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夫妻百事哀是當今社會離婚率高的重要原因,你們認同嗎?

小小胡紀實錄


“貧賤夫妻百事哀”是元稹一首詩中的名句,本意是說自己和亡妻作為一對同甘苦共患難的貧賤夫妻,過去做什麼事都那麼艱難,每一件想起來都讓人感到特別悲哀。而今人則簡單理解為夫妻因為貧窮寒酸,生活中什麼事都做不好,都會感覺心裡拔涼拔涼的。同時,還另有詩句與之對應:“富繞結髮千秋悅”。

正因為今人將這句話和“貧窮”聯繫過密,才認為當今社會離婚率高與“貧賤”有關,與過日子沒錢有關,並斷言為大多數人離婚的主要原因。這是片面的。君不見,很多貧賤夫妻由農村進城打拼,或撿婆爛,或做保姆,或出苦力,也沒有很多都去離婚吧?反而是一些有錢人因財產紛爭或感情出軌而導致家庭解體。



所以,“貧賤夫妻百事哀”並不是離婚的根本原因,更不是時下離婚率高的主要原因。貧賤可能導致離婚,但離婚並不一定都是因為貧賤引起和誘發。

不錯,婚姻生活就是男女捆綁過日子,它需要錢的維持,也需要用錢來不斷提升。但錢又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否則,只要錢到位,離婚現象豈不就能在世間絕跡?所以,因為貧窮而離婚的,不僅只佔據離婚案的一部分,而且也擔不起離婚率高的罪名。

那麼,離婚率高的最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夫妻“三觀”的畸變,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較之過去發生了極大變化,才導致過去羞於提起的離婚問題,到了現在卻成為了家常便飯。

一句話,這就叫人心不古!



世界觀是人們對外部世界、客觀事物與現實生活的觀點與感受,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世界觀也有著很大的不同,這就導致人們對於婚姻的態度,也和過去大不一樣。“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信念與誓言在現代的一些人看來就是傻人痴語、醉話胡言!誰是誰老公?都是臨時工!婚姻不就是兩個男女搭夥過日子嗎?好就同吃同睡,不好拍手走人,不領證都敢同居,誰還怕結婚?結婚都不怕,離婚又算啥?可見一些人已經把婚姻神聖的禮裝給扒拉個精光,剩下的就只有男女搭檔過生活,所謂“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的傳統觀念,也就淪為了一個古老的傳說。



人生觀是人們對於他人和自我人生所持有的觀點和思想。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生觀經歷了和世界觀一樣的嬗變過程。當然,不同的人,人生觀依然不同。就婚姻來講,人生觀對它的影響要更加明顯。比如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結婚是為了啥?是為了妻子丈夫兒女家庭,還是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雖然這兩者是分不開的,但過去很多人是用一生為婚姻付出,現在一些人則是用婚姻為一生服務。像《新嫁娘》裡“”三日入櫥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的淑賢行為,在今下還能找到嗎?有父母公婆侍候著還不一定滿意呢!

頭條上有一位作者在分析有關婚姻問題時總結到:婚姻是歸宿,也是束縛;因對婚姻承受不起才不想結婚,不結婚就是對自己負責!可見,有一些人,個人自由與權利突出已然超越對婚姻盡責的權重,對婚姻的責任感也就日漸式微。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人生觀持有者在越來變越多。



尤其是價值判斷,已然在更大程度上顛覆了人們的愛情觀和婚姻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戰爭年代的愛情尚且貴於生命,更何況和平歲月?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愛情的價值在一些人的眼裡,正在變成貨幣計價,這就直接導致了婚姻標準的數值化。你要和我定親嗎?得先考你一考:父母是農村還是城裡?職業為何收入幾多?買房首付還是全款?訂婚聘金多少?鑽戒多大純度多高?可有兄弟姐妹紛爭家產?婚後能否帶薪看孫?等等等等。即便對方人夠優秀,沒有這些標配也難入法眼,休想玉成良緣。古人那種“巧妻長拌拙夫眠,千里姻緣使線牽”的單純執著早已在歷史的長河裡或消沉或飄散。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自古至今,有多少真情男女“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有多少痴情夫妻“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但不管多少,無論古今,真愛情和好婚姻都離不開一個關鍵,那就是真心!心當家,情做主,真為據,這才成就了無數美麗愛情的千古佳話。

而且,也只有那些願意拿出真心、能為愛人付出、甘做婚姻忠臣的人,才能感悟到愛情的真諦,享受到真愛的美麗,擁有婚姻家庭的溫馨與呵護,而不至於因金錢地位的迷離而陷入另一種貧窮與淒涼!


