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大錢”之間的那點糾結事

不想當將軍的事情不是好士兵,同樣的不想賺大錢的人生肯定是灰色的,但是呢?

理想和“大錢”之間的那點糾結事

問題來了,你說的大錢是多少錢?

有人會說,嗯......至少......大概......

好了,別想了,這個反問只是把你的問題擋回去的方法。你所能想到的大錢,不過是你人生閱歷當中曾經知道的,有些人,有些事,有些錢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大錢”是個抽象概念,抽象概念的問題,只要用實際的可測量的反問就可以立馬化解,因為具體數值無法抽象。

大多數人提出抽象的問題,並不是為了尋找具體的答案。但是有的同學提出抽象問題,卻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屬性,還努力去現實的可測量的世界裡尋找答案。比如調查某專業畢業生,在某領域,在某城市,在某年的平均工資水平。

抽象問題,一旦你引入真實世界去尋找數據,就麻煩了。抽象問題僅僅作為調侃和抱怨的聊資是可以的。

你說不對啊,明明有很多數據的。好吧,無論這些數據是利用什麼方法得出的,就算它是真實可信的。就算你知道了今年我國工業設計界的各種收入待遇數值,可是明年你畢業時的第一份收入和這個平均值又有多大的關係呢?

正因為真實可測量的世界更加混亂複雜,所以我們才有了抽象的方法,來簡化一些問題。

我的重點當然不是要討論這個抽象不抽象的問題,而是要理解孩子們為什麼會這麼問。

一般都是在考慮要不要轉行的學生才會這麼問。

而我都是真心鼓勵學生們轉行的。只要你有這個能力。

真的能成功轉行的人,都是有其它的選擇的人。別人問我這麼多年為什麼能堅持下來的時候,我反觀自己的經歷,覺得真實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沒有別的選擇,所以才堅持下來。哪一次失業的時候,我沒想過轉行?

你會說,難道不是因為熱愛才堅持的嗎?

親愛的,在你沒有堅持過之前,是不可能知道什麼叫熱愛的。

那些真心喜歡這個專業和因為誤解而暫時喜歡這個專業的同學,是不會考慮要不要轉行的。而想轉行的同學,正在給自己找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

因為這個選擇很大,是自己人生第一次做如此艱鉅的選擇,而且長輩都給不了任何有效建議。

有的人下車了,奔去了其他的車,而身後也有很多人沒有下車。自己該怎麼辦?真的不知道這輛車會把自己帶向哪裡。

高考前,我們是不用面對這樣的選擇的,因為大家都在一輛車上。那些中途被擠下去的同學,有初中畢業就下車的,也有高中沒畢業就下車的,我們當時認為他們好慘。

但是高考完之後,大家紛紛上了不同的車,自己隨時面臨著換車的誘惑,下車的衝動。而所有人都難逃來自未知未來的恐懼,不過恭喜你,這時你才算成年了。

還在留學的同學正在考慮要不要回國,以後能不能拿到高薪,我確定的回答,你出國回來沒有任何優勢。所以他們也可能考慮轉行。

畢業後的收入是他們判斷是否轉行的主要標準。

你能說這有錯嗎?不能,這個問題其實不僅僅是這個專業的問題。而是所有大學生的問題。但是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定要分清楚,一個是以後能不能賺大錢,一個是畢業後能不能獨立生存。

一個意思是,如果以後能掙大錢,那麼剛畢業忍受一下低收入也就認了。可是,以後是多久,你等不等得起,大錢是多大,如果到時候發現大錢並不大的話怎麼辦,這是一個完全沒有定論的問題。以後的事,誰敢隨便說,誰又敢隨便信呢。

如果以後能賺大錢的說法完全不靠譜,誰又願意忍受眼前的低收入呢?

第二個意思是,畢業後,獨立生存是第一位的。那麼選擇收入更高的機會,這一點當然無可厚非。那轉行不轉行又有什麼關係呢。我自然是鼓勵的,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有的人的收入所代表的內容可能比我想象的要多。

如果我們的選擇真的很理性,分清楚了這兩個問題,其實也沒那麼多煩惱了。

最要命的是,我們兩個都想要。既想要畢業後能獨立生存,也想要以後能掙大錢。

獨立生存,不單單是你在一個陌生城市能夠養活自己,也意味著你的人格獨立。你可以花錢不再徵求長輩同意,也可以不顧傳統觀念的約束,勇敢的做一回真實的自己。也許這一天讓你等了很久。

在《前任3》開頭有這樣一段讀白,“是什麼讓一個女人心甘情願地把自己託付給一個男人?”

