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交國庫,向文物局索要800萬被拒,3年後轉手拍出1800萬!

隨著辛亥革命槍聲的打響,中國封建社會正式被推翻,當然在清朝末期的時候,國家對曾經的皇室待遇還是很不錯的,像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之後,都會給他們一些生活費,讓他們搬出皇宮。但是國家給的這點生活補貼是根本不夠他們花的,你想想以前的時候是應有盡有,現在不夠智能拍賣家產,那可是真正的古董了。這些東西從來不愁沒人買,此消息發出之後,很多人慕名前來拍賣,當時購買的價格,在現在不知道漲了多少倍了。



老人上交國庫,向文物局索要800萬被拒,3年後轉手拍出1800萬!

於是有很多皇家字畫流入民間。1995年,一位來自東北的老漢推開了翰海拍賣公司的大門,老人稱自己帶來了一幅宋代的《十詠圖》,是故宮中的藏品。工作人員在聽完老人的敘述之後,將信將疑,於是老人便從層層包紙中將畫抖出來,當時有人就料定這十有八九是件真寶貝,於是便向老人詢問價格!老人不慌不忙地說:剛才有一家公司擔心這是假貨,就沒敢要,所以現在咱們先不談價錢,先鑑定,等鑑定好之後再談價錢。



老人上交國庫,向文物局索要800萬被拒,3年後轉手拍出1800萬!

這幅畫就是很有名的宋代《十詠圖》,是有北宋時期的一位江南才子所畫。後來被皇室買走,也是歷朝歷代皇室的收藏品,這幅畫的評價度很高,這位才子這一生只作了這一幅畫,而且是用盡畢生心血畫出來的,可見其珍貴程度。但是在1992年的時候800萬是什麼概念,當時有個萬元戶已經是很富有的了。專家加到2萬老漢還是不同意,說還不如把畫留在自己身邊傳給後代。



老人上交國庫,向文物局索要800萬被拒,3年後轉手拍出1800萬!


最後雙方經過協商決定將這幅畫拿到北京拍賣。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手續,3年後(1995年)這副《十詠圖》終於在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舉行了拍賣,在拍賣現場,人們紛紛讚歎這幅畫作的珍貴,其起拍價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660萬元人民幣。在隨後的競拍過程中,不斷的有收藏家加價,其中不乏國外的收藏者。


老人上交國庫,向文物局索要800萬被拒,3年後轉手拍出1800萬!



為了將這幅國寶級的名畫留在我國,故宮博物院派出了梁金生先生為代表參加競拍。面對氣勢逼人的國外藏家,梁金生一語定乾坤,直接開出一口價1800萬,最終將這件珍貴的文物留在了我國。要知道,這可是在1995年,1800萬當真稱得上的天價了。那麼問題來了,這幅《十詠圖》真的值這個價錢嗎?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