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英國在康乾盛世時攻打清朝,清朝能打贏嗎?

徐紫諾


可以肯定的說,英國肯定打不贏,即使是英國用鴉片戰爭時期的武器裝備,去攻打100年前康雍乾盛世時期的清朝軍隊,依然不可能取得勝利,至少不可能取得鴉片戰爭時期,英國的輝煌戰果,更不可能逼迫清廷簽訂屈辱的南京條約。為什麼這麼說呢?

導致鴉片戰爭的虎門銷煙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雖然第1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已經完成了第1次工業革命,英國人憑藉堅船利炮成為殖民地遍佈全球的日不落帝國。但是,英國本土距清朝數萬裡之遙,雖然英國有印度等遍佈全球的殖民地,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和後勤補給能力,英國人依然不可能調集多少軍隊全面進攻清朝。

更何況,英國本土只有數千萬的人口,也意味著,英國和動員軍隊的潛力要遠差於清朝。更遑論英國需要在全球駐紮軍隊和艦隊,以防止超過4000萬平方公里殖民地不穩。

因此,到1840年第1次鴉片戰爭爆發之時,英國只派遣了數千人的軍隊和數艘軍艦,哪怕是戰爭後期,英國軍隊的人數也沒有超過2萬。這對一個人口超過4億的龐大帝國而言,不過是海盜式的襲擊罷了。

鴉片戰爭

雖然當時的英國裝備著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武器和最先進的軍艦,也擁有著訓練有素和戰鬥力強勁的陸軍部隊。但是,幾千上萬人的規模,依然不可能引起質變,當時清軍總數超過百萬之巨。如果當時的清軍具有堅強的抵抗意志,即使蟻多咬死象,也可以擊敗乃至於消滅這部分英軍。

可惜的是,處於清朝末年的清軍,由於清政府的腐朽沒落,已經基本失去了戰鬥意志,尤其是對於白刃戰,更一觸即潰。因此,即使當時的清軍中有少數人依然英勇奮戰,依然無法改變清軍一觸即潰的大局。所以,鴉片戰爭失敗,與其說英軍戰鬥力強橫,還不如說清軍腐敗沒落透頂,不堪一擊。

鴉片戰爭中英談判

因此,如果是清朝鼎盛時期的康雍乾時期,英國發動了對中國的進攻,結果必然截然不同。首先,由於連年的戰爭,雖然經滿清最為倚重的八旗大部分已經墮落,但是,清朝綠營等部隊依然具有戰鬥力,尤其最精銳的部分,戰鬥力頗為強勁。這也是康雍乾時期,清朝能夠徹底滅亡強橫一時的準噶爾汗國的主要原因。康雍乾時期的清軍,必然不可能如清末清軍一樣,面對列強軍隊一觸即潰。

更重要的是,康雍乾時期,無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這三位帝王都是極為精明和能幹的帝王,他們同時也具有堅定的意志。如果在此時期發生了英軍侵略中國的事件,這三位皇帝的反應必然是堅決抵抗侵略。同時,這三位帝王對於清廷強大的掌控力也決定了,他們具有貫徹執行命令的能力。

康熙皇帝

因此,擁有這樣堅強的領導,擁有一支戰鬥力並不弱、戰鬥意志也頗為不差、且人數佔據絕對優勢的軍隊,再加上中國本土作戰,只有數千人,最多時也不到2萬人的英軍,也許能取得幾次局部戰場的勝利,但是持久戰打下來,英軍必然不可能取得勝利。漫長的補給也決定了,英軍艦隊不可能長久的在中國沿海待下去。

更何況,當時的清軍雖然武器落後,但依然裝備著大量的火炮和火槍,雖然沒有英軍所用的燧發槍和軍艦那麼先進,那麼大的殺傷力,但並非毫無還手之力。當然,由於英軍擁有絕對優勢的海軍軍艦,因此,英軍也可立於不敗之地,登陸的英軍固然可能被堅決反抗的清軍擊敗乃至消滅,但是英國的艦隊依然是清軍夠不到的。

鼎盛時期清朝疆域

但這樣的戰爭結果,也只是雙方僵持,英軍無法登陸,清軍也無法消滅海上的英軍艦隊。這樣的結果對於龐大的清朝而言,並不足矣讓人畏懼,更不會傷筋動骨。因為閉關鎖國的清政府,對於海外貿易並沒有多麼迫切的需要。

以商立國的英國,無論是選擇和平還是武裝入侵,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賺錢,一旦戰爭進入僵持階段,無法取得利益,反而消耗巨大,侵略英軍必然選擇撤退。也因此,如果英國在康雍乾時期選擇進攻中國,必然只會碰一鼻子灰,當然,清政府也不可能佔到什麼便宜。


