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時評」專車接湖北籍工人返崗 周全!暖心

3月18日、19日,湖北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連續為零。人們期盼已久的願望終於實現,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生活生產秩序逐漸恢復,久違的人間煙火正在迴歸。在湖北,人們同樣期盼復工復產。但個別地方“談鄂色變”,給湖北籍人員返崗設卡,讓一些外出務工人員擔憂能否順利復工。

為此,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18日呼籲:“懇請兄弟省市,對湖北中低風險區的外出務工人員給予關照和支持,除健康碼外不要施加其他條件。”

另一邊,勞動力輸入大省卻出現“用工荒”問題。往常有240萬湖北籍務工人員的廣東省目前復工復產正受此影響。浙江省紹興市不少企業也面臨著湖北籍技術骨幹和普通務工人員不能及時到崗,導致生產線不能順利運行的情況。

讓人欣慰的是,這兩個用工大省正在想方設法突破困境。廣東不僅與湖北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專項方案,還接連安排專列、專車,“點對點,一站式”接回來自湖北低風險地區的務工人員,對其做好隔離和健康檢測工作後,讓工人有序返崗。浙江省紹興市、杭州市等地則提前與湖北對接或者互認健康碼,確認可返崗人員名單,並安排專列、專車接回工人。一些地方政府還承擔了運輸費和隔離費。可以說,這些舉措細緻又高效,周全又暖心,值得點贊,也值得借鑑。

首先,這體現了服務意識。一段時間的經濟停擺後,企業急需復產,工人急需返崗,這關係到生存與生活,人盡皆知。但疫情尚未結束,復工復產的前提是安全、有序,其中的挑戰可想而知。面對困難,廣東、浙江等地沒有知難而退,而是迎難而上;沒有繞開問題,採取保守、消極的措施,而是對症下藥、突破難點。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困,這既是勇於擔當,也是善於服務。

其次,這展現了治理智慧。接回工人,挑戰與風險都存在。但廣東、浙江的做法證實了一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兩地政府提前對接,共疏堵點,共破難點,互認健康碼,安排專車、專列,“點對點、一站式”精準輸送,做好健康檢測與人員管理,準備防疫物資與應急預案……每一個好辦法都來源於治理智慧,帶來的結果則是安全、高效。

最後,這彰顯了平等觀念。疫情當前,環球同此涼熱,偏見與排斥要不得。用工歧視湖北籍人員,不僅會傷了同胞的情感,更觸碰了法律的紅線。相反,省委書記、省長車站接人,橫幅寫著“粵鄂一家親”,人們說著“歡迎你們回來”……這些舉動與話語更讓人安心,也讓人暖心。這背後是平等與尊重,是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放棄彼此的情誼。

目前,一批接著一批的湖北籍務工人員順利回到廣東、浙江等地,有的返崗,有的隔離後即可返崗,工人生活與企業生產就有了保障,這值得其他地區借鑑。同時,也要提醒復工復產的企業,不要忘了擰緊“安全閥”,安全生產與疫情防控都還不能松。(央廣網評論員 陳銳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