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历史!八路军在山东抓获一名俘虏,调查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1941年7月下旬的一个夜晚,刚刚下过一场大雨。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第九团团长许云轩、政委岳拙元带领四、七、八3个连队,从清河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向北河村开进。

北河村位于清河根据地的边沿,向东5公里是日军的道口村据点,道口再往东南约10公里是日军的侯镇据点。

八路军

第9团抵达北河村后,日军派出一支小股部队往村子开来。鬼子认为第9团只是小股八路,于是准备对第9团发起袭击。

敌人来势汹汹,许团长立刻做出战斗部署:4连正面还击敌人,顶住敌人的进攻,不让敌人进村;8连作为预备队;7连迂回到敌人侧后,同4连配合,前后夹攻,歼灭敌人。

不久后,日军木村太郎带领100来人冲到了村子外面,遭到了第4连的强力阻击。

日军人数虽少,但火力很猛。第4连依托院墙与鬼子血战,打得相当吃力。

此时,7指导员马法冉带着人马迂回包抄日军身后。但由于刚刚下了大雨,地上泥土相当湿滑和黏脚,不少人纷纷掉队。战况紧急,来不及拖延。马法冉立刻带领身边仅有的8个人,往鬼子身后加速前进。

枪声越来越近,离敌人已经不远了。马法冉从一棵棵高粱的缝隙里望去,发现敌人占据着一条南北交通沟,在沟的两头分别安置了两挺“歪把子”机枪。中间的一件像小炮一样的东西在射击时会发出怪声,向4连阵地发疯似地扫射着。

马法冉立刻命令众人悄悄靠近,他们冲到距离鬼子20米远时,8、9颗手榴弹一齐向敌人掷去,在敌群中炸开了花。敌人的武器一下子哑了嗓子,鬼子们顿时慌作一团,掉转枪口已经来不及了。

马法冉等人乘机冲上去,跳进沟里,和没有被炸死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有的和敌人拼刺刀,有的和敌人扭打在一起,还有的高声喊着平时学会的瓦解敌军的日语口号:“缴枪不杀!”“优待俘虏!”可是日军仍拼命顽抗。

几分钟后,落在后面的士兵纷纷加入战斗,鬼子被杀得落花流水,抵挡不住。几个日本兵拖着那件样子奇怪的武器边打边跑,但雨后的交通沟里尽是烂泥和积水,日军又穿着笨重的皮靴子,走起来十分吃力,一个日军士兵就用绑腿带拴住那件武器拉着走。

缴获的重机枪

马法冉见鬼子逃跑,立刻带人冲了上去,将逃跑的3个鬼子砍死。剩下那个拖着重武器逃跑的鬼子吓得举起枪来,跪在地上大喊:“缴枪不杀!我的投降!”

而那件重武器,原来就是日军最新的机枪——九二式重机枪。

此次战斗,八路军除消灭30多个敌人,还夺得3匹战马,活捉了日军机枪射手松木等3名俘虏。尤其是夺了鬼子的重机枪,这在第9团来说还是第一次。

缴获日军重机枪后,日军第六混成旅团长蹯井大为恼火,在当时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整个山东敌后战场仅有2挺这种重机枪,蹯井将它视为命根子,并且将其中1挺配给了他的义子木村太郎。

用缴获的机枪训练

蹯井大怒之下,将狼狈逃回的义子臭骂了一顿,并派出飞机到寿光县撒传单:“还我重机枪,否则烧光、杀光、抢光!”八路军对鬼子的威胁置之不理。

鬼子无可奈何,只得给许团长写信,蹯井在用信中哀求似的语气写道:“还我重机枪吧,只要归还机枪,皇军就停止扫荡,大家和平相处。”

许团长自然不会答应鬼子的荒唐请求,从此这挺重机枪成为了八路军手上的大杀器,多次杀得鬼子大败而回,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