教書育人生活修身


答:那時候越苦越團結,越窮越恩愛!

1、當團委書記向我介紹王工時說:“小格,我其他不說,只講兩點—— 1、小王兩次在寒冬臘月救落水兒童,這是德;2、該青年如飢似渴看書讀報,這是求知慾高。”

2、1974年5月1日我倆成為一無所有的知青苦菜花伉儷🎎

3、最苦時,一個月只用一元錢。

4、忘記飢餓最佳方法是讀書,在書本里吮吸營養。

5、1976年3月3日,小苦菜花🥦降臨。因為沒有錢產檢,孩子“危險的足位”也全然不知,無錢去醫院,在生產隊食堂裡誕生。

6、1977年恢復高考,知識改變命運🇨🇳



綏格格


不敢苟同這一觀點。

五六十年代的人們,生活比現在貧困的多,離婚率高嗎?七八十年代的人,生活也不如現在富裕,離婚率高嗎?現在的富人,富得流油的那些人離婚率低嗎?白手起家創業時的夫妻離婚的多嗎?飛黃騰達事業成功後離婚的少嗎?貧窮可能會對婚姻造成一定的傷害甚至離婚,但貧窮絕對不是高離婚率的重要原因。



我認為導致如今高離婚率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被物化了的婚姻價值觀和浮躁的心態

居高不下的離婚率讓人唏噓。離婚理由七彩紛呈,有的為錢,有的為情,有的為自我意識的覺醒,有的卻說不清理由。人們不禁要問這到底是怎麼了?這些表面上五花八門的離婚原因,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人心不再沉靜。

事實上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心態早已悄悄發生了變化。當社會的主導價值觀是金錢至上的時候,單個家庭或個人很難獨善其身,必將被社會整體價值觀所裹挾發生相應的改變。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的日子是活不下去的。



人的價值觀一旦發生改變,相應的人的思維意識和行為也必將隨之改變。當社會普遍認為唯有金錢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的時候,愛情親情也就改變了味道。你愛我有多深,月亮代表不了你的心。別拿清風明月來成就浪漫,拿錢來證明你的誠意和能力。

物質給親情愛情增色的同時,也慢慢的將親情愛情變成硬邦邦缺少柔性的易碎品。親戚還像以前那麼親媽?朋友還像以前那麼純嗎?什麼都不如錢實在可靠。什麼是對婚姻的敬畏,那個是道德底線,都不如錢值錢。這一觀點不分年齡不分性別,因此離婚率高不僅僅是年輕人的貢獻,中老年也有份額。



浮躁的心態,扭曲的價值觀,對每個人都是一種考驗。落在每個家庭中,表現也各不相同。貧賤夫妻,有的分開了,有的在一起湊合,但更多的是在一起努力。富足的夫妻,有的也分開了,有的名存實亡了,但也有很多執手偕老了。

所以說價值觀和心態才是導致離婚率高的最主要原因。

二、缺失的教育,沒有責任感,沒有擔當的男女

媽寶男,公主女,家庭的巨嬰,婚姻的犧牲品。誰之過?父母學校還是社會?我看都有推卸不掉的責任。道德教育的缺失,家庭文化的缺陷,價值觀的偏頗,導致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性格,缺乏應有的家庭責任和擔當。



有多少父母在為子女做免費的保姆,又有多少子女懂得如何善待父母?不要說贍養父母了,能照顧好自己一個小家就已經不錯了。多少夫妻為了雞毛蒜皮就離婚,不要男女相互指責,婚姻是雙方的。沒有獨立的人格,不經風雨的脊樑怎麼能夠支撐一個家?

