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分怀念筠子,春天如此短,她一去就不再来

在春分怀念筠子,春天如此短,她一去就不再来

在春分怀念筠子,春天如此短,她一去就不再来

今天是春分,每年这一天打卡听筠子唱《春分》也好像是身体记忆那样的自然。朴树作曲,高晓松填词,让这首歌自带不一般的基因,筠子的嗓音也透彻,还带有粗犷质感,更显得难得。当年筠子一出现便绽放,歌里唱着“来看那春天,只有一次啊”,“春天如此短,她一去就不再来”,竟和她的命运如此地相似。

不管怎么说,这一天,昼与夜长正相等,寒与暑温正相等,而往后的世界会越来越亮起来。


在春分怀念筠子,春天如此短,她一去就不再来

这几年每到春分都会想起筠子,筠子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这首《春分》,高晓松作词,朴树谱曲,收录在《春分立秋冬至》这张专辑里,也是筠子留存于世的唯一一张专辑。


专辑由高晓松和其黄金搭档小柯、小希制作,朴树、栾树、汪峰等人参与了创作,还集结了李延亮王澜王笑冬等国内顶级乐手,整个团队都星光熠熠,后来专辑销量也很是乐观。


在春分怀念筠子,春天如此短,她一去就不再来

专辑发行于2000年春天,筠子嗓音清亮有爆发力,除《春分》外,《立秋》、《冬至》、《青春》等都收获众多好评


然而,专辑发行数个月后,筠子在家自杀身亡。


她和高晓松、汪峰的两段情事最为人所知,而两个男人谁都没有给她圆满的爱情。离开高晓松后,她就和汪峰开始了新的恋情,甜蜜与忧伤如影相随,她在这一段感情里依旧没有找到归宿。爱情里的两次受挫,加上抑郁症的折磨,让她最后选择了离开。而那年她只有23岁。


事件发生后,当年还是鲍家街43号主唱的汪峰一度崩溃,写下了《美丽世界的孤儿》。歌词里是不知所措的迷惘和脆弱,“时光流走了而我依然在这儿, 已掉进深深的漩涡”。对比前一首写给筠子的《青春》,两者大相径庭,那时他们还能大步流星地在青春里穿梭,没有什么能够阻拦,也没有什么好挂碍的,在没有意识到的青春里,“脸上蒙着雨水就像蒙着幸福”。不过几年,就只剩下他一人高喊着“继续走继续忘记”来为往事疗伤。


在春分怀念筠子,春天如此短,她一去就不再来

汪峰在2000年12月发行的专辑《花火》中也收录了《青春》这一首,只是此时境遇变化,和筠子那一首早已不是一种味道


筠子离开时,还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其实我天生十分忧郁”。


有人说声音可以听出性格,筠子唱起歌来干净利落,但给人的感觉却并不是真的洒脱,更像一个早熟的女生在看透了一切后,任世事无常在身上滚落的决绝。偏偏矛盾的是,看得透的人未必看得开。


据说,她曾在访谈中透露希望能和许巍合作一首歌。后来许巍在得知筠子轻生的消息后,为了筠子遗愿,许诺为她创作一首歌,带至墓前来烧掉。


在那个年代,抑郁症还在未被大众关注的角落里,于他们这一切都忽如洪水猛兽。


同年间,许巍在录《那一年》时就已深受抑郁症困扰,后来与佛教结缘,歌中才开始出现治愈温暖的气息;三年后,朴树也抑郁了,隐匿于世,一晃十二年,再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已从少年变成了大叔。


不论哪个时代,身处何地,若有抑郁的出现,都会变成一个很难绕过的坎儿,有人能平安渡过了劫难,有人毁在一念之间。近年名人抑郁症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但庆幸他们得到认真对待和专业的治疗,依旧孤独但至少不那么盲目了。


在春分怀念筠子,春天如此短,她一去就不再来

同样是2000年,许巍即使已在和抑郁抗争,这张《那一年》依然是中国摇滚史上最好听的专辑之一


至今在知乎搜索民谣女歌手还会跳出来许多关于筠子的话题,斯人已逝,音乐之魂还长留人间。这位出生新疆的女孩,年少经历传奇,嗓音清亮飘忽,的确是民谣圈里不可多得的优秀女歌手。


我们俩合了又分像一对船桨,

总要有些入梦,

有些长留在心中。


高晓松在《立秋》中如是写道。筠子应该明白她和眼前的爱人追求的从来就不是一种爱情。她曾将高晓松带回了家,在父母面前为了高晓松的才华作辩解,并不否认他们互相死心塌地地爱过。只是年少时爱情来得冲动猛烈,消退得也同样不拖泥带水,或许是筠子太过深陷其中了。


春末夏初,经过学校外围的一处铁栅栏,白蔷薇花瓣落了一地,我不自觉就哼起“来啊来看那春天,她只有一次啊”。或许爱情过去了就不再来,就像春天一样。


春分是“昼夜均而寒暑平”,意味着希望和复苏,也意味着新旧事物的更替,所以这个节气并不只有“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温暖和煦,它还有斩断过去的决绝


筠子在歌里唱的就是她自己啊,她就是那明艳的春光,却自知美好短暂,稍纵即逝,所以迟迟不愿告别昨日的寒冬。


你不要不要脱下冬的衣裳,

你可知春天如此短,

它一去就不再来。


人性贪恋美好,却只有少部分人能安然妥善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我们总在美好到来前就忧愁不语,又在美好降落的时刻惶惶不安。有句话说,没有开始,也就没有结束。


花落化作春泥,还可开出下一季;可惜人非草木,生命只有一次,当筠子觉得无法再前行了,结束了生命的花蕾时,却无法在下个春天长出新的面孔来。


在春分怀念筠子,春天如此短,她一去就不再来


罗曼罗兰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同样,在摇滚圈中也有个著名的“27岁俱乐部”,集合了一众在27岁逝去的摇滚乐手,诸如科特˙柯本、艾米˙怀恩豪斯等。去年热映的《七月与安生》,七月死于27岁似乎也照应了这个隐喻。


或许这些看似意外的离开正是冥冥中充满戏剧化的安排,他们天资敏感,对个体独立的自由和人性的宣泄更为看重,所以在世的时长于他们而言只是生命的一个维度,所留下的作品和思想才是生命更为重要的价值。


筠子在唯一一张专辑里唱了春分、立秋和冬至,独独缺了夏至。后来朴树写了《生如夏花》,“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惊鸿一般短暂,夏花一样绚烂”,我想,这不正是筠子的写照么。


像筠子这样的歌手,不会太流行,也不需要太多,但多年后一定会成为那一个时代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