鳶飛九天2018


如果在康熙年間打來,那麼清朝還是能夠取得慘勝。但如果是在乾隆年間打來,戰爭結果其實不會比鴉片戰爭好到哪去。



清朝強盛時期,和西方的直接交鋒只有一次,那就是著名的雅克薩之戰。但這場戰爭的水平、規模和烈度都很有限。然而,通過這場戰爭,清朝軍事和西方軍事的差距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雅克薩之戰前後發生了兩次,第一次清軍投入約3000的兵力,而沙俄的守軍嚴格來說還不算是軍隊,只有一支由農民、商人和獵戶等組成的臨時隊伍,人數不過450人而已。

也就是說,清俄軍力比差距接近7:1,佔據絕對的優勢,因此首次交戰,清軍僅用了三天就取得了勝利。


然而沙俄捲土重來後,增加了兵力和火力配備,其中還有哥薩克騎兵,人數達到了826人。此外,俄軍還修築了更為堅固的雅克薩城堡。這次,準備充分的俄軍讓進攻的清軍吃了不少苦頭,最終通過長達十個月的圍城,才取得勝利。



其實,通過雅克薩之戰中某些細節的對比,我們還是能看出強盛時期的清朝,其軍事實力也還是落後西方很多的。

比如,第一次雅克薩之戰,只有450人的沙俄雜牌軍(開拓團),卻還是裝備了300支鳥槍,3門火炮。到第二次,新增俄軍的裝備就更加先進,火力也更為強大。



而雅克薩之戰時的沙俄,在歐洲其實還不入流。當時,沙俄還未經歷彼得大帝的改革,農奴制度嚴重阻礙沙俄的發展,他們的軍事力量、政治制度、社會生產、科技文化等領域都落後於西歐強國。因此,沙俄也被西歐強國視為落後的蠻荒國度。然而,即便是落後的沙俄,也還是比清朝要先進。如果不是自然地理的阻隔,清朝要想擊敗沙俄,怕是沒那麼簡單。

通過這麼一對比,我們也能看出清朝和西方差距之巨大了。而可怕的是,康熙以後,清朝的軍事發展更是停滯不前,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巨大。



雖然清朝初年,清軍也裝備了一定量的火炮,比如神威無敵大將軍炮,但那也不過是在明末神威大將軍炮基礎上發展的產物,與同期西方的火器不可同日而語。再說,自康熙以後,中國的火器發展幾乎就停滯不前了。許多康熙年間所鍛造的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居然都一直沿用到鴉片戰爭時期。

反觀西方卻在不斷進步,尤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到來,西方列強無論是學術,軍事和社會生產力等各個領域,都在不斷拉大與清朝的差距。



當我們那位十全老頭還陶醉在康乾盛世的假象和餘暉中時,同時代的西方國家早已紅紅火火的開展工業革命,社會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方的殖民觸角也已經延伸到了清朝的周邊了。



因此,個人認為,如果英國是在工業革命之前來攻打清朝,那麼清軍還是能依託龐大的體量和一定程度上在線的戰鬥力,慘勝英軍。而倘若是在工業革命期間,也就是乾隆年間來攻打清朝,那麼清朝肯定會敗,而且結果不一定比1840年好多少……


這些歷史要讀


滿清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一個北方狼族,靠著明王朝晚期的火併,在吳三桂改狼入室的機會下,僥倖佔領中原國土。在一個鼠目寸光且十個皇帝有一半小孩皇帝的領導下要去和西方列強開戰,無論是乾隆朝還是嘉慶道光咸豐朝都只能是一敗塗地。所謂的康乾盛世,只不過是全囯多產了幾擔番薯而已,工業產品沒有,軍事現代化沒有,何來盛世?盛世只不過是清王朝一種自欺欺人矇混老百姓而已。


開心98302


如果康乾盛世西方列強來侵略:清軍將順著俄國打進歐洲,最後把歐洲全部消滅。比成吉思汗,忽必烈的蒙元要厲害多了。就像現在的美國打南美非洲一樣。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戰爭


老夫有話說5


客觀地說,在硬件配置上,當時西方列強的火炮艦船已經和清政府不在一個檔次上了。有笑話說清政府治下的中國把祖先發明的火藥用來發展煙花爆竹,而西方用來發展火炮艦船。相較之下,高下立見。所謂康乾盛世,不過是對社會矛盾,政治經濟軍事各方的沉痾頑疾粉飾太平。戰爭早爆發比晚爆發好,會起到警醒革新的作用。中華民族近百年的屈辱史是華夏兒女心頭永遠的痛楚……


電子鑄造9353


這貨腦子進水了有病,滿噠子野豬禍害華夏民族罪孽深重,哪來的什麼康乾盛世,這都是滿噠子餘孽自己瞎編亂造的,滿噠子餘孽閻崇年之流編造謊言篡改歷史,華夏兒女抓住這個滿噠子餘孽就往死裡打


林中漫步46


康乾盛世無非是一場“滿清夢”,從俄羅斯不費吹灰之力得到遠東地區就可以得到印證😂


MM情懷


沒問題,當時乾隆英國使者來了,就是要清朝開放港口,回去之後雙方一頓互黑,英國使者回去黑的清朝基本是滿地大便啥也不是,但是結果怎麼樣?鴉片戰爭也沒有提前,當時英國沒有能贏的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