三、“好心”的父母,慘痛的教訓

有些中國父母,習慣活在下一代的生活裡,彷彿這樣才能真實地體現存在感和幸福感。雖然你是出於心疼自己孩子的角度,或者是出於無奈,但好心有的時候也會帶來不好的後果。除去子女自身的問題,有沒有因為父母的原因導致子女離婚?答案是肯定的。過去說婆婆攪合孩子離婚,現在的丈母孃也夠厲害。



我相信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天下沒有那個父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離婚不幸福。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要漸行漸遠,那樣孩子才能長大。即使你再不放心,也不可能陪伴他一輩子。與其到老了閉不上眼,不如趁自己還在鍛鍊他承擔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四、永無止境的攀比心讓婚姻失衡

中國人都有一顆強大的攀比的心,什麼都要比,比父親,比老公,比孩子。攀比讓原本還算平和的心態,變得不平和。讓原本和睦的家庭變得不再安寧。攀比讓夫妻雙方失衡,讓婚姻淪為犧牲品。



人心不足,難以平衡。幸福感不會青睞永不滿足的攀比心。

幸福的家庭大多千篇一律,不幸的婚姻各不相同。紛紛擾擾的社會,熙熙攘攘的人流,相聚的,別離的,各有原因。任何原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滲透,互為表裡。所以要說清楚現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還是要進一步調研分析的。


缺席的審判長


我有不同看法,有錢,有權也會離婚,比如老總,高管,和有錢的大款,他們先是找小妼,找小三,然後就離婚了,主要是喜新厭舊了。講白了就是有錢燒的,主要的原因是錢惹的禍有錢任性的表現。這裡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我以前看過的一個電影叫什麼名字我忘記了,大概我記得國民黨與我們紅軍打仗,最後他們抓到了共產黨的幹部,他們如獲至寶,也為發了大財了,渾身上下到處搜,只搜到一支鋼筆,和一塊懷錶他們冷笑著說:你們共產黨當官的這麼窮難道沒有什麼財寶嗎?當官的說我們共產黨就是為人民幹革命的我們當官的不像你們收刮老百姓,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你們只能砍掉我的頭。而決不能拋棄我的信仰。我不說誰大家都能猜到他就是革命烈士方誌敏,我現在回想起來還記憶猶新。在這裡我到建議,年青人要多讀書,讀好書,我以前看過的書不妨給大家推薦一下《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草原烽火》《小城春秋》《林家鋪子》《紅旗譜》《野古春風斗谷城》《敵後武工隊》《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衝破黎明前的黑喑》《戰火中的青春》《三月雪》《苦菜花》《迎春花》《戰鬥在敵人心臟》《紅巖》《春》《秋》《家》《紅旗譜》《暴風驟雨》《紅旗飄飄》等好多了,這書一般圖書館都有辦個圖書證,就可以借看,過去書的作者的水平比現在要高多了,看過三四部小說,你的寫作水平會有很大的提高的,其碼不會拿筆不知道寫什麼啦!好了!有點扯遠了,現在的離婚都是好曰子過多了,有點捉了,私心太重了,所以還是學習少了多看書,我認為對你一生都有用。


L丨u丿丨


不認同,就說今年身邊認識的人吧。都是40多歲離婚。有兩個是老公同學。另一個是開孕嬰店的。理由都是男方有人了。而且都是有男孩。其中一個倆男孩二胎和我家老二差不多大。到了這個年齡經濟已經不能算問題了。房車事業。離婚原因都是出軌。


圓滿的秋天


不認同這一觀點。

試問五六十年代建國初期貧窮吧,有幾個離婚的。一心用在建設社會主義上。

試問七十年代富裕嗎?有多少離婚的。懂禮儀知廉恥有道德。

現在富裕了吧,為什麼離婚率這麼高。

一是性開放惹的禍,不知廉恥。道德缺失,不以為恥反而為榮。

二是虛榮心作怪,攀比心強,沒有擔當,沒有責任感,有奶就是娘。

三是明星效應,讓那些不知廉恥沒有底線的明星帶壞了社會風氣,明星都今天是他的新娘,明天是你的新娘了,有些明星天天當新郎,夜夜做新娘,毒害了一大批青年人中年人…...

