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你们支持教师拥有惩戒权吗?

矮马


支持教师拥有惩戒权。

老师不敢管,不愿意管,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学生,还是家长,还是整个家庭。所以,教师拥有惩戒权,不管是在树立教师权威,维护教学课堂秩序,还是监督及管理学生方面都是有好处。

当然,支持教师拥有惩戒权力,并不等同于传统方式的棍棒式教育,更不是等同于教师可以合法合理的体罚学生。止扇耳光、揪耳朵、罚跪等恶性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行为绝对是明令禁止的行为,这不仅将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伤害,更是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毁灭性打击,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对于惩戒权的问题,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大家的目标和努力方向都是一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好。所以,对于惩戒权的内容和行使应当是具体明确,是具有可操作性。这样不仅老师可以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行使惩戒权,家长及社会也才能更好的理解老师的行为,配合老师及学校的工作!


叶律师


不建议,动不动就课外辅导,让学生家长敢怒不敢言,正课时不讲课,课外辅导时才讲。旁观者清,看看有呢么一部分的老师为了挣点辅导补习费丑态百出还像人吗?看他们那捂脸他塞的样子,还像个老师吗。每天布置很多作业说让家长督促完成,学生不用休息吗?那么多作业是布置给学生家长做的,哪里还是让学生做作业啊!


shiscg


我是家长也是老师,从家长角度,是否愿意将惩戒权交给老师,这要看老师对学生的惩戒具体包括了哪些权利。

可以批评,但是不能言语中伤,伤到孩子的自尊。

可以体罚,但要适可而止。比如操场跑几圈,权当锻炼身体。

可以罚抄课文,但要抄得心甘情愿,心服口服还要有效果,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

综上所述,只要老师能够把握好这个度,我愿意将惩戒权交给老师。当然,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我还是要建议跟家长取得联系,沟通,有时候“双管齐下”

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女人为母则刚


必须明白内涵才能准确回答。现在社会阶层对惩戒权有两种不同解读:

一种是老师的,特别是中小学老师,他们的惩戒权就是打人权。他们认为不打学生不好管理,不打学生不能成才,不打学生不能体现师道威严。所以,他们意识中的惩戒权就是打人权,体罚权。

另一种是家长的,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老师惩戒权不是打人权暴虐权,而是教育与管理权。所以,家长反对殴打孩子虐待孩子毒咒孩子的这种老师权力,而赞成有教学艺术的教育权与管理权。

现在社会就处于这种纠集矛盾中。题主简单地提你支持老师拥有惩戒权吗?正确回答是:支持管理型的老师惩戒权,反对殴打毒咒虐待型的惩戒权。这样一说,难道不合理吗?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反复看到幼儿园老师率性随意殴打幼小孩子,看到一些中小学老师随意拳打脚踢孩子,出现伤亡事件。这非常令人心痛,也是社会不愿看到的。但是,如果 对惩戒权作偏皮颇的回答,那无疑助纣为虐,让学校变成殴打成风武力教育基地。所以,有关部门对此解释应当谨慎。

我建议,将老师拥有惩戒权改为老师拥有对学生的管理权,这样更准确反映各方面看法。


东楚龙野虎


师道尊严,是中国特色教育的流传几千年的神圣法宝!

老师拥有惩戒权,是维系中国文化延绵不绝的稳定器!

人心本恶!抑制恶,人心才会向善,惩戒权就是抑制恶的针筒!惩戒权具体就是:罚站,打手心,向学生父母告状。

执行中应严格尺度,站的时间不过长,打手心不超过两下,且不能过于用力,千万不能拖学生,不能抓学生的头发,不能用巴掌扇学生的脸,不能用脚踢学生,不能用侮辱性语言谩骂学生,惩戒不是体罚!

如果家长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应当支持老师拥有惩戒权!


用户1457535488221


行使惩戒权的。作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因为学生玩皮、学习不用功、违犯校园纪律而惩戒学生的,而更多的是关心、耐心的指导教育学生,直到学生真正的认识到遵守校纪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潜心的学习。

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如果学生一进校门就知道寻规道矩、有聪明的天才脑子,那老师岂不是要失业了吗。老师从小里讲是启发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从大里讲是启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无论什么时候用惩戒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促进学习都不是好的方法,这样做也许对个别学生可能会取到一定的作用,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可能会失得其反。

