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品讀顧炎武的胸襟和創新思想

每當歷史動盪時期,總會迸發出一些思想大家,我國著名思想家顧炎武,就是明清之間的一位重要學者,他被後人稱為“亭林先生”。顧炎武的思想也對後世產生較大的影響,他的學風嚴謹,作品能緊扣時代脈搏並且產生,反映出歷史發展以及創新精神。顧炎武的作品能夠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緊聯繫到一起,形成獨到見解。顧炎武鼓舞壯士的話影響很多人,激發出大家的愛國情懷。

顧炎武與黃宗羲、王夫之三人並稱為“清初三大儒公”,他從過軍也寫過詩,一生行過萬里路,一生學以致用,沒有因為學富五車就固步自封,他經常會出遊,將自己所學與時事情況結合起來,開創一種新的自學方法,為我們留下很多寶貴的作品,他也被稱為“清學”的開山鼻祖。

恰逢亂世時期,顧炎武只能過著生死一線的生活,他曾經棄筆從軍並且參加抗侵戰爭。在戰亂之中,他在思想上有了覺醒,並且寫出眾多愛國情懷的詩句,今日我們一起品讀一下顧炎武的詩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品讀顧炎武的胸襟和創新思想

(一)漂泊一生,不願為大清做官

民國末年,朝廷上君主和權臣無能,使得國家潰敗,民不聊生,到處都是揭竿起義的聲音。此時恰逢顧炎武抑鬱不得志,參加考試他卻名落孫山家中,又遭遇家中變故,家人背叛等事,使得顧炎武家中的財產盡失,此時的顧炎武過得落魄潦倒。此時的清軍已經攻下畿輔城,顧炎武感受到國家正處於危難之中,如果沒有真的本事並不能夠挽救這場危機,因此他決定不再參加科舉考試。

從此四十五歲的顧炎武離開自己的家鄉,孤獨一個人開啟流浪生活,這一漂泊就長達二十五,他先後來到山東、山西等地,一邊看著國家山河,一邊讀著萬卷書。顧炎武雖然過著顛沛流離,但他卻從未對文學懈怠過,很多人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是古代沒有幾個人,能夠忍受長途跋涉。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品讀顧炎武的胸襟和創新思想

由於歷史背景和家庭原因,顧炎武真的過上這種“行萬里路”的生活,顛沛流離的他只能四海為家。雖然身處餛飩困境,但是他心有希望,沒有對自己的目標而放棄。在舟車勞頓當中,顧炎武依舊有閒情雅緻書寫眾多作品,此時他寫下《天下郡國利病書》,這本書寫這本書時,顧炎武還查閱了很多地方誌書,為其創作增加了靈感。

這本書中記錄明末各個地區的政、治經濟狀況,載描述出山川要地、民土風情等情況,屬於一本地理著作,對於後世歷史學家考察歷史有諸多作用。

後來大慶建立之後,康熙帝網羅天下賢能義士,對於有學識的讀書人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過顧炎武卻立下誓言,絕對不做新政府的官員,因此他說“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殉之矣!” 言語中表明對於他來說,為大清朝效力是一種屈辱,因此他寧可去死也不願意去大興當官,表達出顧炎武為人光明冷落以及他的為人操守。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品讀顧炎武的胸襟和創新思想

(二)“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應該鼓勵人們追求私慾

顧炎武的作品和名言中,大多表現出家國情懷,他一生都在追求“大公”情懷,他認為人的私慾是合情合理的。顧炎武認為,封建思想中“存天理,滅人慾”是一種愚昧的想法,人類存在客觀私慾是人之常情,私慾並不可恥,每個人都在追求私慾,道德並不能凌駕於人們的物質基礎。因此顧炎武說出“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在顧炎武眼 中,人們生活就需要各種物質基礎養家餬口,生活從來都是在追逐利益當中,人們的私慾是合情合理的,不應該受到批判,人有私慾與人是否善良沒有矛盾。實生活中,沒有物質利益也就沒有道德上的向善,利益是驅動人們向善的動力。

這句話能體現出顧炎武曾經提倡的“利為民所謀”。如果每個人都沒有私慾,那就不可能有“天下為公”這樣的理念。封建思想總是束縛人們的天性,道德和說教充滿虛偽和謊言,顧炎武認為權貴們所談的“有公無私”只是一種愚民政策,為讓少數人的統治看起來更加合情合理。

統治者如果想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就不能否定人們對於私慾的追求。只要當統治者滿足人們的私慾時,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因此統治者應該實施各種獎懲制度,以名為利,使人們樂於追求名利,給人們加官進爵,突出物質獎勵才能淨化民生,讓人向善。

國家的富強與人民生活好壞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也是“以名為利”的根本。在顧炎武的思想中,蘊含著深刻的“富民思想”。在現今社會當中,他的這種思想依舊影響著我們,正如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民是國家的根本。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品讀顧炎武的胸襟和創新思想

