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平:退伍不褪色 戰疫顯擔當

張玉平:退伍不褪色 戰疫顯擔當

碧江區環北街道辦事處“村改居”板橋社區主任張玉平是一位退役軍人黨員,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積極發揚新時代退役軍人的光榮傳統,處處彰顯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軍人本色。在大災大疫面前,懷著一顆著力為群眾排憂解難的不改初心,帶領社區幹部和群眾為轄區居民築起一道又一道的病毒防疫安全屏障。

张玉平:退伍不褪色 战疫显担当

大年初一上午,張玉平後排左起一)在沙子坳組帶領社區幹部搭建疫情防控“網格”執勤室。

疫情就是命令,精心組織“出實招”

板橋社區地處銅仁主城區清水大道人車流量最大火車站片區,村裡的農民們土地全被國家徵用,失去了昔日土地的村民們,在環北街道辦事處的引導下,洗腳上田利用銅仁火車站商圈的優勢,紛紛創辦酒店、餐飲、超市等小微企業創業就業。作為“一村之長”的板橋社區主任張玉平深知,社區居民構成人員極為複雜,流動性強,要打贏當前這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不使出“硬招”,怎能當好群眾的“保護神”?

正當人們還沉浸在萬家團聚的歡樂氛圍中時,大年初一早上,張玉平卻悄別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人,與環北街道下派副科級包村幹部王優剛、社區“三委”幹部一道,深入老幹所、沙子坳、火車站涵洞等抗疫一線,現場研究設立6個疫情防控“網格”,號召村裡15名共產黨員和38名居民小組長及志願者充實抗疫一線,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為板橋社區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製度支持。

张玉平:退伍不褪色 战疫显担当

張玉平帶領社區幹部及志願者在老幹所疫情防控“卡口”值夜班。

防控就是責任,築牢社區“防控網”

為使疫情防控知識走進尋常百姓家,達到家喻戶曉的目的,張玉平把“疫情防控小喇叭”捆綁在自己騎了多年的電動摩托車上,每天來回流動地在社區的大街小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用最接地氣的銅仁方言號召群眾積極行動起來,少出門,不聚會,戴口罩,勤洗手,旨在讓群眾喜歡聽、聽得進、記得住,成為銅仁主城區火車站片區防控疫情最“硬核”的宣傳風景線,取得了較好的實效,“疫情防控小喇叭”宣傳出抗擊疫情的大能量。

近年來,隨著銅仁火車站商圈的崛起,再則銅仁學院附中和銅仁市實驗小學均駐在板橋社區,村民們多餘不住的房屋出租成了香餑餑。因而,暫住人口較多,給板橋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對此,張玉平在諸多困難面前沒有退縮,積極帶領社區幹部織密“防控網”,重點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上下功夫,嚴防死守社區的6個疫情“網格”防控,沒有相關證明及“健康碼”一律實行全返回程。

以心交心,共抗疫情的“暖人心”

在疫情防控進入持久階段時刻,張玉平格外關心關注社區的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時刻把困難群眾的安危冷暖記在心頭,用誠心對待每一戶困難家庭,積極向上級民政部門爭取臨時救助款項和物資,對19戶困難家庭因為受疫情影響造成生活困難,便在第一時間帶領社區幹部為貧困家庭送去生活必需品大米、食用油。年前才得到新春走訪慰問金的困難家庭,如今在疫情期間,又獲臨時救助幫扶,紛紛稱讚“張主任”是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张玉平:退伍不褪色 战疫显担当

張玉平(左起三)夜晚問候辛勤工作在抗疫一線的社區幹部。

張玉平以心交心培育共同的居民意識,得到了社區居民衷心擁戴,喚起了社區群眾對新時代社區治理的普遍認同感,有效提升了居民自治的包容水平,紛紛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來擔任志願者,形成了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喜人局面。禾梨園組農村低保精準扶貧戶晏廷生,不顧自己體弱多病的身體,每天戴著“紅袖章”自願在老幹所“卡口”執勤12小時;沙子坳組的士車組主陳平,主動放棄每天上千元的的士車營運收入,在沙子坳紫林新區防疫“網格”,戴起“紅袖章”執勤;桐梓坳村民組吊車老闆胡俊,解除與燈塔一家物流園裝卸貨物的合同,寧願不要每天幾千元的收入,也加入到社區群防群抗疫情中來,懷著對疫情抗擊的無限支持之情,在火車站疫情防控“網格”一線嚴防死守疫情輸入和擴散。

疫情尚未結束,戰疫還在繼續。張玉平仍在續寫退伍軍人黨員的無尚榮光,守護社區居民的歲月靜好。(楊澤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