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去他国留学,但不会他国语言,还能拿到高额奖学金吗?有什么例子?

良心真诚真实真心


给学校的投资真的已经很多很多,然而中小学教师工资变化了吗,这就是一直都要求增加教师工资的原因,社会还有太多太多问题,贪污腐败还存在很多地方,然而国家投资的钱对教师没有改变,而是大把大把地撒在不合适的地方


侬人小朱


除了校长为了拿回扣和洗钱,或者是校长私生子,要么就是就是校长跪着时间长了,舔它外国爹的下体习惯了,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让一个连中国话都不会说的洋人拿着高额奖学金就读北大的理由了!


天天向上NO1


我弟2015年去德国大使馆申请去德国留学读研,2016年拿到的留学许可,这个许可并不是说已经确定被哪个大学录取了,而是只是允许去德国那边读预科学习语言,所有开支都是自费。2017年学完预科语言后,再参加德国的一种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由学生再申请德国具体的大学,或者德国的大学也可以主动向考生发出邀请,但这些都是在预科成绩出来以后进行的。2018年才算被大学正式录取并入校,最后我弟选择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智能机械设计与制造,学费有减但不全免,生活费自己出。相比北京大学,不知道这学校怎么样


翔天738


那年我作为交换生去菲,由于不会当地语言,学校特为我设立了每年5万英镑的奖学金,为了更有利于我的学习,特意免费给我申请了菲佣,保障我按时吃饭,睡觉,洗衣服什么的。为了让我更好的融入学习环境,特意安排了7名同学,陪我补课啊,参加学校活动啊,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啊,逛街啊什么的,每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特别累!由于我从小体制弱,我还向学校申请减少一点,3个人就好,就针对辅导语文,数学,外语,其他的课程也我不怎么喜欢。我觉得到了国外,比在家里时,生活差了好多,好纠结。待续…………


PoloBenjamin


我在俄罗斯中部地区留学2年,基本上,除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去俄罗斯留学的学生,专家之外,其他人没有获得奖学金的可能。而俄罗斯本国的奖学金,一般本科阶段只针对考过国考(类似于国内高考)的分数线的本国学生以及一部分独联体国家的学生(对他们而言,俄语可以说是第二母语),奖学金包括学费,以及每个月的生活费补贴(这个比较人性化,即使都是大家公费,但是每个人每个月收到的不同,取决于学习成绩,但是最多不超过100美金),我也遇到过一些国内过去俄罗斯读本科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学生,但都是家里花了10几万买的公费名额。而且不会俄语的需要自费读一年预科,通过考试才可以入系,考不过的继续读。而研究生阶段,针对中国学生,可以获得俄罗斯公费的是在俄罗斯读过本科的获得优秀毕业证的学生(数量屈指可数),其中包括2年的学费加每个月的生活补贴,合计不到4万人民币。而国内自己考过去读研究生的没有奖学金,只有一次减免学费奖励(200人民币),而每年都会有奖学金,针对排名前10%的学生,本人获得过,金额为2500人民币不到。当初也遇到了几个中国中介,告诉我可以出售俄罗斯的公费名额,被我拒绝了。读博阶段,针对中国人的公费需要根据当年学校的政策,每年都会偏重某几个国家,但是基本上平均下来每年2.3个名额。奖学金内容和研究生阶段一样,学费加生活补贴,合计不到10万,因为读博3年,学费因为专业不同差距比较大。总之,在国外想获得奖学金,基本上很难,而且生活费基本上都需要自己解决。加上国外通常需要自己做饭,厨房空间有限,因而常常遇到某些特殊对待。总之,国外留学需要谨慎,如果受不了太多的白眼,没有强大的抗压能力,本人不建议去。


失落的俄罗斯电影


我就是教留学生预科班的汉语老师,班里的留学生,有的是自费,有的是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我所接触到的学生中,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学习动力和压力都很大,学习也特别努力。一年的语言预科,基本上能通过汉语水平五级考试。至于他们获得奖学金是否能达到几十万这是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大学情况不一样。我想国家推动一带一路,总会从全局考虑,特别是关系到国家关系。希望这些优秀的留学生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用户6993220313635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到80年代末出国的留学生,都是拿着各式各样的助学金、奖学金,去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学习的,有的是政府资助、有的是联合国项目资助、还有自己联系的大学教授的助教工作,等等。。。现在,我们对一些不了解中国、而又迫切想与中国交往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提供助学金,无可厚非! 这即是一个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地缘政治需要,也是一个世界性大国软实力扩张的要求。以后中国变得越强大,这类项目的投资也会越多越大。


用户5655026519795


据我所知,中国孩子去澳洲留学是必须满足雅思成绩的,中国留学生的学费是澳洲本地学生的三至四倍,澳洲把国际学生当成了重要的收入来源,用来补贴本国的学生,使本国大学生不但学费低廉,而且可以无息贷款十年


Mmfzx


朝鲜,对外国留学生也有高额的助学金。大约10年前是每年2万人民币,这对朝鲜的消费水平来讲已经很高了,朝鲜自己的大学生奖学金都没这么高。

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这种情况,目的是培养“亲我派”。因为很多留学生回国后会逐步进入政商领域,有利于日后的双边关系。

大多数留学生首选欧美发达国家,选我国的很少,为了长远考虑,我国用高额助学金吸引他们,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问题出在“国家为了照顾他们,给他们了超国民待遇,不惜牺牲自己学生的利益,把矛盾激化了。而这帮家伙层面太低,经常干出不省心的事,嚣张跋扈,目无法纪,搞得人神共愤。”最科学的办法是:把他们招进来,应该做好培训,培养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一旦违法违纪,立刻处罚,绝不姑息。恩威并施,才是最有效的管理办法!也是最能良性发展的办法。


—黑石—


题主是一个有立场的提问者,把所有喷粪回答都点赞了。

事实上除了英语比较强势,其他语种的国家在抢夺人才时都没办法提出语言要求,因为你不是国际通用语言。基本都只能像北大这样先签订录取意向,再安排语文预科学校学习。通过语言考试后再正式录取。留英美澳之类强势国家的可能感受不深,留学俄罗斯等国的就有感受了。说到底是影响力的比拼,我们确实没到有资格要求人家没准备留学就主动学习汉语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