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擡,繩斷便葬”究竟有何意圖?

諸葛亮的一生,可以說都奉獻在了劉備的西蜀政權上,在劉備三顧茅廬將其請出後,先後幫助劉備赤壁之戰據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後又幫助劉備取得了荊州、益州與漢中,為劉備建國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劉禪繼位後,先後七次出師北伐,後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那麼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為什麼在去世前會留下“棺材南抬,繩斷便葬”這個計策呢?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究竟有何意圖?


可以說以“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的方法來確定墓葬位置,是保障其墓葬安全的一大方法,最終劉禪也是遵從其意願,安排了四個人抬著棺木一直向南走,繩子在哪裡斷了,就在什麼地方就地安葬,然而這四人抬著棺走了好幾天,也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但繩子卻一直沒有斷,也就動了小心思,將繩子弄斷,就地安葬了。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究竟有何意圖?


在野史的記載當中,諸葛亮在離世之前,也曾對自身的身後事有過擔憂,正是這樣的情況下,他曾上書劉禪,要求按自己提出的要求安葬自己,當然他提出的要求並不是什麼穿金戴銀,而是以“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的方法來安葬自己。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究竟有何意圖?


諸葛亮是一個傳奇太多的人物,生前就以神秘莫測的計謀聞名天下,甚至到了死之前,都安排了不少妙計,比如這一件事,傳說就是諸葛亮的妙計。諸葛亮死後,吩咐四人抬棺,繩斷下葬。諸葛亮在前線病逝以後,屍體被送回成都。按照諸葛亮的遺囑,劉禪安排了這次的下葬任務。由四個人抬著棺材一路向南走,一直走到繩子斷了的時候,就把諸葛亮給下葬了,沒有人笨到會花這個死力氣,抬著一個棺材,等到繩子磨斷才下葬,這些人肯定會草草了之。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究竟有何意圖?


但是,問題來了,這樣的情況,如果被劉禪知道了,肯定不會放過他們,等這四個人一死,全世界就沒有人再知道諸葛亮的墓地在哪裡了。事實上也是如此,這四個人嫌累嫌苦,就匆匆隨便找了個地方,把諸葛亮的遺體給埋了。此後便回去向劉禪覆命了,劉禪在大事上裝糊塗,但在小事上卻精明的很,察言觀色就知道這四人說慌,於是派人跟隨他們四人去找諸葛埋葬之地,結果四人誰也找不到,劉禪就把此四人殺掉了,從此,諸葛亮的埋葬之地就成了迷。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究竟有何意圖?


諸葛亮是以一生都為蜀國在做貢獻,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開門三把火,草船借箭,借東風,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等等故事都膾炙人口,諸葛亮已經被視作中華智商擔當了。別說諸葛亮的智慧,還真的挺高的,在他的人生最後時刻,他還算計了一把那些摸金校尉和那些對他心存不滿的政敵。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究竟有何意圖?


原來這就是諸葛亮的一個計策,目的就是防止有人找到他的墓穴,現在誰也不知道他到底藏在哪兒,反而不會引來盜墓賊。所以說諸葛亮在去世以後,其實是被姜維安葬在了定軍山。按照諸葛亮生前的遺囑,不允許在棺材內放置任何金銀珠寶,也不要給他立墓碑,以防被人盜取。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究竟有何意圖?


作為蜀漢第一開國元勳的諸葛亮,在北伐中不幸病逝於五丈原,為此蜀國上下痛哭流淚,此後不久蜀國便走開了下坡路,很多人都很惋惜他。很多人認為諸葛亮這麼做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他長期同曹魏進行作戰,得罪了曹魏方面很多的人。而蜀漢實力實在太弱,曹魏和司馬懿等人早晚會打過來,所以為了自身不受驚擾,諸葛亮就在臨終前想了這麼一個計策,最終讓自己的葬地成了一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