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要想得到子女親情的溫潤,就不能再讓金錢壓垮他們

養老,要想得到子女親情的溫潤,就不能再讓金錢壓垮他們。

養老問題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養老難與不難,與各種因素有關:子女的孝心與能力,個人養老金積累的多少,社會養老服務市場發展水平,國家養老體制是否完善等等。由於中國社會養老模式正處於過渡發展階段,本身尚不夠成熟完善,因而靠子女養老自然還是很多老年人的首選,而相對淡化其他養老方式。

養老,要想得到子女親情的溫潤,就不能再讓金錢壓垮他們


也正因為把養老之事基本寄託在兒女的身上,希望用最難衡量的親情與道德來為養老保駕護航,所以才造成了未來養老效果的不確定性。實際上,長期來看,在上述有關養老的各種因素中,變數最大,也最難以為養老提供保障的,恰恰是親情與道德這兩個無形的因素,它不是一個子女是否孝順的簡單問題。

養老難的問題,也因此成為了一個長期困擾老人與社會的大問題。

也許有人不以為然。誠然,筆者沒有準確可靠的數據資料,但從現實中存在的案例還是可以找到依據的。對於那些子女孝順、老人幸福、和諧美好的家庭來說,其中的老人是幸運的,我們除了祝福就是羨慕,但這畢竟不是多數。

養老,要想得到子女親情的溫潤,就不能再讓金錢壓垮他們


在具體養老過程中,較高質量的養老方式離不開三個層面的支撐:

一是經濟條件的支撐。養老是需要花費的,不要只看到老年人的日常消費,這倒也不算個大頭;老年人的主要支出還在於醫療費用,用於維持身體健康或生命存在的消費。這些大家都能想得到。但還有一部分最容易被忽略,那就是人工費。老年人一旦進入到後自理時期,人工費便是一大筆開銷。

二是人員護理的不可或缺。顯然,養老不單單是錢的問題,錢,除了日常開銷和醫藥費用,它也是人工護理的經濟基礎。要相信,僅僅有錢尚不能解決好養老問題,錢必須能夠換來人文關懷,晚年養老才具有生活的意義,而不至於變成維護生命的生物性存在。

三是情感與精神慰籍的需求。很多老年人並不缺少物質和金錢條件,但還是感覺晚年過得不好。為什麼?就是因為心理上的失落與孤獨感嚴重,感情上慰籍不夠,精神上沒有寄託。部分老年人寧可和兒女鬧翻,也要再去找個老伴,就是因為這方面的缺失。

養老,要想得到子女親情的溫潤,就不能再讓金錢壓垮他們


那麼,在當下養兒防老養老模式中,為什麼越來越感覺難以為繼?越來越難以讓人滿意?也許很多人認為,能較好地照顧自己,更給予自己情感慰籍和精神滿足的,還是自己的子女。這個在邏輯上沒錯,但前提是,你不能因為養老而給子女帶來沉重的精濟負擔,一旦子女們在經濟上吃不消,就會漸漸消耗甚至損毀掉親情。所以,認為子女應該在各方面都能盡好養老義務,大多會失望的。

所以,認為養老防老,就是用親情呼喚或道德綁架去要求子女付出很多金錢,以實現養老目的,結果可能是既得不到養老錢,也喪失了親情。

這就是養老難的根源!

所以,養老問題可以交由子女解決,但不能奢望所有層面都由子女承擔,因為他們很多沒有這個能力。為了得到子女更多的親情浸潤,就不能在經濟上過度依賴他們。你可以未雨綢繆極早為自己存夠養老錢或買份養老保險,堅持走社會化養老路徑,為家庭子女親情留出滋養的空間,讓自己的晚年更加充滿溫暖與溫馨。

養老,要想得到子女親情的溫潤,就不能再讓金錢壓垮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