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大學生殘忍傷害2歲小女孩,“抽刃向更弱者”原因何在?

“有本事,你去殺人放火!”氣極的父親脫口而出。

“好,你說的!”兒子轉身衝進廚房,抽出菜刀,噔噔噔下了樓。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貴陽清鎮市某小區內,一位媽媽帶著兩歲的女兒,在溫暖的陽光中散步。

媽媽剛從抗疫一線歸來,多日未見寶貝女兒,母女倆格外親熱。

19歲的楊某某提著菜刀,狀態癲狂。他舉目四顧,尋找作案目標。看到走在媽媽前面的小女孩,楊某某獰笑著衝過去,揪住小女孩,順勢按在旁邊的小車上,高舉手中菜刀,用最大力氣,揮向小女孩頭部,連砍5刀……

殺人之後的楊某某,竟然面無懼色,振臂狂呼:“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

19歲大學生殘忍傷害2歲小女孩,“抽刃向更弱者”原因何在?

據警情通報,犯罪嫌疑人楊某某,男,19歲,清鎮市人,就讀於廣東某高校。傷者劉某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經調查,楊某某因病休學在家。案發當天,楊某某情緒波動較大。父子倆談心時,父親得知兒子在校與他人關係緊張,遂打電話與校方溝通。此過程中,楊某某突然情緒失控,從廚房拿了把菜刀衝出家門,導致慘劇發生。

據瞭解,楊某某的父母都是下崗職工,家庭條件並不好。案發前兩天,楊某某曾從樓上扔下三個飲料瓶子,把樓下一輛小車砸壞,為此賠了人家500元錢。

19歲大學生殘忍傷害2歲小女孩,“抽刃向更弱者”原因何在?

此案,令人悲憤填膺!兩歲的小女孩,多麼惹人疼愛,若非泯滅人性,如何下得了手?更何況,小女孩的媽媽剛從抗疫一線歸來。她們,原本應該得到社會最溫暖的回饋。誰也沒想到,生活竟如此撕裂!

楊某某已年滿19歲,其惡行令人髮指,肯定會受到法律嚴懲。不過,警情通報中,或有一個伏筆,楊某某因病休學,是什麼病?如果是精神疾病,判決的結果可能存在變數。

無論惡徒最終能否伏誅,受害者家屬心中的傷口,都永不能癒合。

小女孩的不幸是偶然的,楊某某的暴戾行徑,卻有其必然性。通過個案溯源,尋找社會、家庭和學校教育的缺口,然後儘可能彌補,或是我們就此討論的更大意義所在。

“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楊某某殺人後的狂言,我們可以解讀出哪些信息?

19歲大學生殘忍傷害2歲小女孩,“抽刃向更弱者”原因何在?

第一、楊某某有強烈的自卑心理。

我們不知道楊某某在生活中遭遇過什麼挫折,但從已有信息可知,他的人際關係是很糟的。一個人,人際關係很糟,多半自卑心理較強。

因為自卑,害怕受傷害,就容易對他人設防。自卑的人,一般比較敏感,常過度解讀他人的言行,過多感知到他人的的惡意,從而心生怨恨。

自卑的人,往往表現出極強的自尊心。一旦自尊受到傷害,很容易導致喪失理智的行為。

第二、楊某某是個性格狹隘的人。

楊某某的父母都是下崗職工。現在說到“下崗職工”這個詞,年輕人會感到陌生。國企大改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由此推斷楊某某的父母應該是老來得子。

下崗職工經歷了人生鉅變,多數人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大跌。因此心態失衡,對社會充滿怨恨,這種人我見過很多。

怨恨會改變一個人的三觀,從而將生活的陰影投射到下一代身上,孩子的心胸也會變得狹隘。

19歲大學生殘忍傷害2歲小女孩,“抽刃向更弱者”原因何在?

第三、楊某某是個自我為中心的人。

楊某某在生活中遭受挫敗,為什麼要遷怒於社會,而不是從自身尋找原因?

我們或許見過這樣的家庭教育:小孩子蹣跚學步時摔倒了,大哭。奶奶慌忙奔過去扶起,說:“寶貝別哭了,都怪這地面不平,摔了我家的心肝寶貝。咱們踩死這破地面,好不好?”

孩子在學校成績不好,家長說:“咱這孩子,其實很聰明,只是不專心,容易受別人影響。”

孩子在學校做了壞事,家長說:“咱這孩子,心地善良,只是脾氣不太好,有時管不住自己。”

任何情況下,孩子都沒錯,都可以為孩子找到客觀原因,或從他人身上找原因。長此以往,孩子就成了一個自我中心的人。遇到任何事,都不會從自身找原因,只會遷怒他人。這種人,如果在生活中遭受挫折,卻找不到特定報復對象,就會報復社會。

19歲大學生殘忍傷害2歲小女孩,“抽刃向更弱者”原因何在?

我不想說“窮人思維”,這個詞現在已被用濫。但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自己的所在的社會層次越低,越想給孩子最好的,不願意孩子受委屈。

殊不知,你的百依百順,百般呵護,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應該圍著自己轉。

生活是冰冷的。你只是一片荷葉,只能給孩子方寸的遮蔽,他終究要接受人生風雨的洗禮。而這時候,孩子不但已失去抗擊風雨的能力,還會覺得,所有風雨都滿懷惡意。

他憤怒地抽出刀來,卻四顧茫然,不知該劈向何方,方解心頭之恨。於是更弱小者,就成了他的刀下冤魂。

魯迅有句名言,可以很好有詮釋楊某某暴行背後,深層的心理動因: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19歲大學生殘忍傷害2歲小女孩,“抽刃向更弱者”原因何在?

此案,令我們警醒,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讓孩子經歷必要的挫折,接受必要的磨礪,才能使孩子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的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反之,自己的人生固然不幸,也很可能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