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把農村農民的地集體承包下來,進行現代化、機械化、規模化,這個辦法可行性有多高?

南疆三農


我是阿金,已經在農村深耕了三年,在農村大面積承包土地進行規模化作業是可行的。

這裡的問題只有一個,你在農村能不能租到大面積成片適合機械化的耕地?租到這些耕地的價格是多少錢一畝?

我們這邊能賺到錢的,租到耕地是200~300塊錢一畝,但是現在最少都要500塊錢一畝,水田最少都要800塊錢一畝。

所以新入局大規模來耕耘,一定要能租到合適的土地,用合適的價格。

而大規模的賺錢秘訣,在我們這裡是自己家有機器,一般是有拖拉機一臺,收割機一臺,身邊賺到大錢的主要是這一類農戶。

大家最關心每畝地種出來能賺多少錢,實話跟大家說,每畝地賺到的是自己的機器錢。價格好每畝還可以多賺個兩到三百塊。

機器錢的意思就是說用自家旋耕機打地的時候,我們這邊是80塊錢一畝,自家收割機收穫的時候也是80塊錢一畝。也就是說至少我們這邊的承包大面積的農戶一畝地賺160。補貼大約在100,如果種得好一點,多賺個200塊。一畝地一年能賺個400塊左右就不錯了。

別小看這400塊,好幾百畝算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現在我們這邊幾乎是不可能大面積租到地了,除非你出高價,從大戶裡面接過來,但高價就意味著高風險。





橙主阿金


中國農村的地只有集體管理,農民有組織的管理,只有走社會主義的道路,象南街村一樣的發展,才有出路,才是正確的方向,什麼分田單幹,個人承包,統統都是歪門邪道,在中國根本走不通。再胡折騰,三農變成一盤散沙,土地荒廢,房屋亂建,村不成村,店不象店。個人承包變成了農村新型的地主,將來農民之間矛盾百出。農業農村農民只有繼續實行南街村的社會主義集體化方針政策,才真正是三農的唯一出路。最後讓實踐來說話。


趙烽欽


看看現在的華西村、南街村、大寨就知道了。而小崗村卻是國家投資建設起來的。


靜思80369614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農業的發展,不能停留在原始水平上。發展機械化,智能化是農業的必然現象。也是發展的必然規律。一定可行的。因為我們不能分散耕種,這樣浪費人力。成本高,難管理,不集中,不掙錢,機械化,能節省勞動力,支援工業建設,勞務輸出等工作,這樣剩一少部分種田能手,耕種也就能掙到錢了,農業的根本出路,就是機械化,智能化耕種。這是為一的一條路。根據地方條件,因地制宜,配製機械設備。這樣平原大型機械設備,山區,小地塊配製小型機械,難度大的用人工耕種。把祖國能耕種地都利用起來。吃我們國家的糧食放心的。


老王123


集體時代,全村的地,路成網、樹成行,土地塊塊是大方。宜機耕,易收糧,機井成排,道路寬暢。揚水站、排水渠全隊夥個打麥場,人熱鬧,幹勁狂。都為社會獻力量!看今朝,農地荒,進城打工奔小康,小別墅、小洋房,費盡心血住不上。一家人,老少妻兒舍故鄉,空巢老,孤兒郎,夫妻欲歡成念想。屋雖好,難圓房,夫妻兩地肚牽腸。再看看,農村地,大路變窄走絲鋼。大壠溝變水袋,隨澆隨放莫遲忘。常因出路打出手,又因先後罵了娘。因地界,留多留少難商量,這私心永遠沒盡蛇吞象。公與私來一對比,那家好來那家強。


芲穹展翅


這種方法不行的,主要是對廣大老百姓沒有好處,利益都叫村幹部幾個人分了。我們村現在就有一半土地類似於這種情況。我們村東地約有700畝好地,約有50畝荒地。當時村幹部叫東地全部收走,第一年700畝1畝1000元全部給農民了,50畝荒地不算數不給錢,聽說國家當時給了很多補貼。第二年就不行了,他們村幹部一替一個種一年,老百姓去要錢,他們說我今年賠錢,你看我下一年就不種了。老百姓要回自己的地,也不好要,主要他們把以前的地塊打亂了。現在老百姓有苦難言。


王明建


我認為還是單幹好,連成大片種出的東西買賣不出去,你看今年河南大蔥,一毛錢一後隨便撥,還不夠人工費,有的把地承包給他,他都種樹了,我安微臨泉裡,況且我們七零後也打不動工了,很想一片自己土地種,在家養點雞鴨,豬,帶帶孫子,也享一下天倫之樂


用戶9829165362796


先能執行一戶一地就不錯了,我盼著有這麼一天,我老家在江西農村,農村現在是每戶有許多小塊地,加起來也不少,看你做什麼,主要不集中,現在要減少勞力,車子能進出運肥料,收產品,進農機是基本的。保質量,水池或水井灌溉系統是基本要的,否則靠天下雨往往靠不住,也就是水、電、路基本有保證,上了十畝地以上有通水電和路對每一家庭來說有許多可以做,不然只能丟荒誰也做不了,規模好還是小家庭做好也要看實際情況。以前的大集體還不是不行。


花都吳翼


這個辦法符合,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體制,農業機械化,是毛主席提出的四個現代化中的一化。。農村,其實有很多很多空閒勞動力,而且都是5一7,80後,可以,也有這個條件充實。機械化農業,因地制宜。山區,可動用小型收割機,因為,現在基本上都是板田直播。平原地區,可實行全套機械化。國家其實這要做實以村,或以隊為單位的實體,加上國家的實質支持,肯定可行。而且成功。


人在征途


我想問:農民為什麼叫農民,農民既依農為主,土地是他們的命根子,沒地了,中國這麼多農民靠什麼生活,從大鍋飯,大躍進,生產隊,人民公社,學大寨……農民有過今天這樣吃的好嗎?急功而成我看要不得,穩定,再穩定,讓國家人民都再充實,富強些,找出實實在在的好路子來,國民之大事慎之,實之。對否請大家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