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点名”,智慧供应链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疫情迅猛,从聚焦疫情到服务民生再到恢复经济,物流行业在持续近2个月的战疫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疫情与春节叠加,全民抗疫战对中国物流基础设施进行了一次突击考验。以技术为依托保障物资供应和民生需求,保证了极限承压下的物流效率,智能供应链能力得到了有力印证。


随着国内疫情高峰结束,各地有序复工复产。以战“疫”为契机,我国正加足马力推动智慧物流建设,将智能投递设施等纳入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畴。智能物流如何深度参与灾情预测、物资调度、运力协同,柔性服务国家建立应急物资统筹体系?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智能供应链将怎样重塑物流行业的未来,为新一轮经济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提质增效发挥关键作用?


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点名”,智慧供应链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智能供应链“新基建”

国家发改委日前明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从经济理论视角解读,“新基建”的功能作用,是从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建设切入,形成新技术革命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形势下由相关硬件、软件合成的有效供给能力,支持诸多的创新机制与科技成果应用的结合,为新制造、新服务、新消费打开广阔的空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发力于科技端的“新基建”,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特定背景下,对于稳增长、稳就业、优结构、挖潜力的现实意义,也十分明显。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科技、物联网等技术打造的智能供应链深度参与抗疫行动,保障社会民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高度契合。


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曾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2020年疫情期间,中央一连串会议再次强调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新基建”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物流行业也将极大受益。


此外,疫情发生后,率先拥抱智能供应链的行业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更有主动性,从而占得回暖的先机。比如春茶企业,京东物流通过供应链下沉帮助全国茶农茶商打造商流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保障春茶第一时间走出产区、走向全国。而在更多行业,京东物流开放的智能供应链也将成为合作伙伴逆势生存成长、展开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柱。


智能物流战“疫”奇招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一些骨干物流企业,包括一些创新型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包括一些无接触式的新配送模式。以无人机、自动分拣等为代表的智慧物流设备,也在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方面凸显出优势。”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高杲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如是介绍。

疫情期间,菜鸟、苏宁、京东都拿出了这样的物流战“疫”奇招。

杭州西溪里和西溪华府两个小区物管处率先“吃螃蟹”,启用菜鸟无人车送快递,从小区门口快递点直达居民楼下,并自动通过短信和电话通知居民取快递。菜鸟无人车搭载有智能柜,消费者收到取件信息后,可以通过输入取件码等方式打开智能柜隔口,取出快递。除了快递包裹,菜鸟无人车还能够配送生鲜、外卖等。

苏宁也在部分地区推出机器人协助配送计划,快递员配送至小区门口后,交由已经消毒的机器人将货物送至消费者家门口,其间机器人可以自行判断路线、乘坐电梯以及提醒消费者取货,完全实现无接触式配送。京东物流联合合作伙伴也共同推出“5G+高精度定位无人配送车”,该车通过5G网络、高精度定位网络获得厘米级的定位能力,可直接将快递送到户主单元门口。

以供应链技术平台为依托,京东物流还完成了在武汉的配送地图采集和机器人测试工作,配送机器人投入防疫一线,全国范围内无人机、无人仓则保持常态运营,无接触即完成物品出库配送,大大降低病毒传播可能性。京东物流还承建了湖北当地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针对应急物资的生产、库存、调拨、分配进行全程追踪、高效管控,助力湖北各地紧缺医疗物资的科学调度和合理分配,供应链技术直接参与到政府部门疫情防控工作中。

高杲表示,无接触式的新配送模式以及智慧物流设备的推广使用,不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场景下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物流业整体提质增效也具有深远影响。


着力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环境

疫情之下,物流行业面临重重考验,也带来一定发展机遇,以“物的移动”转向“人的链接”正在成为共识。与此同时,作为“新基建”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重要一部分,智能供应链将不断下沉,在智慧农业、产业带动、扶贫脱贫以及物流普惠上发挥基础性作用。


贾康指出,“新基建”将为新制造、新服务、新消费打开广阔的空间,伴随着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消费者“用户体验”在“智能服务”的推动下继续升级,不论是在疫情时间,还是消除了疫情冲击的“常规阶段”,都必须有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作为保证。

此前,工信部发布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工业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高效协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完善智慧物流体系。

高杲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智慧物流发展的监测分析和前瞻性研究,着力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设施设备与物流活动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智慧物流在提高应急物流保障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深入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来源:新华网、法制网、光明网、中新经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