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锻炼 才是战“疫”正确姿势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915名高校学生发起关于“宅家运动”情况的调查,发现15.39%被调查者在家期间会严格执行锻炼计划,39.96%选择间歇性完成制订的运动目标,还有44.65%在家很少运动。(3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超长假期学生“宅”在家里,停课不停学,体育锻炼几乎没有了。特别是中小学生,自制力不强,体育锻炼更成了一种奢望。

众所周知,学生长时间“宅”家不运动,会造成肥胖;学生久坐、久卧、长时间上网,也会有损视力,让身体抵抗力降低。显然,这不利于学生抵抗疫情,更不利于其拥有强健身体建设祖国。

停课不停锻炼,才是学生战“疫”正确姿势。为此,还需多方合力。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制度规范,推进学生“宅”家停课不停锻炼。比如,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指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认清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在家自觉开展体育锻炼,“每天最好进行中等强度的居家体育锻炼1—2小时”。

学校要着眼学生需求,让体育老师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发网络体育课程,使课程更有创意。比如,做热身运动、伸展运动、足球操,打长拳,做瑜伽……做好疫情之下学生体育评价方案,引导学生停课不停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家长要做好孩子停课不停锻炼的监督,当孩子玩网络游戏时及时提醒,督促孩子锻炼身体,当孩子叫累不想继续运动时,鼓励孩子坚持。同时,家长做出表率,和孩子一起运动,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锻炼气氛。

当然,“宅”家学习的学生,更要自觉制订可操作性的体育锻炼计划,比如,深蹲、引体向上等,或利用家里的跑步机、健身车锻炼等,确定每天锻炼目标和时间。有时学生对自己稍加“强迫”,停课不停锻炼还是并不难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