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房說商圈」打開天津新世界大門的鑰匙,走近望海樓教堂


「津房說商圈」打開天津新世界大門的鑰匙,走近望海樓教堂


望海樓教堂,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遺址。這裡原有一座望海樓,建於清代康熙年間,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時遊玩的地方。這一帶車船交匯,商販雲集,是水陸交通的要道。

望海樓的旁邊,還有香火旺盛的崇禧觀、望海寺等廟宇。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等國與清政府簽訂了《北京條約》,使法國獲了在中國“各省租買地”和“建造自便”的“權利”。

1862年,法國在望海樓一帶方圓15畝地方的“永租權”。 1869年12月,法國傳教士謝福音主持拆掉了崇禧觀,在原來地基上蓋起一座規模可觀的天主教堂。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呈長方形,前邊有3個鐘樓,彷彿3個筆筒。

「津房說商圈」打開天津新世界大門的鑰匙,走近望海樓教堂

望海樓教堂

法國傳教士給這座教堂取名為“聖母勝利之後堂”,並將此名用法文刻在教堂鐘樓正面的大理石上。當地人稱這座教堂為“望海樓教堂”。

1870年夏,與望海樓教堂僅有一河之隔的仁慈堂三、四十名兒童,由於法國傳教士和修女的虐待(但證明這純屬子虛烏有,嚴重與天主教教義相違背),再加上流行瘟疫,被折磨而死。當時天津又發生幾起拐騙兒童事件,罪犯被抓獲後,都供認受望海樓教堂教民的指使(最後查清此為誣陷)。然後,書院開始停課,士紳紛紛集會,反洋教的揭貼很快貼滿大街小巷。 6月21日,數千群眾在望海樓教堂前示威。法國領事豐大業,帶著秘書西蒙,和天津知縣劉傑發生衝突,擊傷了劉傑身旁的隨從。

在場的群眾當場打死了豐大業和西蒙。緊接著,又鳴鑼聚眾湧向望海樓教堂,打死了謝福音和其他三十多名教士、修女等,放火焚燒了望海樓教堂和法國領事館、仁慈堂。這就“天津教案”爆發的過程。


「津房說商圈」打開天津新世界大門的鑰匙,走近望海樓教堂


河北區扶輪小學,4樓,陽面,獨廚(裡廚),緊鄰海河,步行摩天輪5分鐘,公產,62萬,全包價,可貸款,能落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