到南阳独山上的“三太守祠”或八腊寺旁的“召杜祠”(旧址在今南阳市仲景路即古奎楼街与召杜巷口)。

康熙三十三年《南阳府志》(1694年)记载了“五太守祠”的来历:“五太守祠,先城北豫山上有庙,祀汉召信臣、杜诗、晋杜预三太守。明成化九年,知府段坚改建于八蜡祠西。隆庆元年,通判范爱众并以后知府段坚、孙哲,改曰五太守祠。内乡柴升记,每岁春秋二仲月二十五日祭。”

这段话的意思是:以前在独山上有庙,供奉着三位南阳太守,他们是汉代的召信臣、杜诗和晋代的杜预。明成化九年(1473年),知府段坚将其改建于八蜡祠西。隆庆元年(1567年),通判范爱众把之后的南阳知府段坚、孙哲和之前的三位太守供奉在一起,改称“五太守祠”。内乡柴升记:每年春季、秋季第二个月的二十五日是祭祀日。

显而易见,明代南阳的“召杜祠、三太守祠、五太守祠”与《信臣传》中所说的“而南阳亦为立祠”之“祠”不是一回事儿。至此,我们必须再回到白河东岸的新店北区,寻找最早的祭祀召信臣的场所——“墓”。

【河东文化】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

4

《明一统志》上说:“墓在南阳县东北七十里,故向城西北淯水石堰上”。《通志》上说:“在城东北四十里”。《明一统志》成书并赐名于天顺五年(1461年)四月,《通志》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据此我们来寻找“墓”的位置。

(1)方位在县东北,两志书所说的方位一致但“里程”不同。古代的长度单位“里”具有“伸缩性”,譬如: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按照一步约0.231米计算,周秦汉时期的一里约等于现代的415米。再如:清光绪年间制定度量衡,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约等于576米。1929年以后,按照一里等于500米计。

(2)鉴于古代的长度单位“里”有长有短,我们无法以“里”定位,这就需要引入另一个参考点“淯水石堰上”。南阳县东北的白河上曾有两个石堰——丰山堰和上石堰,相距八里地。

——光绪《南阳县志》记载:“唐修丰山堰碑(佚)。永徽三年,刘单撰并书。宝刻类编云:南阳令邓慈丰山堰记,永徽三年正月十五日立。”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1942年)记载:“上石堰在县东北四十里柴里保,用石修砌,承白河水,岁久湮废。宣德壬子(1432年),知府陈正伦劝集南、唐二县及中护卫军民,北迁八里许,水利大兴”。

综合分析如下: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在白河上修建了第一个石堰叫“丰山堰”,位于丰山以东,今竹园寺村以南、熊营村以北。明宣德七年(1432年),“石堰”已迁到距离丰山堰以北八里许的“圪坦头”(今大占头),称之为“上石堰”。明天顺五年(1461年)《大明一统志》成书时,“淯水石堰”可以是丰山堰,也可以是上石堰。由此推论,“墓”在今熊营西北或大占头一带。《明一统志》上说“近有庙”,是指后来的“召杜祠”或“五太守祠”,这个“庙”不在“淯水石堰上”。

【河东文化】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

5

“淯水石堰上”的召信臣“墓”不是用来安葬召信臣的,而是用来祭祀召信臣的,其形制也许是“衣冠冢”,也许是“小广场”或“庙”,不论是何,这个祭祀场所在很久以前,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在白河无数次发大水时的滚滚洪流中。

自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修丰山堰至明宣德七年(1432年)修上石堰,白河多次发大水,下面摘录志书上的相关记载。

——宋书记载:永宁元年(公元301年)七月南阳大水;十月南阳霖雨淹害秋麦。

——金史记载:金兴定元年(1217年)南阳大水;四年(1220年)南阳大水。

——图书集成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五月乙卯南阳大霖雨,自是日至六月庚申乃止;十月南阳大水。

——元史记载:[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九月南阳淫雨,河水溢圯[yí]田庐害稼;[大德]七年(1303年)六月南阳白河、潦河皆溢;[至大]四年(1311年)南阳雨雹;延祐六年(1319年)南阳大雨水;顺帝至元二年(1265年)五月乙卯南阳大霖雨,自是日至于六月甲申,白河大溢水为灾。

