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著名的心理學家田宏傑的演講對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家長可以加以學習和借鑑。如果自身教育方式存在問題也要及時改正。下面這三類“媽媽”就值得警醒。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從孩子來到這個世上以後,家長就希望孩子一生能夠平安喜樂的度過去,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也採取了各種方式和方法,但是殊不知父母的某些行為,其實從心理學角度講,不僅不能夠幫助孩子成長,反而會使孩子越長越歪。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1、控制慾太強的媽媽

這裡媽媽的行為表現為很喜歡控制孩子。具體而言就是什麼事情都給孩子安排好,小到吃穿大到未來人生方向的選擇,都想要自己一手包辦,孩子只需要按照他們所說的做就可以了。這樣媽媽其實不僅會感覺很累,而且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因為這種行為,一方面會使孩子缺乏規劃能力,事情都是媽媽做好了,孩子自然也就不會操心什麼,當真正進入社會以後,很多事情就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毫無頭緒,另一方面,也會加劇親子矛盾。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逐漸提高,家長這種管控越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進而導致親情關係淡薄。其實每個孩子終究都要成長,家長不要總是不放心,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在某些事情上給予適當的引導就可以了,不要什麼事情都包辦,這樣對孩子和父母都是不好的。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2、容易情緒化的媽媽

很多媽媽非常感性,遇到事情很情緒化,比如說在電視上聽說了一件非常令人生氣的事情,就會非常暴躁,甚至會給孩子傳遞這種感情。而當孩子一點小事辦不好時,家長也會毫不留情的批評孩子。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媽媽的情緒化其實是很容易影響寶寶的,過度的情緒化也會為寶寶在性格的養成過程中造成一些困難與挑戰,使得孩子們面對事情和問題的時候,一般都是情緒為主導,而理性在後。這對解決問題和未來的工作都是不利的。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3、喜歡抱怨的媽媽

很多媽媽,遇到一點小事也喜歡抱怨,比如說今天出去買菜碰到一個不懂禮貌的人,出去坐公交交通工具和人產生了分歧。於是回家就會將這件事情和家裡人說,不知不覺抱怨的情緒就發洩出來了。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家長可能覺得孩子還小並不能感受到什麼,其實不然孩子到3~4歲以後,已經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識。家長經常抱怨會使孩子心中也產生一種怨氣,久而久之對社會上很多事情都看不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憤青”。以後面對事情也會產生不理性的行為,這對未來孩子們不如社會解決問題都會形成困擾。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正確的引導方式,應該是家長們用客觀的方式將這件事情給孩子講述,並引導孩子們正確的做法是怎樣,這才是家長應該做的,而不是一味的將事情加以自己的情緒非客觀化的描述。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每個媽媽都希望教孩子教育好,但是自己不知不覺的一些行為反而會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上述的三種行為,不要讓自己成為“壞媽媽”,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給予他們愛與陪伴,讓孩子更好的成長,這才是教育孩子最核心的東西。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若你是這3種媽媽,我建議你重點培養孩子的性格,免得孩子因為你的原因,失去自信,下面我分享給父母們兩套繪本,第一套

《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幫助孩子養成好性格,第二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心理學家:這3種媽媽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希望你不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