(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一生都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並且心懷天下子民,提出很多利民思想,他認為自私是人之常情,並且私慾能夠引人向上,人們不能把這種想法解讀為利己主義,因為顧炎武還說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認為一個朝代滅亡,是“亡國”的意思;但如果統治者道德淪喪,處處壓迫百姓,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百姓們互相殘殺,這才是“亡天下”的意思。顧炎武提出“保天下”,捍衛更多子民的利益,保護我們優秀的傳統,以此來保家衛國。

每個人都應該心懷天下,保護天下人民的利益和安危,即使是統治者 也沒有優越性,不能凌駕於普通百姓之上。君主與臣民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彼此都有相應的責任,能夠相互制約對方。百姓們不應該絕對臣服於君主,片面忠誠不可取。

顧炎武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批判當時腐朽落後的封建思想,並且提出“撥亂反正,移風易俗”這一主張,他提倡應該研究社會習俗,好的人心才是治理社會動亂的根本。顧炎武十分痛恨那些貪官汙吏和腐敗分子,並且提出“

“正是這種原因造成了封建天然尊長的脈脈溫情消失,宗法制度的神聖光環退隱,這是家國滅亡的重要社會原因”,他希望國家的每位子民都為國家獻計獻策,以此來積極發展一個國家。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品讀顧炎武的胸襟和創新思想

(四)“天道有盈虛,智者乘時作”:人類不能改變客觀規律

“天道有盈虛,智者乘時作。取果半青黃,不如待自落。

這兩句詩出自顧炎武的《子房 》。詩中主要詮釋出顧炎武為人處事的態度,他認為與人相處時應該順勢而為。“天道有盈虛,智者乘時作”這句話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古代人常說“天道即自然規律”,天道有自己的運行規律,不能因為人的思想法和行為而發生改變。人們只能順應天道,而不能進行其他的舉措,去強行扭轉一件事。如果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就應該順勢而為,順著事物發展來找到對自己有利的條件,這樣才能讓自己獲得成功並且事半功倍。

取果半青黃,不如待自落。”是順其自然的意思,如果一個果子在沒有熟的情況下,人們就強行將它摘下來,這樣人們就不會達到品嚐甜美果實的目的,還會毀了一個果子。此時的果子還沒有成熟,就被人摘下去,真是白白浪費了。提醒人們做事情一定要量力而為,懂得順應趨勢才能最大的發揮一件事的優勢,有智慧的人能夠審時度勢,讓自己的所想事半功倍。

這是一首極富哲理的詩歌,主要詮釋了人們應該順勢而為,利用客觀的環境來達到主觀的效果,客觀事物存在辯證的思維。這首詩中的大智慧與其他文人的詩詞不同,顧炎武的詩句總揭示出人類普遍的道理。直到現,在這首詩中的思想依舊試用我們平時在生活。正如強扭的瓜不甜,如果人為非要改變一件事,只怕會讓事情搞砸,自己還沒有落好。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品讀顧炎武的胸襟和創新思想

(五)心向明朝,顧炎武以詩明志

“愁聽關塞遍吹筋,不見中原有戰車。三戶已亡熊繹國,一成猶啟少康家。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待得漢庭明詔近,五湖同覓鉤魚糕。”這是顧炎武所作的《又酬傅處士次韻·愁聽關塞遍吹笳》

這首詩中抒發了顧炎武強烈的愛國情懷以及他堅定的復明之心,詩句中體現出百折不撓的精神,以此來鼓舞著更多的同胞。“篩”是我國北方民族的樂器,這種幽怨的篩音能夠撥動人們的心絃,更加抒發出當時國破山河的仇恨,顧炎武的這種感想基於整個國家民族。然而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清朝已經初成模樣,明朝的勢力也慢慢消散,但是這種愁容卻一直縈繞在顧炎武的心中。

即使明朝勢力逐漸衰退,顧炎武依舊對於明朝有著信心。他想起來歷史中有很多由弱反強的例子,因此用“三戶已亡熊繹國”鼓舞著大家,他相信在將領們的領導下,明朝很快會光復。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品讀顧炎武的胸襟和創新思想

最後一句表達出顧炎武期待勝利、實現光復的那一天。等到勝利的時候,他願意再次和朋友們一起去釣魚,過著退隱江湖的生活。這首詩中表達顧炎武對明朝光復的信心,鼓舞著更多人的鬥志,在眼下危機的情勢中,他以此來激勵大家。然而當真正勝利的時候,顧炎武會同朋友們一同隱退,標誌著暗含顧炎武心中嚮往的恬靜。

顧炎武在這首詩中運用很多典故,以此來表達自己心中的理想。在讀這首詩的時候,建議大家多去看一看相應的典故,以便更深層次的解顧炎武想要表達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