我是个爷爷级别的人,每天都要接送孙子上下学,我的孙子在某个学校就读小学二年级,某年某月某日,我就亲眼目睹了一场老师惩戒学生的情景,那天是因为下课的铃声响了很久很久,孙子还没有走出校园,所以就走进校园去看个究竟,当我走近二年级教室就看见老师正在惩戒学生,讲台边上站着十来个学生,个个伸出小手,老师举起教鞭挨个抽打着他们的小手,而且不是打一两下就算过,而且不是轻轻的抽打,而且不是老师没有力气,有的学生挨了十几鞭,老师丝毫没有放下教鞭的意思,有的学生被打得嚎啕大哭,老师丝毫没有一点点怜惜的感觉,感到心痛的是站在教室外的家长们,他们为了孩子的进步,看到这种场景也是敢怒不敢言,那天还好我的孙子不在惩戒之列,不然真会和老师理论一下。

不在惩戒之列的同学好象也没有那么轻松,他们都被罚做作业写生字,这场惩戒剧一直持续到中午13时13分才免强束,可怜有的小朋友还没有吃中午饭呢!

后来我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是临近期中考试,很多学生都跟不上学习进度,以免影响班级考试成绩老师使出的杀手锏。

如果说这种“杀手锏”确实能取到什么作用,我到是没话说,事实上如此做法并没有取到任何的作用,先进先受表扬,中等生不过问,后进后受惩戒,结果是先进的还先进,中等生停滞不前,后进生破罐子破摔。主要原因是什么,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页川木木1


我们小时候读书时,教室就是土窑洞。老师一个人教两个年级,一、三年级一个班,或二、四年级一个班,那时候叫复式班,学生有三、四十个之多。那时候没有人给老师“惩戒权”,家长把孩子送去学校,会特意叮嘱老师:“不听话了你就给我打”。可是没有一个老师打过学生,也没有一个家长找过老师的麻烦。家长只要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赋予了老师批评,指正,教育的权力。同时学生也就有了虚心接受老师批评教育的义务。所谓“批评”,“教育”,“指正”,其中就包含了“惩戒”的成分。对于极个别“不听话”的学生,让他站起来,或走到指定的位置站一会,或到黑板上做题,或……这些也属于“惩戒”的范畴。这样的“惩戒”该不会侵权吧!如果到了动手脚的地步,那就不叫“惩戒”,就不该发生。无论社会舆论如何炒作“惩戒权”,只要是学生,只要你走进学校,就有遵守学校纪律制度的义务,而违反纪律制度,就一定要受到“惩戒”!这是一定的,也是必须的!绝大多数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绝对不会滥用“惩戒”!要相信“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以偏概全会祸害无尽!


手机用户78965891409


不支持。

首先,教师和学生在《宪法》面前是平等的。如果赋予“惩戒权,师生之间就不是平等关系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官兵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关系。如果赋予教师这种权力,教师就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学生生活在教师的惩戒之下,会破坏师生感情。

第二,教师有“师道尊严”,学生有自尊心,也有“人格尊严”。教师的“师道尊严”不容挑战,同样,学生的幼小心灵也不容践踏。否则都会造成伤害。

第三,如果赋予教师的“惩戒权”,这个权力很难把握分寸,容易造成师生对立,造成严重后果。到时法律法院都很难分得清。

第四,莫说在学校师生之间要讲平等,就是在家里父子母子之间,聪明和成功的家长在教育和对待子女也都要讲求方法,讲平等相处,才能有好的结果。所谓“棍棒出孝子”的时代,那只能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遗弃了。

要走出当前教育的困境,首先要改变教育的大环境。教育同医疗一样,不能市场化,不能把教育办成赚钱的市场或工具。否则患者和学生就是被赚钱的对象,哪里去找医德和师德?二是治理教育乱象。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一视同仁,采取一样的政策,不能一个管、一个放,苦乐不均,造成事实上的各种不平等。三是加强思想教育,师生都要树立国家主人翁责任感,树立远大目标,教师不能单纯为赚钱教学;学生也不能单纯为自己找工作读书。国家要从大处着眼,改变这种政治环境。

教育的大环境改变了,教师的立场观点也就转不了,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就有了。学校什么时候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点滴时间,一是乱想,不成逻辑,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guangyu1189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人成才。管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放任孩子自由成长是难成才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问题是家长想让自家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教师拥有适当的教育惩戒权是教育规律所必须,是国家和法律赋予教师的责任、义务和权力。为了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应该支持才对。


逸容劝学


既然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就应相信老师。一般说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一样的。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如果老师对孩子没有爱心,就不会对学生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的教育。人们常爱说,严师出高徒,真这样。严,并不等于体罚;严,是爱心的凝聚;严,是使命使然,是一种高度责任感。针对教育对的特点,严,有时会伴随一些小小的惩罚,这种惩和罚,只是一种促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严而有爱、罚而有度。本人以为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这些需要老师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探索和研究,也希望家长理解老师支持老师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