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从落魄秀才到一代宗师的逆袭之路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和剧作家。是一个生前默默无闻,身后光芒万丈的艺术奇才。那么,他是如何实现从落魄秀才,到一代宗师的逆袭的呢?

徐渭:从落魄秀才到一代宗师的逆袭之路


徐渭和解缙、杨慎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和这两大才子一样,他也有着自己的不幸命运。他八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在郁郁不得志中渡过了一生。去世的时候,身边陪伴他的只有一条狗,让人唏嘘感叹!幸运的是,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胡宗宪案的牵连,但并没有受到深入追究。他不像解缙在47岁的盛年,就被明成祖朱棣杀害;也不像杨慎,因为政治斗争被贬到偏远的云南,基本上在家乡渡过了不平凡的一生。

徐渭出生在一个官僚大家庭里,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比自己大30多岁的同父异母的大哥抚养长大的。这样,他从小就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养成了敏感的性格。徐渭从小聪明异常,被人目为神童。20岁就考中了秀才,但是命运仿佛和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他连续八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每次都是铩羽而归。25岁时,徐家房产田园全被豪绅霸占,这使他很早就看到了社会的黑暗。次年妻子去世,家破人亡,让他茫然失措。之后,他只有开私塾来谋生。这一时期,他也和一群文友,诗文唱和,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徐渭:从落魄秀才到一代宗师的逆袭之路


胡宗宪任浙江巡抚抗击倭寇的时候,听说了徐渭才华过人,就邀请他来做幕宾。为报答胡宗宪的知遇之恩,发愤工作,积极为消灭倭寇出谋划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代替胡宗宪写了一份表章,嘉靖皇帝大加赞许。1565年,胡宗宪因为受到严嵩案牵连自杀身死。徐渭因为担心自己受到株连,日夜忧心,终于导致发狂。他发狂后,用斧头击破自己的头骨,用利锥扎破自己的内耳;甚至出现幻觉,怀疑妻子出轨,杀死了妻子,也让自己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长达七年的时,他不愿浪费时光,潜心钻绘画技艺。后来,在他的朋友张元忭等人大力迎救下,才走出了监狱。这一年是1573年,他已经52岁了。

徐渭回到故乡后,靠卖画来

持生活。这期间他受到戚继光的推荐,到达辽东,为名将李成梁的儿子当老师,教授兵法。他的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抗日援朝的名将李如松。由此也可以看出,徐渭的军事才华是真才实学。

徐渭:从落魄秀才到一代宗师的逆袭之路


徐渭多才多艺,创作有戏剧《四声猿》。这部戏剧里包括四部杂剧,分别是《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后两个杂剧,一个歌颂妇女的勇武,一个歌颂妇女的才华,是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受尽歧视压迫的广大妇女,尽情一吐冤愤之气。最能表现徐渭抗黑暗势力与世俗观念的剧本《狂鼓史渔阳三弄》

这个剧本,描写东汉末年祢衡的故事。在祢衡骂曹的情节中,历数曹操欺君专权、消灭异己、陷害忠良、奸诈残暴、荒淫无耻的罪恶,淋漓痛快地发泄对黑暗腐朽势力的强烈愤恨之情。这部剧是有感而发。徐渭的朋友沈炼上书揭露严嵩的罪恶,结果被迫害致死。沈炼被害后,徐渭写祭文哀悼,为他整理遺集。这个行为是不是就是鲁迅说的“敢于抚哭叛徒的吊客”?这个剧本是借古风讽今,以沈炼比作祢衡,以曹操影射严嵩,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个杂剧影响深远,现在的昆剧《骂曹》的剧目,即来源于这部杂剧。

徐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开创的泼墨大写意花鸟画艺术,被称为“青藤画派”,影响深远。齐白石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徐渭:从落魄秀才到一代宗师的逆袭之路


徐渭长期处在明朝社会的边缘,受传统绘画理论影响较少。他就像一个冲进艺术殿堂的后生,不听殿堂主人的招呼,反而对主人施以白眼。在殿堂里横冲直撞,几案上的奇花异草被他撞翻在地,墙上挂着的循规蹈矩的书画被他一扫而空。等主人醒过神来,墙上已挂满了徐渭自己泼墨挥毫画出来的花鸟人物。初看毫无章法,横涂纵抹,墨迹深浅不一,想必是一气呵成的画作。殿堂主人先是大吃一惊,继而感到这些书画好像早春的风儿一样,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主人对这个乡下人呵叱的声音由高而低,最后嗫嚅起来,含混不清,不知所云了。

徐渭去世20年后,作品被文学家袁宏道发现,遂向世人大力推荐。这以后,徐渭的书画、文学艺术才逐渐传播开来。

明朝文学家张岱评论徐渭时说道:“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绝略同。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这是对徐渭大写意画和书法很中肯的评价。

徐渭以蔑视一切陈规陋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终成一代大写意花鸟画艺术大师。

从徐渭华丽转身的历史故事里,你受到启发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