四是渣男渣女,有些渣男結婚不是為了過日子,玩女人,騙錢財才是目地。渣女利用自身資源,騙取錢財,有錢就過沒錢找下家,一生嫁七八家…...

五是有權有錢有勢的破壞婚姻規則,抱二奶養小三玩小四摟小五,破壞多少家庭…...

六是夫妻性生活不和諧。有些男人天生性無能不堅挺,有些男人為了一時快樂吃了黑心廠家生產的性藥,導致性功能下降,妻子性趣大滿足不了妻子性慾要求…...

七是不育不孕症。有一部男人天生無精子或少精子,也有後天的,使妻無法懷孕,有些女人先天性不育不孕症無法懷孕,不能繁衍後代……

八是社會風氣不正,現在是笑貧不笑娼,過去離婚是見不得人的事,現在說是本事。道德缺失,沒有恥辱感……


平安92200


我是小雪,我來答題!

小雪不認同這個觀點,貧賤並不是離婚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到古代,是古代當時丈夫休妻的原因嗎?答案並不是!貧賤夫妻更重情義,而富豪家庭裡的王孫公子,到時三妻四妾,隨時都可以一封休書送上!而貧賤在當今社會,離婚率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20世紀40年代,錢鍾書曾妙喻婚姻為“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時過境遷,現在的人大多數還會選擇走進“圍城”,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近幾年,“想出來”並付之行動的人越來越多,且有持續增多的趨勢。記者從縣民政局得到一組數據,2009年,臨朐縣內共有9429對男女登記結婚,553對夫婦協議離婚;而到了2014年,登記結婚男女為7277對,協議離婚的夫婦為1283對,離婚率上升132%。而且從數據統計分析來看,離婚人群年齡20—30歲之間的佔了總離婚人數的41%,45—50歲的佔到總離婚總人數的14%。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離婚率的快速上升呢?記者在全縣範圍內隨機發放了150份調查問卷,其中收到有效問卷123份。根據調查問卷的反饋結果和民政局、法院提供的數據分析,以及對離婚當事人、模範家庭、有關專家等的採訪,記者對於離婚率上升的原因,做出了這樣的分析。

首先是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觀念轉變。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國人觀念發生巨大變化,以前“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得過且過”保守婚姻觀念發生轉變,離婚已經不再是一個聞之色變的敏感詞,越來越多的人出於對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追求,主動提出離婚,走出不幸福的“圍城”。8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逐漸進入婚姻生活,受現代婚姻觀念的影響,成為離婚的主體。2014年我縣辦理離婚登記中,“80後”離婚佔比高達58.1%。不僅如此,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外出打工的人員日益增多,外出務工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發生了變化。發達城市生活帶給他們巨大的誘惑,再加上不少夫妻長期分居,感情的地域疏遠,婚外情便乘虛而入,導致婚姻最終解體。另外,夫妻一方發生重大事故致殘或長期患病、一方不能生育等也是導致離婚率特別是農村離婚率年年走高的原因。

其次是夫妻雙方家庭責任感缺乏,自我意識過強導致矛盾激化。一方面,80後獨生子女成為離婚主力軍,他們從小就是家裡的“小太陽”,受到家長的過分溺愛,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結婚之後依然堅持故我,片面強調個人幸福和婚姻自由權利,而忽視婚姻生活應秉持的道德倫理準則和應有的奉獻、應盡的義務,婚內“出軌”、情感糾紛成為離婚一大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再婚家庭的離婚率也居高不下。二次婚姻往往牽扯到比較複雜的問題,如子女、財產及社會關係等。當出現家庭成員之間相處不融洽,或產生了財產分割問題,就會有嚴重的家族矛盾出現,矛盾愈演愈烈,離婚也就隨之而來。除此之外,還出現了“假離婚”的現象。這種情況出現,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房產稅政策。夫妻為了少繳稅或不繳稅,選擇暫時離婚,等成功逃避房產稅後,再選擇復婚。還有一部分是男女一方特別是男方因借貸或為他人擔保,資金鍊斷裂後,便離家玩失蹤,為了妻子孩子少受連累或騷擾,辦理“假離婚”。不過也有少數因“假離婚”演變成了真離婚,給對方和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從深層觀念看,離婚問題凸顯也折射出一部分人婚姻契約精神的淡化和婚姻家庭道德責任的弱化,一些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亟待提高。

