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因疫情肆孽,在家隔离。画都没有裱装,拍照清晰度不高。特殊时期希望大家理解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张智永,现任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画家。


1990年得列于崔如琢先生门墙。为入室弟子。擅山水,兼入花卉翎毛。作品多次参加大型拍卖会。中央民族大学山水画高研班,崔如琢工作室助教。泰中友好关系协会副主席。泰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裡,白雲紅葉兩悠悠。程顥詩 96x35cm 2020年庚子立春于京華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宋陽枋詩云:入秋烽火無虚日,問谷尋巖陪隱逸。水冷山深梅已花,忙中不覺年華易。96x35.5cm 2020年庚子立春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樹色濃堪掬,癡嵐撲雨秋。道人巖下住,屋角挂奔流。元 薩都拉詩 96x35.5cm 2020年庚子立春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玉沙瑤草連溪碧,流水桃花滿澗香。曹唐詩句 97x34.5cm 2020年庚子早春二月于京華


1990年我拜师崔如琢先生,当时怹46岁,那年我29岁。崔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对画的理解和观念上的改变,给我的艺术人生指明了方向。


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师说要搞一次画展,崔老师微笑着说:以你现在的水平搞画展就等于告诉别人你画画很差。当时崔老师的话如同当头棒喝,若有所悟。我知道自己离画一张好画的距离还相差很远,于是,就没再提办画展的事,而是埋头精进。


崔老师告诉我要想画好画就要每天临帖不辍,尤其是要在魏碑,楷书与行书上下功夫,如果做不到书法的历练学中国画也进入不了深度。临摹书法时刚开始专精一家,不在多,贵在恒。

沉浸其中,与古人对话,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性灵与情操,这是一个画家毕生的修炼


崔老师说绘画贵在理解,在理解中了解人生。当时我对“理解”的概念还很模糊,经过了多年的艺术实践与探索,我终于了悟了“理解”的深刻含义,真是“妙不可言”,也就佛家所说的“无可言思”的极妙境界。


崔老师鼓励我多看传统画展,多看拍卖会预展,还建议我如果有经济能力的话适当收藏一些大家作品,对提升我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崔老师还指出:当今书画家搞收藏的不多,很多画家都是在闭门造车,孤芳自赏,既不懂鉴定,又不懂收藏,无法从古人那里吸取营养,水平从哪里来提高呢?他建议少去看当代画家的东西,甚至不看当代画家的展览。

他认为古代的很多画家大多是鉴定家、收藏家,在品评别人书画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境界,了解了自己的艺术欠缺。


崔老师的话往往当时不理解,后来觉得越品越有味道,话里藏着玄机。他一直建议我刚开始临摹要专不要博,多临石涛的就最好,因为很多大师诸如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陆俨少等无不从石涛那里吸取了营养来滋养了自己。所以学画关键是一门深入的吃透古人绘画的精髓,不要贪多嚼不烂。


在比较早的一段时间,我比较喜欢李可染先生的画风,在学习他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画什么都画的比较僵死,似乎摆脱不了这种黑死的僵版味道,我甚是苦恼。为此老师也多次启发我多临摹古人作品,他说李可染的很多学生就是因为传统功夫下的少,而没有跳出李家山水的窠臼,甚至很多人都离世了,尽管非常执着,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我从老师的话里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于是从临摹元朝的王蒙、倪云林。明四家 清四僧的画作入手,重点在石涛身上下功夫,多年来心摹是手追,艺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多读书多读古人的画论,也是崔老师给我的宝贵经验,他说《石涛画语录》、《黄宾虹画语录》,《老子道德经》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艺术要多看多读。


崔老师不仅在艺术观点上启发了我,而在绘画实践中也受教于他。他说一开始学习画画打好基础是关键,梅、兰、竹、菊是绕不过去的功课,所以我在这方面也做足了功课,尤其是梅花和竹子,梅花想把它画好极其不容易,为此,我研究临摹了王冕,赵之谦,石涛,八大,金农,李方膺,吴昌硕,潘天寿,李苦禅等大师的作品,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以前从来学不到的东西。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古人的学习方法启发了我,也成就了我。对于艺术更深的领悟也取决于崔老师的点拨。他说要多看、多实践,多游览名山大川。不要对景写生,要澄怀观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真正理解东方独有的绘画表现体系。画画要什么纸都要用,但用墨一定要讲究。能做到用笔,用墨,用水,用色就才能理解笔墨,笔墨为我所用,才能有可能做到气韵生动。

西山散人张智永 2020年3月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行萬里,踏千峰。游遍秋山又幾重。絕壁孤懸騰霧靄,煙雲供養幻無窮。吳靈蘊 搗練子144x45.5cm 2020年庚子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江墅幽居好,當門看水田。鳧鷗閒夕照,秔稻秀原烟。野屐無完齒,山衣有敗肩。遙聞雙闕下,簫鼓樂豐年。穆脩

