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同柳如是齊肩的美人學士,集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於一身。

王微:同柳如是齊肩的美人學士,集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於一身。

西陵誇柳隱,好句出草衣

就我個人感覺來說,中國古代詩歌史上女性所作的詩詞,以明朝為最;而其中所佔比例最大的,當屬勾欄中的風塵女子;其中王微的詩詞數量是比較多,比較好的,與她齊肩的是柳如是。

明末的青樓中出現了許多很有才情的女子,王微則是其中的佼佼者。像當時的不少青樓才人一樣,她深受當時風流名士的薰陶,思想行為高度名士化。在名士的眼中,她像亭亭玉立的青蓮,志情高潔,大為後世傾倒。

王微,江南名妓,字修微,號草衣道人,明末揚州人。她七歲喪父,後隨母流落青樓。王微才情殊眾,容貌、詩詞當時與柳如是齊名,錢謙益說:“今天下詩文衰熸,奎璧間光氣黮然。草衣道人與吾家河東君,清文麗句,秀出西泠六橋之間。”;黃宗羲亦說:“當是時,虞山有柳如是,雲間有王修微,皆以唱隨風雅聞於天下。”。而“所與遊,皆勝流名士”,因有“美人學士”之稱。

王微:同柳如是齊肩的美人學士,集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於一身。

她身處明末,但受清初戰亂影響的時間很短。她也並非八豔之人,按她的年齡,當屬高一輩之人,應該是八豔的前輩了。她的年齡並無準確記載,只是後人根據她行蹤軌跡推算出來的。

她當時是同大才女柳如是齊名,兩人亦是好友,論品行、膽識和才華,都絕不在柳如是之下。然而,數百年後,人們只知道柳如是,卻很少有人知道王微。其原因何在?主要是因為柳如是嫁了位赫赫有名的文壇霸主錢謙益,而王微所嫁之人聲譽不著。

這樣大家就知道了,她同八豔不是一輩之人,當然不能入八豔之列,更重要的是,她就沒在秦淮河畔混,她是在杭州西湖畔安營紮寨,主要是在畫舫中賣藝,所以,她的名聲沒有八豔響亮就是很自然的了。

王微:同柳如是齊肩的美人學士,集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於一身。

王微個人命運多舛,兒時即流落煙塵,然而她卻從不向命運屈服,樂觀豁達,心裡總有一絲美好,嘗試著去改變自己的心態。她如末世裡的一朵白蓮花,一生似乎都是為詩詞和那遙不可及的夢活著,既沒秦淮八豔那樣曲折的情愛境遇,也無勾欄佳麗那般悽美的心路歷程。簡簡單單,平平淡淡。但我們卻可以從她平凡生活軌跡中,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奇女子,一個詩情畫意,不平凡的風塵女子。

但是,由於資料的欠缺,對王微的生活軌跡也是人云亦云地沒個準頭,即使是誰為她贖身這樣的大事也莫衷一是,因為正史是不可能有記載,她的經歷都散見於一些名士的記述,其中內容出入較大。我只能按照我瞭解的,我認為是合理地來敘述大致過程。也許對也許錯,也許荒唐,專家些就不要拍磚了哈。

王微:同柳如是齊肩的美人學士,集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於一身。

改變她生活的第一個男人叫作汪汝謙,這是一個土豪級別的名士,他為王微贖了身,並在西湖邊為她專門建了一所院落居住,取名“淨居”。但據說這汪汝謙沒有將王微當作小妾,甚至連情人都不是,只是把她當作一個紅顏知己。而且王微還有充分的人身自由,可以外出遊覽,結交朋友。

對此我只是憑直覺感到不是太可能,理由很簡單,為勾欄女贖身都是納為妾,好像沒有見到一個只是為了當作知己紅顏而贖身的。可能我是以小人度君子吧,我只是相信,為妾是肯定的,最多是這汪汝謙對王微是充分地尊重,這點也是很不容易了,其中是否有抬高自己聲名的因素就不得而知了,因為王微畢竟是名動江南的名伎。

王微很是喜歡出遊,最初她常去松江,當時叫雲間,好名字哈,當年夏完淳有首著名的詩就叫《別雲間》就是這個地方。王微在這裡結識了陳繼儒、董其昌、李流芳等大名士。我們今天在董其昌的書畫題跋和畫著中,常可見到“同觀者修微王道人也”這樣的語句,指的就是王微。她不僅以美貌,更以其風致文采令人折服。陳繼儒稱王微的詩“皆古來詩人所未嘗拈出”,董其昌贊“當今閨秀作者,不得不推草衣道人”。陳、董兩人何等人物,能得到他倆的激賞,可見王微才華之高超遠邁凡流。