導致離婚的因素還在於夫妻雙方的衝動。有一對年輕人,認識不到一個月就閃電登記結婚,結果領結婚證後沒有幾個月,他們又來辦理離婚。記者從縣民政局瞭解到的數據顯示,2013年1月4日,為了“愛你一生一世”,我縣當天有280對新人登記結婚,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有15對辦理了離婚手續。民政局工作人員還介紹說,有一對年輕夫妻一時衝動到民政局辦理離婚,因非工作日,民政局無人上班,男子一怒之下,乘著酒意將民政局婚姻登記大廳的玻璃門打碎。最後派出所介入此事,鬧事男子被罰款2000元,之後該男子也沒再來辦理離婚事宜。

導致離婚的因素還有立法變革。2003年國務院頒佈的婚姻登記條例大大簡化了辦理登記離婚的手續,這一方面保障了離婚自由,另一方面也給那些衝動型離婚或草率型離婚打開了方便之門。調研發現,新條例出臺後辦理離婚的速度雖然提高了,但對婚姻的態度更草率了,一週婚姻、一月婚姻、半年婚姻已非個例。2014年我縣辦理的離婚登記中,1年內的“短暫婚姻”離婚佔比達到13.6%。民政局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的有關法律條文更趨於人性化,調解已不是必備程序,只要雙方當事人意願明確,手續齊全,按照規定,就得現場辦理,“勸和不勸離”成為一種無奈。相對於“走民政”辦理離婚的“容易”,“走法院”訴訟離婚的就“困難”些。記者從縣法院瞭解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縣共受理訴訟離婚案826件,判決離婚或調解離婚420件(對),今年上半年,受理訴訟離婚案376件,判決離婚或調解離婚185件(對),佔比僅5成左右。

離婚率居高不下,不僅造成家庭問題,還致使社會出現更多的不穩定因素,遭成公共安全隱患,給社會造成危害。其危害首先表現在未成年人的成長問題,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缺少了來自父母的正常關愛,更易發生犯罪和焦慮、抑鬱、敵對等不健康心理。其次是容易造成貧困問題,離婚的受害者一般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在離婚案例中,有85%的孩子被判給了女方,男方大多再娶,更加重了收入低的一方的經濟負擔。

降低離婚率刻不容緩,需要各個階層的共同努力。對於政府而言,一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正確的婚姻觀念,增強人們的家庭責任意識,減少衝動離婚的概率。二要通過法律途徑提高離婚成本,在條文上為離婚設“門坎”置“障礙”,設立冷靜離婚期,延長離婚審核期。並建立離婚疏導干預機制,充分發揮居委會等基礎工作單位的作用。對於個人而言,一要增強自身的責任觀念,承擔起婚姻賦予自身的責任。二要學會溝通,懂得理解。三要理性思考,慎重面對婚姻。婚姻不是兒戲,生活更應多些理性。

調查信息來源網絡~圓潤置業

我是小雪,一個來自情感的精靈,我與你的距離只差一個你的關注!


小雪解情感


我不贊同你的觀點,現在只要知足就沒有離婚的,五六十年代生活那麼清苦都沒有幾個離婚的,只有下賤的人才離婚。應該遵從孔子說的:飽暖思淫慾、貧賤起盜心。現在人離婚一個是男人的淫慾,另一個是女人的不知足。


粟特王


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吧


追夢者152724661


不認同,現在網絡太發達,年輕人都喜歡上網聊天,遇到志同道合的就聊個沒完,小兩口哪裡有不吵架的,一吵架,就想起網友的好,就會提到離婚,不都是因為經濟問題;第二種可能就是,現在孩子是獨生子女的比較多,都任性慣了,誰也不服誰,一不順心,就鬧離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