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经典:文明与“闷骚”——评《理智与情感》及简.奥斯汀


心有经典:文明与“闷骚”——评《理智与情感》及简.奥斯汀

英式绅士淑女真是人类最美好的几种想象之一。他们深情而克制(俗称“闷骚”),勇敢而审慎,宁愿憋出内伤也要合乎体面,幽默起来也是冷不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往往还貌美而有钱。这不是想象是什么呢?

可简.奥斯汀却在认真地写实。从《傲慢与偏见》到《理智与情感》,再到《爱玛》《劝导》,细致地勾勒出一副英国绅士小姐的日常生活画卷。它不同于历史生硬的定义,是更具烟火气、更微妙的,而这一切都集中在谈婚论嫁这件事上。简.奥斯汀写了一辈子的谈婚论嫁,却终生未嫁。也不知这两件事孰因孰果。有人因此批评她狭隘,有人也因此称赞她精美。

李安当然是简奥斯汀两百年后的东方知音。他们同样深知 :婚嫁当然是与战争一样值得去写的,因为婚嫁也是战争。人心与世俗,爱情与门第,情窦初开与世故老成,欲拒还迎与欲迎还拒,哪一样对决不是硝烟弥漫?

更何况简奥斯汀和李安都表达得如此妙趣横生,又节制老练。如果红楼梦是一片后花园,那他们的作品有资格成为其中的花草树木。

心有经典:文明与“闷骚”——评《理智与情感》及简.奥斯汀


如今看这样的作品真像听一曲挽歌。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之下,在革命与解放的怒嚎之下,那种古典的节制之美看起来如此不合时宜,它是保守的,矫情的,甚至是虚伪的。

底层平民当然有资格去嫉妒和嘲笑这些绅士淑女公子小姐的装模作样。正如焦大所言,贾府除了门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什么不肮脏呢?这是很尖锐真实的眼光。在焦大看来,公子小姐们锦衣玉食,哪懂得人世艰辛,他们光鲜亮丽,实则都是藏污纳垢。

那些后现代式的解构主义者自然也瞧不上英伦绅士淑女的繁文缛节。在他们看来,所谓的礼仪不过是权力的确认和压迫。这些绅士淑女的温良恭俭让,不过是伪装。他们没有瞥见虚无的深渊,不解人生真正的痛苦。

这是价值观的较量。简奥斯汀和李安会如何面对这些质疑呢?他们也许不会作过多的辩解。这世上谁没有痛苦呢?没有谁的痛苦更高级。将人区别开来的不是痛苦,而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有人逍遥自在,就有人克己复礼。有人遁入虚无,就有人求证信仰。这些英伦绅士只是选择了自己面对痛苦的方式:隐忍地承受,骄傲地牺牲。

魏国国君安釐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根本没有完美无瑕的君子,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话,那么鲁仲连勉强算一个。”安釐王摇头道:“鲁仲连恐怕也算不上,此人表里不一,他的行为举止都是强迫自己做出来的,并非本性自然流露。”这时,孔斌说出了中国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几句话之一:“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克制一辈子的就是君子。这也是古典中国给出的历史答案。

《理智与情感》中的大姐无疑不是顺其本心的人。她克制自己的爱,隐藏自己的痛。她一切要合乎规矩,合乎体面。正是这样的人,构成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世人喜爱春天绽放的鲜花,不喜冬日痛苦的积累。

可历史的裁判也是公正的,历史从来没有被暴力和虚无征服,正是这些英伦式绅士淑女,他们维护秩序、遵循道德、牺牲本能,他们构成了文明的支柱。

心有经典:文明与“闷骚”——评《理智与情感》及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的作品结局往往相似。那些绅士淑女们几经周折,最后也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是她的美好肤浅,也是她的深刻残酷。因为故事虽然结束了,可一场更为艰巨的考验在等待着这些绅士淑女们。他们也许会倒下,但也必然有人会挺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