王微:同柳如是齊肩的美人學士,集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於一身。

接著,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微認識了茅元儀,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名士。兩人一見傾心,不久便成了親。其實也就是當了茅的小妾,而這時這茅元儀家中早有小妾,有多少不知,但至少其中也有一名聲名遠播的佳人,她叫楊宛。

楊宛也是秦淮名妓,她字宛叔,工詩詞,繪景言情,雋爽柔婉,據時人看,王微詩高於詞,楊宛詞高於詩。在明代女作家中,,二人皆堪稱一流者。

有趣的是王微和楊宛共事一夫,按說應該如坊間般地爭風吃醋,但兩人卻情同姐妹,相處融洽,可能因這楊小姐亦是才貌雙絕之人,相互欣賞,故而有此為後人稱道的雙絕共夫的奇事吧。

但不久王微就離開了茅元儀,至於原因說法不同,一種說法是在王微的眼中,茅元儀“視姬人楊宛厚於己”,所以王微決定抽身離開;另一說法是這茅元儀風流成性,不久又納一叫燕雪的妾,王微的感情受到極大傷害,於是毅然決定與茅元儀分手。我贊同後者的說法。

王微:同柳如是齊肩的美人學士,集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於一身。

離開茅元儀後,她並沒有重操舊業,又回到了西子湖畔,閉門不出,天天讀書寫經。接著便布袍竹杖出外遠遊,她遊歷江楚,登大別山,眺黃鶴樓、鸚鵡洲諸勝,謁武當山,躋天柱峰,溯大江,上九華,登匡廬,大大開闊了眼界。

遠遊中,她結識了東林黨名士許譽卿,原本厭倦世俗不想再婚的王微一時心動嫁給了他。婚後,王微跟隨許譽卿去了京城。

許譽卿和錢謙益是好朋友,王微和柳如是亦是閨蜜,儘管兩人的歲數如同母女,說起來王微還是錢柳二人的紅娘。當錢謙益在弘光朝依附馬阮時,五次修書拉許譽卿入夥,被王微堅決拒絕,由此也能看出王微政治嗅覺是很敏銳的。

王微:同柳如是齊肩的美人學士,集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於一身。

清兵南下,王微與許譽卿及其家人一起逃難,東躲西藏,備嘗艱辛。她原本體質孱弱,身體變得越來越差。兩年後一病不起。臨終前,她讓家人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包袱,打開後只見裡面是一把剃刀和一套僧衣。她交給丈夫,鄭重地叮囑道:“如遇緊急情況,夫君要麼自裁,要麼出家為僧,你好自為之吧!”然後,帶著微笑永遠閉上了眼睛。辦完喪事後,許譽卿便出家為僧去了。

正因為王微的先見之明,使許譽卿免受清人的招附,從而保持了晚節。反觀柳如,錢謙益以“水太冷”不願殉國,晚節不保。可她後來卻一直陪伴在叛變投敵者錢謙益身邊,不能不說白璧有瑕。換了王微,即使不自殺,也會斷然離開。

王微的故事好像沒有八豔精彩,然她的才情是在詩詞創作方面,以及她特立獨行的性格,在當世之時,王微的名聲遠高於其它佳麗,即使那降清的的錢謙益在讚美自己夫人的同時,也不得不帶上王微,他曾寫詩讚雲: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近日西陵誇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

王微:同柳如是齊肩的美人學士,集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於一身。

後世對王微的評價是相當高的,清代許仲元說:“明季多奇女子,若柳是之殉節保家、方芷之相夫死國,次之則李香之卻幣潔身、玉京之潛使入道,皆可入《青泥蓮花記》,然終不如草衣道人之絕倫拔萃者。”

王微出身風塵,而其獲得的聲譽則遠非文人讚揚名妓之目光和評判標準。在他們眼中,王微未染風塵之習,不落名士牽絆,她有獨立的人格和高潔的品行,她的生命中有過男人,但她從不是任何男人的附屬品,她不僅僅是一個女人,她身上有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

施蟄存先生更認為王微的詩詞成就在柳如是之上。平心而論,王微的文才至少可與柳如是相頡頏;若論胸襟、膽識和品格,則王微明顯超過柳如是。然而,在後世,柳如是聲名如此盛大,而王微幾乎湮沒無聞,不禁令人喟嘆歷史之無情!

王微:同柳如是齊肩的美人學士,集俠氣、仙風和詩人情懷於一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