——明史记载:宣德五年(1430年)七月南阳山水泛涨,冲决堤岸,漂流人畜庐舍……。

6

2019年,河东文化团队多次组织到熊营村所属的小军帐营去探访一尊端坐在亭子中的石雕人像(简称石像),此“神”究竟是谁现已无人知晓。据主事的村民邹秀善介绍,他一直守护着这尊石像,为了辨别其身份,前些年还特地通过网络将照片发给“专家”辨认,“专家”根据服饰,判定其为“宋朝人物”。邹秀善、王桂元在主持建亭、修复并重立石像时,称其为“宋朝甲午年间监管水利事业一位官员”。这里的“甲午年”来自于石像背后的“甲午年十月十五日……善人”等文字。亭子旁有说明碑,刻立于二零一七年十月一日。

2020年3月10日本人发文《千年渠首大占头》,引起广泛关注,在与李鸿永老先生反复翻查史志时,对这位“官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电话咨询了邹秀善。

熊营行政村位于新店乡的西北部,辖熊营、大军帐营、小军帐营、大柿园、耿寨、半昃街六个自然村,西临白河,东依白桐干渠,南有白洮河环绕,西北方向就是“淯水石堰”之丰山堰。

清朝至民国时期,熊营熊氏是当地大户,西至白河、东至白洮河的土地均为熊家所有。据传,在一次洪水中,石像从上游(北边)冲了下来,消失于河道。大占头“上石堰”距离熊营八里之多,而丰山堰就在熊营西北,这成为判定石像原始位置的重要参考,即:石像有可能是从丰山堰冲下来的。

又过了若干年,村民在“河上”发现并打捞出这尊石像。虽说大家并不认识他是谁,但知道是位“神”。熊营村西地势较低,东部地势高且平坦,于是,就在东部选择一高岗处建了两间庙供奉此神,当地人称这座小庙为“龙王庙”,拜谒神灵以期风调雨顺。

1958年修跃进二渠,扒掉了这座小庙,建材和石像用于修建“提灌站”。文革期间在跃进二渠的基础上修建白桐干渠,随着水利基础设施的更新,“提灌站”废弃不用。

约十几年前,熊营村民吕金堂(音)在提灌站旧址修房子,再度挖出了石像。当时因未妥善保管,致使石像“身首异处”,再后来,石像的“头部”遗失。

邹秀善一直想修复这尊石像,由于种种原因,一拖就是十年。一日,邹秀善听说石像已被他人运到山上(隐山),立刻将其追回。为了妥善保管,他与几位热心人一起选场地、建亭子,修复并敬立该石像。

这尊石像原本位于丰山堰吗?其所处位置是祭祀召信臣的场所吗?石像的人物原型是召信臣吗?——对此,河东文化团队将持续调查取证。

【河东文化】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

【河东文化】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

[后记]自2019年清明节至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南阳河东文化团队在新店乡的调查研究已从南部到北端、从白河到隐山,诸多文化志愿者心系乡土、情牵河东,成为名副其实的拓荒者、纪录者、传播者。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全民“闭门长思”,待到拨云见日之时,“民以食为天”会被高度重视;“去末归本”的古训会带给我们深度思考;最高指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将会在神州大地重放光芒。与此同时,河东“渠文化”亦异军突起,主推“召父贤圣、水利惠农;千年渠首、瓜结长藤;白桐干渠、效益河东;粮仓菜篮、野色美景;河渠交织、古今同梦;土壤改良、生态文明”六大板块。召信臣是南阳的水利鼻祖,其为民兴利,使民富裕,在西汉时期“治行常为第一”。而今“宛城好圣”,却遗忘了“本业”(农业)的圣贤“召父”,在研究并弘扬河东“渠文化”的进程中,“农圣信臣”将成为重中之重。

特别鸣谢年逾八旬的李鸿永老先生,连日来,他已查阅了与召信臣相关的古史书四十余册,完成了巨大而又艰辛的前期调研工作!


【河东文化】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