张智永者,闹市小隐,京西画者也!数十载,游历江南,及西南名山大川。行走桂,黔,滇,川,湘,栖滞黄山。虽无经天纬地之才,但眼中江山,手下笔墨,腹罗锦绣。画能山石峥嵘磊落,水若潺潺有声。腾扬似云似雾起于幽壑之间。笔墨胜处得山林之气。精彩烂漫若出其中,苍润之色显四时之景。

在下受教崔如琢先生门墙,1990年为入室弟子。绘画境界对我影响很大:书法入画,取法乎上。继承传统,敬畏古人,笔墨创新,画如其人。
余笔耕不辍40余载,临摹古人,临习碑帖,研习近现代名家。南北采风,记录壮景,挥洒情怀,虽算刻苦勤励,仍感学浅识薄,未遂初愿,还不是很成熟,还需要学习,脱大师窠臼。不断探索水墨艺术与时俱进的当代形态。使自我不断抵达新的境界。在作品中去展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
雖有所感悟,有所進步也是从教于师长,得助于朋友,回首历程,汇师长恩于心头,感众人情于言间。只能将满腔热情尽付画中,给大家展示最精彩的作品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1991年30岁 我临摹元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此1990年庚午我29岁,三十年前臨摹唐寅山水,澗上清吟圖。上面受潮虫蛀爛掉了。

澗上清吟圖 明 · 唐寅 三朋古称寿,七秩世云稀。洗爵传浮白,悬鱼看赐绯。华筵盛宾从,诞节好春晖。不醉歌毋返,无强共所祈。青云连风阁,白发映鱼矶。山色浮南岳,星辰近少微。锦开花里幛,彩戏膝前衣。大老兼尊德,吾将同所归。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张智永者,闹市小隐,京西画者也!数十载,游历江南,及西南名山大川。行走桂,黔,滇,川,湘,栖滞黄山。虽无经天纬地之才,但眼中江山,手下笔墨,腹罗锦绣。画能山石峥嵘磊落,水若潺潺有声。腾扬似云似雾起于幽壑之间。笔墨胜处得山林之气。精彩烂漫若出其中,苍润之色显四时之景。

在下受教崔如琢先生门墙,1990年为入室弟子。绘画境界对我影响很大:书法入画,取法乎上。继承传统,敬畏古人,笔墨创新,画如其人。
余笔耕不辍40余载,临摹古人,临习碑帖,研习近现代名家。南北采风,记录壮景,挥洒情怀,虽算刻苦勤励,仍感学浅识薄,未遂初愿,还不是很成熟,还需要学习,脱大师窠臼。不断探索水墨艺术与时俱进的当代形态。使自我不断抵达新的境界。在作品中去展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
雖有所感悟,有所進步也是从教于师长,得助于朋友,回首历程,汇师长恩于心头,感众人情于言间。只能将满腔热情尽付画中,给大家展示最精彩的作品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绘画是境界、是修炼、是磨砺,是踏遍千山万水后的笑谈挥洒;是行止观罢的所感所思;是写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是阅尽人事浮华后的直抒胸臆,更是生活中快乐的雅玩。


余笔耕不辍近四十余载,得蒙有道尊崔公开启愚智,从注重传统取法乎上转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沉淀修养、提升意境。唯其难攻。需要全方位的修养,唯其通神,需要全部生命来锻造。在一层层蜕变中,品味着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古苍秀、清爽脱尘,在继承、融合与创新中磨砺自己的风格,力求笔墨气韵生动自然,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脱大师之窠臼,不断探索水墨艺术与时俱进的当代形态。使自我不断得以澄明,抵达新的化境。在作品中去展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 西山散人 張智永2014年10月

看他的画暴露了 崔如琢老师的绘画秘籍

江墅幽居好,當門看水田。鳧鷗閒夕照,秔稻秀原烟。野屐無完齒,山衣有敗肩。遙聞雙闕下,簫鼓樂豐年。穆脩

胸中有丘壑,筆底自煙霞。指掌运用,散聚鬆透。顺逆来去,山水之间 ,生氣自發,物我兩忘。山能崢嶸磊落,水若潺潺有聲。雲煙出沒,動靜相合。气韵生动,需要全方面修養。是人格的体现。和出身,聪明程度,地位,學暦,是否名人之後没半毛銭闗係。


运墨抒胸意,铺毫落纸情。凝思生气韵,心境谓澄明。动静遥相映,荣枯忌板平。外师寻造化,松透著清名。微信友 吳靈蘊寫詩


閉戶隔離以來,作品頻出,藝術語言也有很大突破。作為書畫者搞好自己的事,不給國家添亂。是一個藝術人心性的体現。胸中丘壑,筆底煙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