我想到的答案是“一個不獨立的女人”。託付雖然是愛情話題中的常用詞彙,但在現實中,它更適合用在寵物身上。因為寵物在現實社會是無法獨立生存的。

但是,一畢業就要獨立,真的好難,大學生們都沒有準備好。所以恐慌充斥著大四這個群體。恐慌讓大家逃跑,有的逃回父母的家,有的則逃往考研和出國的道路。

而第二個問題,會緊接著第一個的解決而佔據我們的內心。就算我能夠經濟獨立了,我以後會很有錢嗎?

為什麼很有錢對我們很重要,武志紅在他的書裡說過,財富從心理學角度,代表著我們的個人力量。想有大錢,不是因為我有太多東西需要買,而是它能讓我挺直腰板。當你很有錢的時候,你最可能想起的,不是什麼東西你終於可以買得起了。而可能是學生時代欺負過你的同學,也可能是那些年拒絕過自己的女生。

李玄傻在《十年》裡寫過一個煤老闆的故事。在學生時代,他喜歡班上的一個班花,而班花自然看不上他。他因為家裡窮,一直穿著比自己身形要小的舊衣服,結果體育課上褲襠扯破了,被全班同學恥笑,包括那個他最喜歡的女生。這個恥辱的時刻他記了一輩子。因為學習差,他被學校勸退。沒什麼文化的他,從小喜歡搗鼓鞭炮,於是他開始研究炸藥,做起了煤礦開採的炸藥生意,自己也在試驗過程中差點被炸死。最後成了擁有幾個煤礦的大老闆。當他有錢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著一輛悍馬,拿著百萬現金,找到了當年的班花。誰想到,班花不再是當年的貌美如花,人家孩子都上小學了。 但他依然把她帶上了車,把事情給辦了,這事他等了20年。

力量並不是底層心理需求,而是通過獲得力量可以被他人所認可,並獲得尊重。這就是為什麼有了錢之後,雖然它只是銀行戶頭的一個數字,我們也要把它換成能被他人看的到的東西,以獲得他人的認可。我們最終需要的是一種被認可的人際關係。

但是,賺大錢這事真的好難,而且現在更難。

換做以前,你也許可以憑藉20年的忍辱負重,堅持奮鬥,最終大富大貴。而現在這個時代,你的戶頭就算達到億級,第二年也可能全部清零。

股市,房價,共享單車和手機公司的起起伏伏。這些事情在以前可是沒有的。而以後可能越來越多。在你終於實現掙大錢的夢想的時候,可能只維持了半年就又被打回原形。

我們內心期待的可不是某一瞬間的力量。而是那種:從此以後......的結局。一種永恆的被認可的人際關係。很遺憾,可能也不存在了。

但是掙大錢這個夢想,我依然沒有放棄,它依然有積極的作用,只是我不再在意它具體什麼時候發生了。也許我真的到死後,才能掙到了很多紙錢。那也算是一種實現。

不過樂觀的信仰,解決不了你眼下的選擇。我說了這大半天,其實沒有給出任何有幫助的建議。

在某校的開學典禮上,一位巴基斯坦的學生也來參加,在提問環節,他的問題告訴了我們他此行前來的目的。他沒有問任何關於設計的問題,而是問,你們國家的年輕人是怎麼規劃自己的未來的?怎麼樣讓自己對生活充滿激情,怎麼樣讓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

這個問題還真的很難回答。他的問題本質,其實是“作為一個年輕人,我應該怎麼樣活著?”

《百歲人生》這本書看完之後,我有了很多收穫。我們的生命延長後,人生不再分為求學,求職,退休這三個階段。而是分為多個重複的,求學,轉行,再求學,再轉行的過程。

你用二十年完成從出生到第一次求學的過程,選擇了一個專業,就業十年。然後你又重新開始學習並進入另一個專業。

一生走完,我們可能從事過好幾個專業。同時,還可能伴隨著多次婚姻,多次創業,多個家鄉。

人生從以前固定的三個階段,到以後的完全被打散。而這期間你的財富很可能起起伏伏。

你可能多次實現掙大錢,也可能多次經歷身無分文。你會習以為常,因為人人如此。

而有錢人和窮人都得附加一個時間維度,比如他的一生中,分別在36歲和54歲的時候兩次做過有錢人。

在這種較大的人生維度下,來看當下的問題就不會那麼糾結了。

你要轉行嗎?

隨意啊,反正這輩子要轉行好幾次。

你以後會賺大錢嗎?

會的,可能好幾次吧,不過你也難免一敗塗地從頭再來,直到生命結束時一切歸零。

所以,無論你現在怎麼選擇,都不會妨礙你此生過的精彩。

放下對於不確定性的恐懼,因為它將伴隨我們的一生。努力做好眼下該做的事,無論你選擇了哪條路。

如果你有非常喜歡做的事,千萬別放棄,因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如果你是大多數人,也不必擔心,因為有很多人是中年才搞明白自己喜歡什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