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羅平這個村自來水又通了

一大早,曲靖市羅平縣長底鄉德沙村委會下古必村迎來了幾名特殊的客人——自來水管安裝工人。經過他們一番緊張有序的操作,下古必村村民賴小民打開自家門口的水龍頭,一股清潔甘洌的水噴湧而出。他不禁捧了一汪拍在臉上,高興地說:“我再也不用大清早提著水泵去塘子裡排隊抽水了。”

  2019年10月,羅平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到長底鄉德沙村委會調研,發現在一個不大的水塘裡,擺放了大大小小五六個抽水泵。瞭解後得知,村裡沒有自來水,全村30戶人家的生活用水全依賴這個水塘。

  偌大的村子,怎麼會沒通上自來水呢?

  原來,早在2013年4月,這個村就實施了安全飲水工程,受地形影響,水管管網途徑耕地較多。多年來,由於村民耕地和山洪衝擊,導致經常發生水管斷裂。村內缺乏專業管理人員,維修不及時導致管網損壞嚴重,直到後來完全無法供水。

  “塘子裡的水雜質多,安全得不到保障。飲水安全是頭等大事,半點不能馬虎。”羅平縣紀委監委迅速安排部署,第一時間對有關部門和長底鄉黨委、政府進行了通報,要求對下古必村安全飲水工程管理使用問題進行整改。

  “舊的供水池氧化嚴重,已經無法修繕使用,我們在縣水務局的指導幫助下,重新選取了水源點,新建供水池。”長底鄉水務所所長介紹說。

  羅平縣紀委監委成立調查工作組,通過與鄉黨委政府、水務局、財政局等部門對接,及時跟進整改落實情況,協調解決了資金和技術這兩個關鍵問題。

  “由於分水管的鋪設途經農戶耕地,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進行走訪,發動群眾參與建設形成合力。正是有了群眾的支持,才在那麼短的時間就接通了分水管。”羅平縣紀委監委駐德沙村委會第一書記賈榮信說。

  “現在不僅解決了生活用水問題,莊稼灌溉的水也有了來路。我在漕子裡種了幾畝早玉米,今年肯定能有好收成。”正在玉米地裡澆水的黃大姐笑著說:“自從村裡通了自來水,塘子裡的水不再吃了,成了農業灌溉用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