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死亡后,这个世界再也不会有你的存在,你害怕吗?

爪爪小妖


这个问题本不应该在此处讨论但你既然提出了此问题我就只从佛教大师的角度来回答。当年讲武堂的校长李根源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他对人死了到底会不会转世一说开始是不信的,更是认为和尚们不劳而获。某日俩个和尚出去喝花酒的行为惹恼了李大将军,借此李根源带兵到鸡足山毁佛抓和尚。当时鸡足山住持虚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使佛教圣地免于毁灭丶佛弟子免于被杀害他冒着被杀的风险与李根源正面交锋。见面时李根源将枪顶在虚云头部,说了一句你真不怕死,虚云说怕死但我不会死。随后李根源要虚云当面说服他,人死后有无灵魂问题为前提而决定佛弟子和虚云的命运。虚云运用佛教理论、爱因思恒的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及大量的人死后发生的信息传播等现象说服了李根源并在当天接受了李大将军请求收为佛弟子的请求。

从李根源拜师的情况看,人的生与死只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罢了,没必要恐惧。顺其自然活一天快乐24小时。祝天下众生愉快!


用户地上神仙


其实,我一直都在等待着有这样一个标题出现,因为我经常会觉得三十多年过去了,看过生生死死,经历离别,每天为了工作家庭烦恼,累心累身体,但突然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离开,关键还被推进炉子里烧了,世界再也没有我,我就觉得很恐怖,这么的不想离开。但这是自然规律,不仅是人,动物也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不管你活着的时候多伟大,都要面对死亡的一天,所以生活中再多的烦心事都不要再去烦恼,努力去解决吧,比如今年我37,我都不知道能多长寿,如果我只能活70多,那我已经走完一半了,如果我能活八九十岁,那我接下来应该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然可能五六十就完了,原来真的有很多人会去想这个问题,人的生命一旦结束,就什么都没有了,虽然我懂这个道理,但我想如果有一辈子多好,哪怕以另一种形态出现,或者会不会真的有天堂地狱,如果有,我觉得我肯定死会下地狱的那一种,因为毕竟我觉得我错了很多,我也愿意去为自己的灵魂赎罪。


KRIS3034


今年37岁。30岁以前经常会想这个问题,也会害怕。但如今,面对死亡反而比较坦然,除了放不下家人外,对自己本身并没什么好害怕的。

我们的一生,也许就和《楚门的世界》一样,身边能感受到的一切,都是预先设置好的程序,我们只是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的主角,当我死去,一切就归为虚无,但可能在另一个平行宇宙,我又换了一副面目重新出现,甚至不是人类,或者根本不在这个星球上。


知行派


你怕不怕都得死,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人生就象都在坐一列火车,有的人早下车,有的人晚下车,但是早晚都得下车。这只能说明人的寿命有长短,世界上没有不死之人。

虽然我们不能长生不老,但是我们能增加人生的宽度。就是说,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有益于社会的事,做一个高尚的人。人总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只要是死得其所,不遗臭万年,也就行了。你说是不?











石羊石虎邹德刚


死亡并不可怕,现在想想死了后还要被烧烤心里确实难受,自己的皮肤被点燃后慢慢融化,然后往下渗透,肌肉也被烧熟烧焦,腹部烧爆,露出的器官即可被引燃继续燃烧,面貌狰狞,露出来的骨头也逐渐被烧酥,直至被全部烧透,成为灰烬。

年龄大的人越想越害怕!因为这过程会离你越来越近!


用户5257847618277


说实话,虽然一直没有死亡的真正概念,总感觉逝去的人只是一时的离开,说不定在哪个街口就会再一次遇到。也认为死亡离自己很遥远,好像可以就这样在悠闲而美好的人世间过上很长的日子,没有什么可以剥夺这种存在。但偶尔也会想象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想到总有一天死亡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自己不再在这世上存在,一切也都烟消云散,还是非常害怕的。

生,像艸(同草)木生出土上。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土壤或地面。生命,地球生命的定义是:具有能量代谢功能,能回应刺激和进行繁殖的开放性系统。生命来自能量,每一个生命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是一个过程,生命体是这个过程的载体。

死,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本义为生命的终止。“像生人拜于朽骨之旁,死之义也。”(见《甲骨文字诂林》)。死亡,是生命能量的消失,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中止。死亡的哲学内涵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统所有的本来维持其存在(存活)的属性的丧失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终止。

当看清了生命的本质,看清了生死的面目,你还会为当下的得得失失而闷闷不乐,还会为从前的恩恩怨怨而耿耿于怀吗?

