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的突围:从《陶庵梦忆》看晚明文人的悲情与荣耀


张岱的突围:从《陶庵梦忆》看晚明文人的悲情与荣耀

张岱


真相


1644年,清兵入关,大明王朝倾覆了。此时的张岱年四十八,人生已过半,从这一年开始,张岱的人生被切开了两半,前半生声色犬马,阅尽繁华;后半生归隐山林,潜心著述。


晚年的张岱,在山中破屋里独坐,屋内,仅有一张破床,边上残桌上躺着一张旧琴,一方残砚,几卷残书。脑中,浮现的是少时鲜花骏马,灯红酒绿,那一切已然成为过往云烟。思定,张岱用残砚磨墨,提笔写下: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


张岱的突围:从《陶庵梦忆》看晚明文人的悲情与荣耀

青羊拍摄


这是《陶庵梦忆》的序。步入晚景的张岱经历了国破家亡,前途幻灭,友人多离世,从繁华跌入萧瑟,回忆成了对付无情命运最痛的回击。张岱写书著史,收获颇丰,不仅用人生经历,更用人生感悟,为后世留下诸多不朽著作。


从不同侧面切入,我们可以认识到作为史学家的张岱,留下了《石匮书》这样史论巨著,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还可以认识到作为文学家的张岱,留下了《陶庵梦忆》、《西湖寻梦》诸多散文名篇,是明末小品的集大成者。


在动荡的年代里,张岱寻求突围,不仅是思想的突围,更有文学创作上的突围,这二者,都需要我们回到他的所处年代,一探真相。


繁华


1597年,张岱出生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家境殷实,其高祖、祖父、父亲皆为官,结交甚广,张岱年少时便饱读诗书,才智过人。


其《自为墓志铭》中有一个小故事可做印证,六岁时,其祖父带着张岱到杭州游玩,遇到了钱塘游客眉公先生陈继儒,骑着驯鹿到处游玩,陈继儒对张岱祖父说,"早就听说你孙子擅长对对子,我今天考考他。"说完便指着屏风上一幅《李白骑鲸图》,对张岱出了上联,"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张岱很快对出下联,"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惹得陈继儒哈哈大笑,从驯鹿上跳下,抱着张岱说,"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


六岁就被名士引为忘年之交,可见张岱的才华广受认可。随着年岁的增长,张岱开始了游历山水,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爱的是哪些?"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张岱的突围:从《陶庵梦忆》看晚明文人的悲情与荣耀

青羊拍摄


可见有钱人家的孩子大抵如此,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好在张岱不仅仅是纨绔子弟,他更爱博览群书,家中藏书三万,也爱游山玩水,晚年所写《陶庵梦忆》、《西湖寻梦》,大多是回忆早年游历的故事。其中不乏名篇,广为传颂。


张岱好交友,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陶庵梦忆·祁止祥癖》)书中多有癖好友的记载,读来十分有趣。


历事


崇祯八年(1635年),张岱参加乡试,因不第而未入仕,按照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参加乡试之前,要先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的考核,乡试由各省统一组织,考过取得举人身份,才具备选官资格。因此,乡试不第,意味着无法入仕为官,张岱此后不再热衷考取功名,那样的路毕竟不适合他,八股文太限制他的才华发挥了,更重要的是,明末朝政动荡,社会黑暗,让他彻底失望了。


倒不如寄情山水来得悠然自得,张岱在《陶庵梦忆》里写下好多这段时间的经历,他学琴,先后拜师王侣鹅、王本吾,学会弹奏《渔樵问答》、《列子御风》、《雁落平沙》、《汉宫秋》等曲、《胡笳十八拍》等名曲,学琴日久,感悟颇深,曾提出"练熟还生"的观点。


张岱的突围:从《陶庵梦忆》看晚明文人的悲情与荣耀

青羊拍摄


他好饮茶,追慕古风,对泉水十分挑剔,《陶庵梦忆》里多有提及。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张岱在斑竹庵的水井中饮水,发现井水口感甚佳,"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噀天为白;又如轻岚出岫,缭松迷石,淡淡欲散。"


