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留學生,都該承受辱罵

危急之時,一些留學生、華人華僑踏上了回國之路。

在大部分歸國人員都能遵守隔離政策、自覺配合的同時,也出現了少數“異類”:

比如從意大利回來,隔離時非礦泉水不喝,還要強行衝出隔離區的那個人;還有澳大利亞籍返京女子,外出跑步拒絕戴口罩,等等。

他們瞞報謊報、不配合隔離、對隔離條件挑三揀四,不吃方便麵、不喝白開水、跑步無防護,這些奇葩行為一經曝光,引發輿論聲討。

不是每個留學生,都該承受辱罵

我能理解人們的憤怒和不安,可一部分人的無知愚昧,不應該由一個群體來背鍋。我們要抵制的,從來不是留學生這個群體。

而是那些隱瞞病情,信口雌黃,把病毒帶回國內的自私鬼、胡攪蠻纏的“巨嬰”們。

不是每個留學生,都該承受辱罵

留學生也是人,也怕死,也擔心給祖國惹麻煩

很多留學生都是15-25歲的學生,還沒有走出社會,更沒有獨立經濟能力。

就算孩子不想回來,他們的父母也是怕得要死。

留學生現在在國外的恐慌,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

一是國外不太靠譜的抗疫措施,二是隨著特朗普喊出“中國病毒”,海外華人和留學生們面臨怎樣的種族歧視風險。

不是每個留學生,都該承受辱罵

再說,湖北今天零新增了,國內的疫情就快結束了。

這時候不光是留學生,連不少外籍人士都往中國跑。

從保命的角度來說,目前中國的確感染風險最低的國家了。

但是,也還是有很多留學生,選擇不回國不回家。比如阿欒。

儘管也很焦慮,但是阿欒考慮了很久還是決定留下,因為知道自己回去鄰居們會害怕,“不想給家人找麻煩,也不想給鄰居找麻煩”

不是每個留學生,都該承受辱罵

很多海外留學生也和阿欒一樣,一邊擔心著疫情,一邊卻依然選擇留在國外,不給別人製造麻煩。

出國留學或工作不等於放棄了中國國籍

最近,很多人都在網上聽到一種奇怪聲音:

“國家建設你不在,千里投毒你第一,滾!”

“留學gou們怎麼現在一個個都回來了,當時崇洋媚外玩的不是挺溜的麼???”

讓人不禁想問:留學生是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了,這些人要這麼罵他們?

說句實在話,中國的留學生們,因為疫情,在國外遭受了多少的誤解和歧視?

怎麼?現在連回自己的國家,都要看人臉色了?

不是每個留學生,都該承受辱罵

很多網友可能沒搞清楚,留學生不管在外讀書多少年,依然是中國公民。

他們的家人朋友都在國內,他們的護照上寫的也是中國。

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享有和每一箇中國人一樣的權利和義務。

想回國的話不需要經過網友的同意。

除非國家為了安全考慮,不允許留學生回國。

很多留學生們都堅定地與祖國和人民站在一起,他們絕對捍衛同胞們的抗疫成果。

疫情1月爆發時,百萬留學生都在捐錢捐物

1月20多號,國內剛開始爆發的時候,百萬留學生第一時間捐錢捐物,想為同胞們出一分力。

他們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生活費中,省出來的你一塊我一塊,甚至有些留學生給自己留了一個月房租後,就把打工賺來的錢全都捐了出去。

當時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是“熱淚盈眶”“感謝留學生們”這樣的話,現在一看出了一兩個回國不守規矩的人,就開始對整個留學生群體諷刺謾罵惡語相加,做人不能這樣啊。

前一秒,留學生還在推特上因為特朗普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而和別人罵戰,下一秒突然就被微博網友從精神上開除中國國籍了,留學生也太慘了吧?

而且,很多國外的學校停課之後,都下令所有學生搬出宿舍。

如果連家都不能回,留學生們該怎麼辦?

不是每個留學生,都該承受辱罵

這是一架回國航班上的留學生,她們還這麼小,沒有家人在身邊,又被要求從宿舍搬出來,如果連家都不能回,他們該怎麼辦?

將心比心,如果她們是你的家人,此刻你會不會指著她們的鼻子,罵她們“千里投毒”呢?

災難之下,我更願意相信愛國律己的留學生華人,佔絕大多數,我們也應該分清【海外學子】和【歸國巨嬰】。

對於那些高喊人“人權”“自由”的雙標巨嬰,我只想說:希望你們安全,希望我們也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