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我也要出國留學,過完年就出發

新年,孩子的禮物是一套衣服。成年人呢?


成年人也有成年人的新年禮物,今年41歲的陳愛可花了2個半月的時間,考過雅思、通過大學申請、拿到簽證,給自己送上了一份名為“出國留學”的禮物。


01

自信成年人也要有活力

生活中的成年人,尤其中年人,往往是很苦逼的一代,除了工作,無法有其他樂趣。

迫於生計,他(她)要麼是不敢跳槽,害怕找不到工作,要麼是什麼工作都逼得自己去幹,無論喜歡與否。

他們沒有生活,只有工作。他們在大都市裡,明明是棟樑之才,支撐起整個世界,又有種即將暗淡的頹落感。

陳愛可顯得不一樣,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陳愛可給人的感覺總是充滿活力。


41歲的陳愛可在知名化妝品品牌做過公關,之後也曾經跳槽去另一家生活方式餐飲企業做市場相關的工作,“雖然最後分手不太愉快,但感覺自己的職業轉型似乎初見眉目,也算是不幸中的小幸運吧。”

2018年,陳愛可把自己培養成了一個“相對專業”的crossfit“運動員”。

2019年,陳愛可重返職場。結果發現,“35歲以下”這樣的年齡限制,對她特別不友好。於是就在今年,41歲的她有了出國留學的想法。

你可能會覺得,工作怎麼辦?這不是瞎胡鬧嗎?

陳愛可卻覺得,這都不是事,工作留學可以兩不誤。工作是什麼時候都可以進行的事情,哪怕在餐廳,只要條件允許,也可以和客戶開一場電話會議。

加之從小打下的英語底子,這一切就更不是問題了。也相當順暢,只花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她就通過了考試,順利被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傳播及媒體研究碩士專業錄取。

雖然總有失落,比如時間,但陳愛可敢於選擇,“其實當時阿德萊德大學的傳播專業也錄取我了,而且還可以提供獎學金,但考慮到開學時間,我還是選了蒙納士大學。”

02

成年人也要有夢想

和其他人一樣,陳愛可難免中年焦慮。

41歲、大齡、單身、未婚女青年……當這些標籤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時,她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對此,陳愛可如此說自己的中年焦慮:“我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沒有貸款,也沒有車子和房子,我的焦慮似乎更多地集中在職場發展上。可即便如此,我有時候也會想,如果當初年輕時候早點組建自己的家庭,那麼到了這個年紀,再和朋友聚會的時候是不是會多一些共同話題。”


2019年重回職場,她感覺特別深刻,有著豐富經驗,包括多年公關傳播工作、兼具著市場和銷售經驗的她在競爭中並不佔優勢,好像整個就業市場對於40歲年齡段的人特別不友好。

加之市場飛速更迭,市場、公關及傳播等行業相關的工作方式正藉助新媒體以摧枯拉朽的方式進行迭代更新,陳愛可中年危機感更重。

但陳愛可,沒有放棄,選擇出國留學,一方面是為了身在,但另一方面則是夢想的原因。

陳愛可從10歲就開始有出國夢想,伴隨著長大,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個夢想從未褪卻。

讀初中的時候,她每週六清早都會騎車趕去少年宮的英語角,等組團來參觀的外國人,抓住一切機會尬聊練口語。

等到高中畢業時,她想去美國讀大學,可天文數字一般的留學啟動資金不止嚇退了她,也嚇退了家裡人。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留學的最晚期限,30歲。”

事與願違,30歲未至,變故先來,因為父母外婆生病,她不得不承擔起賺錢養家的職責。於是她將留學拖到35歲。

但35歲也轉眼即來。她又被迫中止。

今年她終於實現了。按照她自己的話來說,遲到了30年的夢想終於成真了。

至於是收穫還是驚嚇,陳愛可很看得開,“對我來說,在41歲的年紀出國讀書,即是給自己圓夢,送自己一份新年禮物,但同時,它也開啟了我人生的番外篇,讓我有機會去世界的另一頭,切身感受生活倒帶的興奮和希翼。不過說真的,現在一切還沒開始,到底是禮物還是驚嚇,現在還真的很惶恐。”

成年人也要有活力和夢想,送給沒成家,或者已經成家,正是孩子父母,為孩子教育操碎了心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