在仔细查看后,张岱在水井旁的草丛里发现了石刻,上书"禊泉",王羲之笔法,张岱取水煮茶,发现茶香更甚。禊泉水出名后,来取水者络绎不绝,有直接卖水的,开茶馆的,有取水酿酒的。当地官员担心水源枯尽,封锁了禊泉,禊泉因此更加出名。


纨绔子弟爱的,张岱一样不落下,明朝风行斗鸡,张岱也擅于此道,常常斗而忘返,甚至自己当起了组织者,组建斗鸡社,邀请友人前来斗鸡,后来,张岱在野史中获知唐玄宗跟他一样是酉年酉月酉日生,后斗鸡险亡国,从此不再斗鸡。


浮沉


游山玩水的精髓在于兴之所至,有一次张岱带着一众友人、伶人登山看雪,途中夜宿寺庙,几人竟在月下着服唱曲,寺中僧人惊醒,朦胧中以为仙人下凡。这样的误会在张岱游山玩水中不止一次,另一次,张岱约同友人登山看日落,后又继续赏月,仆人见他们久而未返,恐出事,众人举火把沿山路寻找,一路寻找一路呼喊,山下村民误以为土匪过境。


少时的闲然自得,很快就化为梦幻泡影,随着明亡,文人们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有积极反清复明的,有归隐山林的,或者先反清,失败后归隐山林著述的。张岱选择了避兵归隐,1646年,他的"山水知己"王思任殉节而亡,张岱曾写诗吐露心声,原想一同殉节,因《石匮书》未完,因而忍痛作罢。


张岱的突围:从《陶庵梦忆》看晚明文人的悲情与荣耀

青羊拍摄


往后,张岱"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茛,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自为墓志铭》)在山中,张岱穷困潦倒,凭借过人才气和惊人毅力潜心著述数十载,最终多部作品传世。


其中,他将小品文推至巅峰,此后难有企及者。


突围


1632年12月,张岱住在西湖边上,大雪三日后,湖中万籁俱寂,张岱带上火炉撑船前往西湖看雪,到达湖心亭时,竟然发现亭中有人对坐煮酒,颇为诧异,亭中人见到张岱,十分高兴,邀请他同饮。


张岱回忆这件往事,写下了《湖心亭看雪》,全文百余字,所述之事极为寻常,但从小处着眼,情景交融,意味深远,是明清小品文的典范。晚明小品文在时代巨变中,开始走向生活化、个人化,显示了文人们在思想领域的突围。


张岱的突围:从《陶庵梦忆》看晚明文人的悲情与荣耀

青羊抄录并拍摄


每一个时代,文人的创作都在摸索中前进,一种文体文风的形成,都是从无到有,再到成熟,这一过程,是规则越来越多的过程,同时,也是弊端越来越多的过程,到达巅峰,突破口越来越少,需要突围,方能进入下一阶段,盛极必衰,是至理。


晚明的小品文越来越趋向于生活化,多描写日常生活小事,在小事中展现生活情趣和审美意趣。早些时候,小品文多以寓言为主,针砭时弊,揭露黑暗,锋利遒劲而又蕴含深沉,然而,随着背景发生变化,明清多兴文字狱,寓言小品文逐渐失去了锋芒。


明末社会动荡,人们渴望个体精神解放,以王艮、李贽为代表的王学左派,公开标榜利欲、情欲为人之本性,反对理学家的矫情饰性,主张童心本真,率性而行。"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已不适用于社会发展,文人寻欢作乐,纵情山水,如同魏晋名士,追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其内核,都是寻求个体解放。


张岱的出现,将小品文推向新的高峰,身世浮沉,繁华阅尽,身体的突围已然完成,如今在文学创作上,他将再一次完成突围。他的小品文,后人评说"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如闲中花鸟,意外烟云,真有一种人不及知,而己独知之妙。"(《跋寓山注二则》)


1689年,此时已是康熙年间,张岱在山中与世长辞,走完了九十三年漫长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