但是,生命并非了无意义。它将所有的美好都在你面前绽放。它延续了我们的种族和智慧,也让地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能拥有存在的感觉和欣喜,也让我们能思考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见《诗经·邶风·击鼓》),生命如此美好,值得紧紧拥抱。又“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见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故生不可握,死无足惧也。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天,当死亡真正来临时可以道一声:此生无憾,足矣。


画月成眉


让我想起一个段子:死去1年照片在墙上,死去10年照片还在墙上,死去100年照片依然在墙上那就🐮了。其实死了就死了,身后事至少本体是不知道了。咱普普通通一个小老百姓,没啥价值让人怀念多久。至于……至亲至爱之人……我反倒希望他们尽快忘了我。至亲之人……逢年过节烧给我个千八百亿的,我也就不托梦了[大笑]。挚爱之人……我死之前,可能会宣布我死于艾滋[憨笑]。所以嘛,还是尽快忘了我的好,不然至亲之人嫌弃我天天托梦,挚爱之人惦记着抛我的坟[黑线]


温凉曼特宁73522477


人体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由遗传物质驱动运行更新迭代,各种不同的细胞组成了躯体这个王国,它们各司其职各取所需来对维持正常运转。而你是不是以为是这具躯体的主宰?其实不是,你更像一个媒介,对外沟通的媒介。你以为你在驱动它,其实是它在驱使你!从小到大都是这具身体在向你提出各种需求,“我饿了”,“我困了”,“我病了”,“我…”,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们成功的让你觉得你是身体的主人!这具身体告不断告诉你,你不可以失去它,失去它就是死亡,死亡是很可怕很可怕的,它代表了终结,代表了无尽的黑暗!事实真是如此吗?我没死过不知道!但是当这具身体里真的出现问题了,你能命令它修复吗?你能命令任何一个细胞去做任何修复身体的事吗?不可能,你只能求助外力去干预,这种干预大家美其名曰叫做医学,而这所谓的医学只能解决各种身体问题的千分之一都不到,你总能听到这个病是无法治愈的这样的说法 ,然后你会发现其实大部分的病都是无法治愈的!所以你还认为你是这具身体的主人吗?其实它是你的主人,你只是被囚禁在里面!这里突然又想到了能量守恒,如果参考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躯体,灵魂,已是既定存在的,所谓的死亡只是从一种存在方式传递为另一种存在方式,脱离了躯体的束缚,以另一种能量的形式存在,那么你是风儿我是沙又何尝不可能呢?



脂肪侠


我见太多有权的,有钱的,年轻的,年老的,离开这世界,即使千般不舍,但却不停的在发生,一生一死一轮回。早已经看淡了。不信你到公墓地转一圈。这个世界我们都是过客,不论精彩与否,富贵与否,余生很短切行且珍惜。———————一位在殡仪馆的工作人员。


榨油哥中国龙


人来到世上是个偶然,而走向死亡是个必然。人到了五十多岁后,看到祖辈、父辈、同辈的亲人陆陆续续的死去之后,看到同学、同事、亲戚、朋友陆陆续续死去之后,便对死亡有了客观的认识。

人总是要死的,这似乎是句废话,但是,很少有人在盛年的时候认识到这一点,更少有人能够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的一生并不是一次注定成功的旅程,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得了全世界,也赢不了死亡这个最终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一出生,就被判了缓期死刑的,只不过有的人缓期六十年、有的人缓期八十年而已。在生命的尽头,无论曾经怎样的丰富与绚丽,都不过是一个苍凉的句号。从历史长河的角度讲,人生实质就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此话实乃人生的本质,理解了这句话,也就理解了人生。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大多数时候,我们觉得我们自己是宇宙的一个分子,没有这个世界就没有我。但有时候我们可以推翻这种想法,试想:当“我”没有了的时候,这个世界对于“我”还存在吗?陆游不是曾经说过:“死去元知万事空”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